幼儿园课程试题答案【篇一: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广义层面上,对幼儿园课程理解不正确的表述是( c)p14-16a.幼儿园课程是活动b.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c.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材d.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2.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a.做c.教和学 b.教和做d.学和做3.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采取的形式是( d )a.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b.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c.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d.混合型的课程组织形式4.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整理、扩展、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的教育途径是( a )a.教学活动b.游戏c.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d.学习环境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c)a.区别教师的教学水平b.鉴别幼儿的发展水平c.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改善、选择和推广课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d.评价园长的课程领导水平6.蒙台梭利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和帮助儿童( b )a.获得感觉技能的发展c.获得基本的生活知识 b.形成健全的人格d.发展各种能力7.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中,幼儿园活动的类型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活动和( c )a.游戏活动c.作业 b.项目活动d.传统活动8.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 a)a.区内操作材料上c.师幼互动中 b.教师的指导行为上d.区内空间布置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9.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由幼儿教育的性质和幼儿_身心发展_的规律、特点所决定的。
10.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制定__课程目标_。
11.幼儿园教育的途径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__学习环境____和家园合作。
12.目标按其表述性质一般可分为行为目标和__认知目标_。
13.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应处在幼儿的“__最近发展区____”之内。
14.蒙台梭利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_感觉教育_、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15.high/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课程内容是围绕着___关键经验___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p18316.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贯彻“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思想的_彻底性_上。
p22017.区域活动设计者“设计”的不是具体的活动而是活动的_材料、环境__,是“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
18.惟一被皮亚杰本人所承认的认知课程模式是__凯米-德芙里斯课程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20.受教育者的年龄越小,教育的着眼点越应放在促一点。
(√)22.综合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
(√ )24.幼儿也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 )【篇二:幼儿园课程论试题及答案】“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标__、__课程即计划_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____哲学__、心理学和___社会学_____,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__教什么____、如何教和__基本价值取向__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_教育理念______。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__以及_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5、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_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_行为主义心理学___。
6.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_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_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_、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_。
7、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_课程内容即教材__、__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_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_。
8、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_形成性评价___、__总结性评价。
9、___学科领域课程_和_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
10、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_以教师为中心_,__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_以结果为评价标准_的课程特征。
11、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_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教育活动_、_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教育活动____。
12、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_过程和结果之间___的关系,____________的关系,____________的关系。
13.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__主题网和__课程轮_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14.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_、___作业_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_日常生活练习_、_感官训练___、__肌肉训练_____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15.直接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_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_的理论基础上的。
16.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_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或建构主义理论)___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二、单选题1.“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d 大系统2.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蒙台梭利课程3.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泰勒4.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b.生成性目标5、(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c.表现性目标6、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7、“光谱方案”是根据( a )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课程方案。
a.多元智能8、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
它体现了(a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9、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
它体现了( b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10、( a )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a.瑞吉欧教育体系11.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个词就是( b 发展-互动12.方案教学法最早是由( b )提出的。
b 克伯屈三、多选题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
b 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2.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a 生活课程b 经验课程c 活动课程d 儿童中心课程3.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a 非真实性b 积极情绪d 自由选择4、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5、下列属于综合性课程的长处的有(ab)a.能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b.能符合儿童的兴趣与需要6.“eccd”词汇的出现说明了( ac )的趋势。
a 保育和教育相结合c 课程全纳化 7.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 ac )a儿童行为的训练者c 儿童主动活动的鼓励者8.下列关于方案教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bcd )b 在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始终处于多种形式的积极互动中。
c 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d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要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
四、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5、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6、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7、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8、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9、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10、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通过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
11、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
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