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医学复习题.doc

运动医学复习题.doc

一、定义
1•储存脂肪:指胸腔、腹腔内保护内脏的脂肪组织和储存于皮肤下的脂肪组织。

2.基本脂肪: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的脂肪,包括内脏中的脂肪和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髓中的脂肪。

3.“心动徐缓”: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心动徐缓”。

4.运动性血红蛋白尿:单纯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5.冻伤:是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分为冻结性和非冻结性冻伤。

6•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骨折处皮肤完整。

7.肌肉拉伤:肌肉主动强烈收缩遇阻或被动过度拉长造成的肌纤维损伤,称为肌肉拉
8.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課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

9.急性腰扭伤:由于腰部用力超过腰部软组织的生理负荷暈所造成程度不同的纤维断伤。

10.过度训练: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二、问答题
1•体格检查的内容:
(1)询问一般史和运动史;(2)人体姿势检查。

(3)人体形态测量。

(4)人体机能检查。

(5)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

2.“O”型和“X”型腿的检查方法。

(1)两腿自然并拢直立。

(2)“O”型腿:两足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且相距超过1.5cm以上者。

(3)“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且相距超过1.5cm以上者。

3.改良联合机能试验的负荷要求和指标测试要求。

(1)受试者完成3min运动,前2min45s中速跑,每分钟180步/s,后15s原地冲刺跑。

(3分)(2)测试指标:5min脉搏和血压,每分钟前10秒测脉搏,后50秒测血压。

4.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不均衡规律的表现。

(1)身体发育的比例不同;(2)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快慢、先后各有不同;(3)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与过去儿童相比,其特点是生长速度过快,发育成熟提前,生长期较长。

5.运动性腹痛的预防:
(1)遵守科学训练原则,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提高机能水平。

(2)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合理安排膳食。

6.赛前医务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1)坚持赛前体检制度。

如发现有感冒、发烧、过度疲劳、心动过速、心脏听诊有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有异常改变、外伤未愈或各种内脏器官的病变期,一律不许参加比赛;
(2)要协助教练做好比赛日程安排。

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

(3)做好赛前场地、服装的检查以及对饮食、救护设备的准备,保障运动员安全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4)赛前的膳食安排和调配应与项目、能量消耗特点相适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吋I'可。

(5)注意起程时间的安排,以便有效地克服时差反应等问题,到达目的地后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7.判断死亡的标准:
(1)呼吸停止(2)心跳停止(3)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和对光反射消失。

(4)无自主性肌肉活动,不可逆性深昏迷。

8.人工呼吸的方法。

(1)伤员仰卧,头尽量后仰;(2)急救者一手托起他的下颌,学根轻压环状软骨;
(3)另一手捏住他的鼻孔,然后术者深吸-口气对進他的口部吹入。

每次吹气量应800-1000ml;(4)吹完后松开捏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的肺部排出;
(5)如此反复进行。

每分钟吹气16—一18次(儿童20—一24次)。

9.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伤员仰卧,急救者一手掌根部按住伤员胸骨下半段,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助体重和肩部肌肉的力量适度用力;(2)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向下压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及其相连的肋软骨下陷4-5cm,间接压迫心脏,每次压后随即很快将手放松,让胸骨恢复原位;(3)如此反复操作,成人每分钟挤压至少100次(儿童100-120 次)。

10.冷疗法的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后尽快使用,越快越好;(2)要严格掌握治疗时间,并注意局部组织情况;(3)如出皮肤现麻木即停止使用,防止组织冻伤。

11.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中、后三期的病理变化、处理原则和处理方法。


(1)早期:伤后24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和急性炎症期。

原则: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
方法:保护、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适当制动。

(2)屮期:伤后24或48小时后,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伤部仍有淤血和肿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

原则: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加速再生修复。

方法:热疗、按摩、拔罐、药物治疗。

同吋适当的康复功能锻炼。

(3)后期:损伤基本修复,局部征象基本消失,但功能未完全恢复。

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及软化松解疤痕和粘连。

方法:热疗、按摩、拔罐、康复功能锻炼配以药物治疗。

12.如何预防损伤性腱鞘炎。

(1)合理安排训练,防止局部过度负荷。

(2)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局部放松;(3)配合运动后按摩和热敷对预防有积极作用。

三,选择
1,最后根据侧弯是否可逆来确定侧弯的性质。

令被检查者尽力做体前屈,若侧弯消失,则为习惯性侧弯,既1度侧弯,若未消失,则为固定性侧弯,即2度侧弯。

1度侧弯可以通过矫正体操进行矫正。

2,体重在一天之内会有变化,所以测量体重的时间最好一致。

(测量工具;测径规)
3,腰臀比;即腰围和臀围之比,正常男子应小于0.95,女子应小于0.85,如超过即为向心性肥胖。

4,Pwc是指运动中心率达到每分钟170次时,单位时间内身体所做的功。

(评价有氧功能)5,女性的基本脂肪占体重的12%,男性基本脂肪占体重的3%
6,第二突增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孩为9—11,男孩为13-15岁。

7,人的头部是先发育的,尔后是躯干、下肢,是按“头尾发育规律”顺序进行的。

第二次恰好相反,先发育下肢、其次是躯干,而头部发育不明显。

8,男孩在19岁之前,女孩在13岁之前,发育速度随年龄增反有所提高,10—13岁增长最快,以后缓慢并趋于稳定。

因此,儿童在13岁之前可以接受一些反应速度快的训练项目。

9,45—59岁为中老年人,60—74岁为青年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者为长老年人。

10,冷过热的刺激,特别是下腹部不宜受凉,以免经痛或月经失调。

11,经期的笫一、二天应减小运动量及强度,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特别是月经初潮不久,周期尚不稳定的与女少年运动员更应注意,否则易造成月经失调。

12,运动性腹痛;肝脏淤血、呼吸肌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腹内疾病、腹外疾病)
13,运动过程中脉搏的快慢能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安静状态下,脉搏可反映机体的恢复程度。

14,血压也是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及疲劳程度的常用指标。

15,赛后医务监督;做好体格检查、调配膳食、注意休息。

16,疲劳程度的判断;观察法、动作机能分析法、生理机能检查法。

17,运动员减体重的措施;一是限制进食量,在此同吋还限制水分摄取量;另一方面是增加消耗量,常采用增加运动量的措施。

此外,运动员采用脱水措施。

18,减体重每周不超过lkg为相对安全和合理。

19,兴奋剂种类;精神刺激剂、合成类固醇、利尿剂、麻醉止痛剂、肽激素类、受体阻断剂六类。

20,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区别;开放性伤处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环,有伤口于外界相通。

闭合性伤处皮肤或黏膜无破损,没有伤口于外界相通。

21,轻你指不影响工作和训练者。

中等你指不能按原定训练计划者。

重你需停训治疗,列如住院治疗者。

22,肥大;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代偿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两类。

23,增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繁殖使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

分为再生性增生、内分泌障碍性增生、再生增生三类。

24,变性;是指细胞火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火原有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形态改变。

25,外出血;体表有伤口,血液从伤口流到身体外面,这种容易发现。

26,内出血;体表没有伤口,血液不是流到体外,而是流向组织间隙,形成於血或血肿; 流向体腔和管腔形成积血。

由于不易发现,容易发展成大出血,故危险性很大。

27,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常用儿种:1.颖浅动脉。

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宽处摸到颍浅动脉脉搏后,将该动脉压在颍骨上,可止住同侧额颛部出血。

2.肱动脉手指出血可压指动脉,压迫点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 用拇指于食指相对夹压。

出血10%轻10%-20%中超出20%重
28,绷带包扎法包插1.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2. 三角巾包扎法
29,拔罐分为两种:闪火留火
30,关节脱位分为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
31,挫伤:挫伤是指身体某部遭受钝性暴力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闭合性损伤。

32,网球肘出现的征象最著名试验:米尔氏试验
33,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征象试验:单腿盘足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