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概念

税收概念

10
一、税收定义
(3)征税的依据。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
力征收的。
(4)税收的征收形式。从历史上看,税收
的征收形式有实物和货币两种。
(5)税收体现分配关系。税收属于收入分
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11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 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这种强制性具体表现在国 家税法上。 (2)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指税收是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需偿还的 征收。 (3)固定性(规范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和税收制度事先规 定课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
第一章 税收概念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制度要素 第三节 税收分类
2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一、税收定义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3
一、税收定义
税收亦称“赋税”、“租税”、“捐税”。汉语中 的“税字”,最早见于《春秋》所记鲁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对于什么是税收, 中国古代没有明确定义,也有一些类似定义的表述。
“交换说”或称“买卖说”、“利益说”。它认 为国家征税和公民纳税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交 换;税收是国家保护公民利益时所应获得的代价。 自17世纪以来,随着民本主义的契约思想和民生主 义的交换意识深入人心,这种认识日渐流行起来,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斯密和蒲鲁东等。
7
一、税收定义
但是,人们认为,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 不是物质产品,不是由生产性劳动,而是由 非生产性劳动生产出来的。所以公共服务产 品尽管有效用(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如 果依照“交换说”,一个没有价值的公共服 务产品在交换中获得价格,在道理上是说不 过去的。
行使政治权力,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国有 资产的所有权,执行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
交纳主体是社会财富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具体 是各种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
6
一、税收定义
(2)征税的原因。国家征税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满足公共需要。(西方学者对国家的征税行为,有各种解
释,主要有“交换说”、“保险说”、“分担说”、“牺牲 说”。)
民向国家的转移,实质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之所以征税或公民之所以纳税,是因为社会中存在
着公共需要或公共利益。
(3)税收不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个别报偿关系,而体现
着整体报偿关系;税收不是按个别标准征收的,而是按一般 标准征收的;税收不是由人民自愿献纳的,而是由国家强制 征收的。
5
9
一、税收定义
▪ “分担说”:将税收看作是人民应分担的义务的。此学
说认为,国家是公共集体,人民是其组成分子,人民对国家 的公共需要应该分担一定的金额,税收是人民分担公共需要 而应尽的义务。
▪ “牺牲说” :将公民向国家纳税看作是利益牺牲。这
种学说认为,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向公民强制无偿的课税,以 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要,从公民方面看无偿缴纳,没有报偿 是一种利益的牺牲。这种学说起始于19世纪,主要是德国历 史学派瓦格纳等人提出的。他们把税收仅仅看作是纳税人单 方面利益的牺牲,并没有说明国家征税与人民纳税之间的联 系,是一种片面的消极的理论观点。
12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几点认识
(1)研究
和认识税收的“三性”,有利于正确运用税收手段
来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服务。
把握税收“三性”有利于我们区分税与非税、深入认识税 收存在的原因以及利用税收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2)不能以纳税人自愿纳税和非自愿纳税作为判 断税收强制性的标准,不能把强制性曲解为强迫 性。
如何认识“交换说”?
8
一、税收定义
▪ “保险说”:国家课税被认为是国家保护了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人民向国家缴税类似投保人向保险公 司缴纳保险费一样。此学说是18世纪法国的梯埃尔 等代表人物提出来的。该学说认为,国家的存在是 保护人民,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人民 向国家纳税,犹如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用 一般,人民应依据所受保护的利益大小按比例纳税。 此学说就一般道理而论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 际上,国家的活动,完全不同于保险公司,人民纳 税并不与其受国家保护的利益成比例。
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资保证 。
16
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与规费的区别
规费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 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 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公证 费等
《左传•昭公七年》中记载:“有赋有税,税以足食,赋以足 兵”.
——从表述中可看出税收是用来满足国家军事、行政等方面需要。
4
一、税收定义
▪ 从理论上系统研究税收问题,是在17世纪由西方学者发起的。 ▪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孟德斯鸠
▪ 从西方学者对税收的定义中,可概括以下几点共性的内容:
(1)税收是国家向公民的一种课征,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由公
▪ 与税收的无偿性不同,国家作为债务人,到期要还本 付息;
▪ 与税收的固定性不同,公债并非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 主要形式,不是经常发行,公债发行与认购多少,很 难固定;
▪ 此外,公债和税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时间也各不相同。
15
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与财政发行的区别
财政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或财政 透支而增加的纸币发行。国家通过财政发行 能够取得财政收入。财政发行具有无偿性, 人们叫它“发行税”或“隐蔽的税收”。其 强制性表面不明显,实际上由于货币是国家 规定流通和使用的,所以财政发行具有很强 的强制 性。
税收的强制性与倡导纳税人自愿交纳税收矛盾么?
13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3)税收具有“整体有偿性”特征,是就国家与全 体纳税人的利益归宿关系来说的,它不是税收的形 式特征。
14
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
税收与公债的区别
▪ 与税收的强制性不同, 国家与认购公债者之间是一种 信用关系,是自愿认购;
一、税收定义
我国学者对税收定义的代表性表述: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 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从以下几方面认识税收的定义:
(1)税收的主体(分征收主体和交纳主体)
税收征收主体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主体。国家层 次上存在两种权力、两种职能,就有两种不同的物 质利益获取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