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对法治的意义

税收对法治的意义

税收对法治的意义
姓名:崔同寿班级:2班学号:K11114002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行使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财物的行为。

税收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可以说税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存在。

每个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不同,因此各国税收产生的实际历史过程也有所不同。

欧洲古希腊罗马等奴隶制国家伴随着土地和奴隶的私有制的出现,逐渐形成了私有经济,所以欧洲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对私有土地征收的税收。

而我国则是从夏代进入奴隶社会开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形成了固定的税收模式。

从税收产生的历史来看,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国家的为了行使其职能,必须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构;动用社会力量,征用社会资源。

国家的这些职能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障。

而国家自身并不直接从事生产,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向社会成员征税;二是私有制经济的出现,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分配的依据,即以财产权利进行分配,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保障其物质来源,只能凭借政治权力来向私人强制索取一定的财产。

从税收的产生的历史可以看出,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物质保障,国家的存在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通过这种递进关系可以得出税收的产生推动了法治的产生。

税收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了,但由于税收是国家向私有者强制征收财产的行为,国家的征税标准将会导致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发生冲突。

国家如果征税过多,从公民的手中拿走过多的财产,引起公众对国家政府的不满,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暴力反抗,推翻国家的政权。

相反,如果国家只是完全考虑纳税人的利益,减少国家税收的征收,结果只会导致国家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国家应制定完善的税收法律制度,确定税收征收的标准,平衡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制定税收法律制度后要严格依法纳税,不可随意增加税收,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稳定。

税收的征收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在税收的发展历史有所体现。

税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最初的自由纳贡时期,这一时期国家赋税主要来自诸侯,番属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这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自由捐赠使税收逐渐产生了,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
之增加,单靠自由纳贡难以维持这种新情况。

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新税,但由于当时领地经济仍处于主导地位,王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新税和临时税的开征需要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承诺。

然后是专制课税时期,由于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君权开始扩张,为了增加政费,君主利用专制权力随意增加税收。

最后是立宪课税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了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和选举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国家征收税收必须经过立法程序。

从税收的历史发展来看,税收经历了自愿捐赠,承诺,强制征收再到法定征收四个演变过程,说明国家税收的征收需要制定法律来提供保障。

现代法治国家在宪法和法律中都对税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英国权利法案》中明确规定“国王不经国会同意而任意征税,即为非法”。

《美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得以处理其他议案的方式表示赞同或提出修正案。

”《意大利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不根据法律不得规定任何个人税或财产税。

”由于税收是国家通过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因此各国对税收的征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在保障国家行使税收权利的同时限制国家任意征税权,有效的保障公民权利。

制定完善的法律是法治的要求,而税收法律制度也属于一国的法律范畴,税收的重要性要求制定完善的税收法律制度,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税收推动了法治的发展。

日本著名法学家金子宏教授认为,“税收法律主义在近代法治主义的确定上,起到了先导的和核心的作用。


法治要求不光有完善的法律,还需要严格依照法律办事,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反对人治。

同样,税收法律制度属于国家法律的一部分,税收的征收需要严格按照税收法律制度来实行。

税收法治要求征税人和纳税人都具有法律之上的法治观念。

从征税人的角度来说,税收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向纳税公民征税时要严格依照税收法律制度规定来征收,他们在执法时自身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税收的征收还受司法的监督,征税机关和征税人员在向纳税人征税时还需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征收,以保证税收征收的合法性。

君主、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不得擅自决定征税。

从纳税人方面来说,法律规定人人都有纳税的义务,为防止税收机关和征税人员在税收中违法征收的行为,规定了纳税人在交纳税收时有对税收机关和征税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税收的重要地位要求国家征税必须
严格依照税收法律制度来执行,执行税收法律制度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的体现,在税收的征收过程中要求税收机关和征税人员严格执法,纳税人和司法机关对征税行为有监督的权利。

这种征税受到法律的层层保障,在这过程中,公民的法治观念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法治化,可以说税收推动了法治的发展。

税收对法治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涉及到国家的各个领域,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社会结构时刻发生着重大变化,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税收法律制度就不可能一成不变。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要不断更新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法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想创造更文明更和谐的社会,就要对法治有更多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会在原有法律限定的范围之外产生新情况,要不断完善法律才能填补漏洞,有了法律的规范社会才能有法可依,维护法治,保障社会稳定向前发展。

可以看出税收法律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也需要适时地改变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对税收法律法律制度完善的过程也即是对法制的一种完善,因此税收对推动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税收对法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法治首先需要将税收纳入法治的框架。

这主要是由税收的重要职能决定的。

首先,有国家才有法治,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税收的来源具有广泛性。

在我国,税收不仅可以对流转征税,还可以对各种收益、资源、财产、行为征税;不仅可以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征税,还可以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征税,等等。

加上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因此税收就把财政收入建立在及时、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英国历史上的君主查理一世上台后,由于英国与西班牙,法国两个天主教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宗教战争,强大的军费需要由国王自己来支付,因为当时的政府和王室合为一体,除了王室自己的开支外,国王还必须为一切事务买单。

在这种情况下,查理一世面临着棘手的财政危机,在当时的英国,国王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税收,所以查理一世想要获得战争的经费,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在增加税收。

但由于有《大宪
章》和议会的制约,查理一世的征税权利受到限制,最终查理一世开征新税的提议被否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重要地位。

税收为国家行使其职能提供了物质保障,可以说税收保障了法治的存在。

所以法治首先需要将税收纳入法治的框架。

其次,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经济决定税收,是税收的来源,经济发展了税收才会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具有调控作用。

税收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增税与减税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引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

税收还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能够规范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不同的税种在分配领域发挥不同作用。

如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能够引导公众的消费目的。

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

税收的调控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使税收成为国家进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可能出现不适当或不正当的宏观调控行为。

因此,有必要制定法律来规范政府利用税收进行调控的行为。

税收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法治必须首先将税收纳入法治的框架。

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税收涉及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能够综合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情况,税收收入的增减及税源的变化可以发现并纠正企业、个人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了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就必须要求征税机关和征税人员严格执法通过税收监督、揭露、制止、查处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加上税收的领域的广泛性,受依法纳税的意识的影响,在面对其他法律时,纳税人也能够按照法律来办事。

税收的监督还可以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税收的监督能够积极配合公安、司法、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的运行。

税收的监督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对法治的建设更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法治应首先将税收纳入法治的框架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税收推动了发展的产生和发展,税收对法治的重要意义要求法治首先
需要将税收纳入法治的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