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1)
3
复习:宏观经济学(之二)
(1)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 个体 / 社会总体 ● 理论形成:1776 / 1936 ● 价格理论 / 收入理论,就业理论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 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以个体行为分析为基础 ● 总体经济行为不等于个体行为加总
(3)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
7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8
讨论(1):
(1)厂商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用于生 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称为中间产品。
(2)厂商的产品价值与该企业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等投入的 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价值增值。我们说一个企业某年的产出,是指价值增值。
15
GNP 的计量方法
我们无法直接用 GNP 的概念来测算。
n
Y PiQi i 1
原因:(1)无法找到明确的标准区别最 终产品;(2)产品的种类繁多。
因此,只能使用别的方法来核算GNP: (1)支出法;(2)收入法;(3)部门法。
16
1.支出法
GNP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 来求得。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大炮 A
生产可能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
H
生产可能性前沿
B C D
PPF 转换曲线
E G
F O
黄油
复习: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1
复习: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 的物品。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问题。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 长”问题。 (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的解决都影响很大。“通货膨胀(紧缩)”(Inflation,Deflation)问题。
4
§9-1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世界上有两种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规定与相关技术,是宏观经济学的前提。
工序
种棉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产品
棉花 纱 布
成衣 成衣售卖
价值
15 20 30 45 50
增值 15 5 10 15 5
11
讨论: GNP 不能反映的内容
GNP 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易的产出。 (1)有许多经济活动并不是用来交换的。如家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 等等; (2)物物交易活动,没有以货币作为等价物的市场价格; (3)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逃避了官方的统计; (4)企业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
5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故习惯上称为东方体系。 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该体系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习惯上称为西方体系。它是定义 和计量整个社会总产出(总收入)的一套方法。
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 它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利息
15000
地租
5000
利润
10000
总计收入 50000
产 出(收)
生产出成品(纱)
200000
减:购买原料(棉花) 150000
产出(增值)ຫໍສະໝຸດ 5000014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 对于当年生产但未销售掉的产品价值,就被看作是本企业在存货方 面的投资,称为存货投资。
18
支出项目(1)
(1)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C)
♦ 耐用品 ♦ 非耐用品 ♦ 住房租金 ♦ 其他劳务
(2)投资(I)
♦ 厂房 ♦ 设备 ♦ 居民用房 ♦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19
支出项目(2)
(3)政府购买支出(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主要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GNP。 (4)净出口(NX,X-M)。是出口(X)与进口(M)的差额。
(3)GNP 测算不能重复计算价值。
9
讨论(2):
(4)GNP 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5)GN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变量,而非存量变量。
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6)GNP 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动和最终产品数量的变动。
10
表9-1 价值与增值举例
12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新增价值是由该生产环节中所投入的生产 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所共 同创造的。
企业使用要素必须支付代价;要素的报酬 等于它们在生产中所作出的贡献。
增值即被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13
表9-2 要素所有者收入与纺纱企业产出
收 入(支)
工资和薪金 20000
20
表 91—-31 美国 1988 年的 GNP 和需求构成
构成 个人消费支出 国内私人总投资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净出口 国民生产总值
10 亿美元 3227.5 766.5 964.9 - 94.6 4864.3
% 66.4 15.8 19.8 - 2.0 100.0
2
复习:宏观经济学(之一)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 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 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对象:整个社会经济 (2)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5)基本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且应该)调节经济,纠 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原因: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注意:我们是从支出或者说消费的角度来测算整个社会总产出或总 收入。
17
支出法
支出法,也叫做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者最终产品法。 支出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 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统计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 货币价值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