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


4、(肩题)老师随意缺课 学生回家自修 家 长困惑 (主标题)《上课咋也“缺斤少两”》 (西安晚报 200/03/16 8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用新闻当事人言论的标题。 《西安晚报》上的这个社会新闻标题,引用 的原话抓住了事件的中心,也合适地传达了 新闻与当事人的意图,“缺斤少两”则同样 运用了反面幽默化的表达手法。
8、《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华商报 2004/05/13/ 15版)
9、(肩题)不到200米的大荔县司令部街 (主题)《县委这头是水泥路 村子那头 是泥水路》(华商报 2004/08/06 8版)
10、(肩题)国足0:6不敌巴塞罗那 遭遇 1979年以来最大败绩 主题:脸是这样丢的! (肩题)3:0轻松拿下韩国队 中国女足拒 绝冷门 主题:球是这样踢的!(华商报 2004/04/23 30、31版)

8、《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华商报 2004/05/13/ 15版)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 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 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 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 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 买。
9、(肩题)不到200米的大荔县司令部街 (主题)《县委这头是水泥路 村子那头是 泥水路》(华商报 2004/08/06 8版)
3、《“徒儿” 休得无礼》(摄影报道)(华 商报 2004/08/11 5版)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 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 围游客缤纷,这等行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 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 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 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 实现。
2、(肩题)墓价4000元碑价1500,一亩地 年租350元能建200座墓 (主题)《墓园暴利 人“死不起”了》 (华商报 2004/03/12 45版)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 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 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且 尖锐地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 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 味。
6、《如果傻根知道汇费没那么贵》(西安晚 报 2005/01/14 37版) 新闻编辑永远不能被社会的潮流和热点 落在后面。这个新闻标题的妙处就在于借用 了眼下人们最关注和熟悉的“热点”来吸引 读者,傻根是 《天下无贼》里的主人公,因 为得知6万元一寄出去就成了59400元了,所 以才决定带走,随后才遇上了“贼”。这个 报道借用傻根的事例告诉回家过年的人们, 还可以用邮局的其他节约汇费的方法把钱带 走,以提防路途上的危险。带上“傻根”的 标题成了上半句,许多人都想知道“如果” 的下半句,那么,请看报道。
7、《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西安当代 女报 2006/03/15 D3版) “费力不讨好”这个老俗语去下一个“不” 字,然后定位一个对感情上的事情,让人耳 目一新,有过恋爱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对这 样生动的劝勉乐于理解。很多的俗语、成语 都是活生生的信息元素,有创意的运用将会 使新闻标题活力焕发。
1、《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三秦都市 报 2004/03/11/ A18版) 2、(肩题)墓价4000元碑价1500,一亩地 年租350元能建200座墓 (主题)《墓园暴利 人“死不起”了》 (华商报 2004/03/12 45版) 3、《“徒儿” 休得无礼》(摄影报道)(华 商报 2004/08/11 5版)
4、(肩题)老师随缺斤少两”》(西 安晚报 200/03/16 8版) 5、《难以想“象”的痛苦》(摄影报道) (华商报 2005/01/06 9版) 6、《如果傻根知道汇费没那么贵》(西安晚 报 2005/01/14 37版) 7、《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西安当代女 报 2006/03/15 D3版)
1、《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三秦都市 报 2004/03/11/ A18版) 报道的是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 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 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 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 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 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 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 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 的怜悯之心。
12、《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三秦都市报 2004/04/16 A3版) 西安动物园搬迁,几只恋旧地的大象不愿意离开, 工作人员开始想各种办法……费了老大的劲,终 于把它们给装走了。这同样是一个巧用成语的标 题。“九牛二虎之力”说明人们做这件事情很是 费劲,而出这么大力气做的又是“搬大象”的事, 这两个新闻元素合起来,就变成了趣味横生的 “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一句话,三个动物, 牛和老虎都没有大象“厉害”——而确实在搬迁 动物园的时候,就这个大象最难搬,工作人员的 各种方法在读者看来都十分有趣,这正和题目的 有趣互相照应。
报纸在排版这个标题的时候,主标题相同字数的两
句话被一上一下放置,并且上句中的“水泥路”和下 句中的“泥水路”都换了不同颜色的字体,对比的效 果更加突出。这种对照式的拟题法,字面上看只是如 实描述一种情况,没有直接的褒贬之词语,但所有读 者都可以强烈感受到媒体所要表达的鲜明立场。对稿 件信息的高度准确把握,让编辑才得以灵光闪现般地 抓住了“水泥”和“泥水”这两个汉字因为排序不同, 而造成的巨大反差,以此来做题这则新闻,自然恰当, 气势夺人。
11、《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摄影报道) (西安商报 2004/11/10 8版) 12、《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三秦都市报 2004/04/16 A3版)
第 讲 优秀新闻标题赏析
新闻信息在纸质媒介的传送过程中,标题是 新闻的眼睛,起着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以 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甚至组织和美化版面 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说制题是个画龙点睛 的程序。也最能考验报纸编辑的把握新闻思 想与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5、《难以想“象”的痛苦》(摄影报道)(华 商报 2005/01/06 9版)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 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图片上, 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 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 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 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 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 评。
10、(肩题)国足0:6不敌巴塞罗那 遭遇 1979年以来最大败绩 主题:脸是这样丢的! (肩题)3:0轻松拿下韩国队 中国女足拒绝 冷门 主题:球是这样踢的!(华商报 2004/04/23 30、31版)
同一日,中国男足和和女足在大赛中一惨败、一大
胜,媒体有理性,但也得在感情上站到读者的角度上, 所以这种言简意赅、宣泄般的呼告句式,直接把握住 了读者的心情,且又不失分寸,读者会马上亲近过来, 新闻信息的传播得以良好实现。
11、《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摄影报道) (西安商报 2004/11/10 8版) 照片的内容是5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 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 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 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 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 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 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 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