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报告
班级:软件三班
姓名:李晓芳
学号:20132230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2230 2013级软件三班李晓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长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国。

中国海域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这是中国海洋的富饶,这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大国战略”、“走出深蓝的中国海军”等基本的立足点。

保护好中国的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中国以后的资源供给,具有战略性意义。

要想了解中国海洋战略,首先得了解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的对策,才能真的实现“海洋大国战略”。

关键词:中国海洋环境现状改善方法海洋大国
一.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

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严重。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
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以上都是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或许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格劳修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影响,人类对海洋探索越来越热,渴望从海洋中获取那“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却也因此,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尤其是国家近海领域的污染,给中国的海洋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从我国对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分析中,可明显的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

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以下表现: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营养失衡,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得异常。

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还洋气体的对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引起大面积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虫,是鱼卵、幼虫,还能引起鱼、贝的畸形,蓄积某些致癌物质,对使用这些鱼、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的改善方法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海洋生态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大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环境现状。

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不足,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
最大根源。

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提高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

其次,从政治层面看,我国应该加强海洋立法的完善,执法的健全。

比如,海洋监察手段落后和执行力不足。

国家海洋局每年承担常规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两次污染基线调查、陆源污染及重点排污调查、几个海湾的海洋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调查,以对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目前,海洋环境容量的大小和污染源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还不能有针对性地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还有,涉海行政部门协调不够。

根据现行法规,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由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农业部、海事等部门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治理。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涉海各部门的职权范围,但各部门职能交叉、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且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机构间和部门间缺少协作。

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军队环保部门共同参与海洋污染治理,互相扯皮的现象随之产生,影响了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现在由于钓鱼岛等一系列的岛屿和附近资源的归属问题,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威胁,在《世界海洋公约》的指导下,加强我国的海洋立法,成为我国执政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多借鉴外国经验,多听取大众意见,争取做出最优的决策,还应该精简机构,明确各个部门责任,以及奖惩措施。

第三、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人口和资源对海洋的压力。

再者,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资源的供求量相应增加。

陆地资源的稀缺性,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

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依靠海洋。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海洋经济得到了
发展,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随着沿海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对海洋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发展方面,不应仅仅追求GDP量的多少,而更应该加强环境的监管,对于污染较大的坚决取缔,对于排放严加控制。

最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现代科技在军事之中的应用引起的破坏。

海洋污染除了由于大量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药、石油等所导致外,还有海洋放射性污染。

海洋放射性污染通过生物体富集或食物链富集辐射整个海洋环境,危害人类或其他生物。

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对我国的领海环境就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我们在利用科技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科技成为人类自杀的工具。

对于在海洋中进行的实验和科学技术的运用,我们应该有严格的“度量衡”,将科学技术污染降到最低,真正做到环保、绿色。

我衷心的希望,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不只是一份由中国海洋局出版的报告,而是我们心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就像我们对衣食住行的关注一样;希望以后的中国,是一个拥有蓝色领海的海洋大国、海洋强国;希望那片湛蓝的海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带给我们生存的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中国海洋局、社科院等联合撰写《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及对渔业的影响》--张田号,王飞--《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论中国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周衍庆--《人民论坛》,2014,(11)
《中国海洋权益保护路径探索》——马锦程——《法制与社会》,2014,(8)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