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
开宗明义,广告是商家为了盈利,公开广泛地向大众传递商品信息的手段。
而大众消费,是整个消费者群体在各种诱因影响下进行消费满足自身欲望,其主体是大众。
所以利与不利应是以大众的角度评判,讨论广告是否利于大众消费的标准应是广告是否可以使大众购买到性价比高且需要的商品(满足大众利益)。
我方将从以下两点进行论证:
第一,广告会诱导消费者,影响消费选择,产生不良影响。
广告的目的是促进大众购买商品,而广告本质是只说好不说坏,具有片面性和诱导性,,且广告自身的吸引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因此厂商会通过广告来影响消费选择。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星代言广告。
其就是利用消费者爱屋及乌的心里,通过明星来诱导消费。
而在这样的广告中,我们更多是关注明星,忽略了明星代言的商品自身,造成了喧宾夺主。
明星代言广告作用本应是介绍商品,但是明星使广告的作用更加倾向于吸引消费者,增加了广告对消费者的诱导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制造出一种人们对商品需求的氛围,激发人们的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从而使消费者进行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即选择了本不需要的商品购买或使消费超过自己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大众本可以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但由于广告的诱导,有人将形成盲目跟风,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这不利于大众消费。
第二,广告使商品品质的竞争转化为广告的竞争,很可能使商家更注重广告,而忽视对商品的提升。
品质为商品所有内在属性的综合表现,商品的竞争本应是其品质的竞争,这种竞争利于大众购买更优质的商品,满足需求。
但有了广告后,有资金的企业才能做广告。
企业通过广告,将资本转化为一种广告竞争的优势。
消费者总是先看到广告,产生诱导,再看到商品,所以广告将商品质量的竞争的一部分转变为广告吸引程度的竞争。
且投入产品研发,提升商品质量对于销售的影响慢;相对来说,打广告的影响快,效果大,使企业更愿意投入到广告中。
但消费者买的应是商品本身,注重的是其品质,并不是商品的广告。
所以,广告本身促使商家投入广告的竞争,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商家提升商品的品质,这是一种不合乎大众利益(不公平)的竞争方式。
不利于大众购买优质的商品与大众消费利益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