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损检测 试题库

无损检测 试题库

一、是非题(每题1.5分)无损检测基础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和无损检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必须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执业,但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

(√)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焊缝用超声波和射线两种方法进行探伤时,按其中一种标准合格者,可认为焊缝探伤合格。

(×)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

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5.《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规定,从事受压元件焊接质量检验的无损检测人员,按部颁《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试。

经取得相应技术等级的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该技术等级的检验工作。

(√)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规定,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的分类方法、各类别焊接接头的检验项目和抽检百分比及质量标准,按DL500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现已修订为《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执行。

但对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受热面和一次门内管子的Ⅰ类焊接接头,应进行100%无损探伤,其中超声波检测不少于50%。

(×)7.《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规定,无损探伤检查不合格的焊缝,除对不合格的焊缝返修外,在同一批焊缝中应加倍抽查。

若仍有不合格者,则该批焊缝以不合格论。

应在查明原因后返工。

(√)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规定,对修复后的焊接接头,应100% 进行无损检验。

(√)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规定,经超声波检验对不能确认的面积型缺陷,应该采用射线检验方法进行确认。

(×)10.《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规定,需进行无损检验的角焊缝宜采用磁粉检验,不宜采用渗透检验。

(√)11、强度极限又叫抗拉强度,是钢材在拉断时刻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12、12CrMoWVTiB是贝氏体耐热钢,其铬钼元素含量分别为12%和2%。

(×)13、钢中硫和磷含量越高,钢的焊接性越差。

(√)14、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焊条相接时为正接法。

(×)15、未焊透为面积型缺陷,未熔合为体积型缺陷。

(×)16、焊接接头冷却到室温后并在一定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十几天)才出现的焊接冷裂纹叫延迟裂纹。

(√)17、把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称之为不完全退火。

(×)18、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

(√)19、焊接缺陷按其在焊缝中的位置可分为: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两类。

(√)20、焊缝与母材过渡越平滑,则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越大。

(×)射线检测1.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结构的同位素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转变为其他元素。

(√)2.每秒能产生3.7×109次核衰变的放射源,其放射强度即为1居里。

(×)3.X射线是由阴极射线管产生的。

(√)4.虽然X射线、γ射线产生的机制不同, 能量也可以不同, 但它们的量子都是粒子辐射。

(×)5.射线照射物质时,会与物质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瑞利散射四种现象。

(√)6. 随着透照深度的增加,射线强度线衰减系数μ逐渐减小,也就是表层物质对频率低的射线(软射线)的形成过滤作用,到达深层的射线是频率高的部分(硬射线)。

(√)7.完好部位与缺陷部位的穿透射线强度差异是使底片产生对比度的根本原因,所以把I I称为胶片对比度。

(×)8. 所谓胶片系统是指包括射线胶片、增感屏(材质、厚度)和冲洗条件(方式、配方、温度、时间)组合。

(√)9.所谓射线照相灵敏度,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

(√)10.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不清晰度和颗粒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

(√)11. 射线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 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2年检查一次视力。

(×)12. 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

(√)13.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在用等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

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的制造、安装、在用时的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AB 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对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对接焊接接头,可采用B 级技术进行检测。

(√)14.JB/T 4730.2-2005规定,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90°透照2 次。

(×)15. 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 DL/T821-2002允许的黑度范围为1.5≤D≤3.5,JB/T 4730.2-2005允许的黑度范围为1.5≤D≤4.0。

(√)16.DL/T821-2002规定,采用双壁单投影法透照时,射线源至管子外表面的距离,当小于或等于15mm时,至少分3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应小于或等于120°;当大于15mm时,至少分4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小于或等于90°。

(√)17.DL/ T 821一2002规定,对较大直径管道对接接头射线透照检验时,为提高横向裂纹检出率,应选用周向X射线机或γ射线源,采用中心全周透照法。

若采用其他透照方法,则对被检区两端的最大穿透厚度与射线中心线穿透厚度比K值应满足:环缝K值不大于1.2,纵缝K值不大于1.03。

(×)18.底片应清晰地显示出象质计、深度对比块、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位置正确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此外应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5mm的象质计钢丝影像。

(×)19.采用γ射线源透照时,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

(√)20.胶片手工处理过程可分为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五个步骤。

(√) 超声波检测1.超声波在某一给定的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速度就是声速(×)2.由于在远场区超声波束会扩散,所以探伤应尽可能在近场区进行(×)3.为了在试件中得到纯横波,斜探头透声斜楔材料的纵波速度应小于被检试件中的纵波速度(√)4.超声波检测中应用的所谓板波,实际是在厚板或中厚板中产生的一种表面波(√)5.只有当第一介质为固体介质时,才会有第三临界角(√ )6.超声波在某一给定的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速度与声速不是一回事(√ )7.当试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8.目前应用于超声波检测的超声波波型仅限于纵波和横波(× )9.增大超声探伤仪发射强度,可使脉冲变窄,因此可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10.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波,横波,瑞利波,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均为常数(× )11.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在振动过程中能量和质量交替向前传播(× )12.使用聚焦探头的可以提高探伤灵敏度,但减少了探测范围(√ )13.超声波探伤仪的脉冲重复频率与探伤频率不是一回事(√ )14.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传播纵波、横波时声阻抗不一样(√ )15.纵波垂直法探伤中,由于侧壁干涉的结果,侧面壁附近的缺陷,靠近侧壁探测时回波低,远离侧壁探测时回波高。

(√ )16.相同直径的直探头其工作频率高的指向性好(√ )17.斜探头前部磨损较多时,探头的K值会变大(× )18.探测根部未焊透缺陷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60°的斜探头(√ )19.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焊缝应在至少焊后24小时之后进行超声波检测(√ )20.缺陷的回波高度主要取决于其大小、形状和取向,缺陷的性质对其回波高度大小没有影响( × )●磁粉检测1.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2.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3.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4.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5.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

(×)6.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7.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8.磁性和非磁性实心导体以外的外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是相同的. (√)9.缺陷的深宽比越大,产生的漏磁场也就越大。

(√)10.铁磁性材料上的表面裂纹,在方向适当时能影响磁感应线的分布并形成漏磁场. (√)11.矫顽力与钢的硬度的关系是:随着硬度的增加矫顽力增大。

(√)12.一般来说,用交流电磁化,对表面微小缺陷检测灵敏度高. (√)13.采用两个相互垂直的磁场同时施加在一个工件上,就可使任何方向上的表面裂纹不漏检。

(×)14.磁粉必须具有高磁导率和低剩磁性. (√)15.磁悬液的浓度越大,对缺陷的检出能力就越高. (×)16.A型试片贴在试件上时,必须把有槽的一面朝向试件. (√)17.对灵敏度标准试片施加磁粉时,在任何场合都要使用连续法进行. (√)18.连续法的灵敏度高于剩磁法。

(√)19.与干法相比,湿法对细小裂纹的检出率更高一些. (√)20.磁粉探伤中,凡有磁痕的部位都是缺陷。

(×)●渗透检测1.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与液面垂直。

(×)2.由于渗透探伤的灵敏度一般要低于磁粉探伤,所以对火电厂发电机护环的表面检测应使用磁粉探伤。

(×)3.按照JB/T4730.5-2005的规定,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0min。

(√)4.液体闪点越低越安全,所以要求渗透液有足够低的闪点。

(×)5.由渗透液、乳化剂、去除剂和显像剂所构成的渗透探伤剂,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族组”产品。

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族组的产品也不能混用。

(√)6.渗透探伤的预处理工序,一般不推荐采用喷砂处理。

(√)7.采用溶剂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时,溶剂起着对渗透剂的乳化作用。

(×)8.施加探伤剂时,应注意使渗透剂在工件表面上始终保持润湿状态。

(√)9.容易挥发的液体与不容易挥发的液体相比,其表面张力系数更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