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项目编号:市玉洞大道拓宽工程(银海大道- 玉象路、平乐大道-良庆大道)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实施监理细则编制:总监审批: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市玉洞大道拓宽工程(银海大道-玉象路、平乐大道-良庆大道)综合管廊项目监理处2016年8 月15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监理的目标与依据三、施工质量预控制措施四、施工准备监理五、施工工程材料监理六、施工过程监理一、工程概况1、概况一览表主要工程量一览表2、工程特点综合管廊施工在本工程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整个管廊施工段总长6.8km,双仓管廊标准断面净空尺寸为4米×3.1米(管道仓)、2.5米×3.1米(电力仓),工程围综合管廊穿越五象湖102m,于平乐大道立交桥部位与平乐大道的综合管廊(直径3m)衔接。

其中的深基坑支护、基坑开挖、砼的浇筑以及渠道中心线的坐标控制为重点和难点。

其中管廊箱涵长3100米,具体分布如下表:二、施工监理的目标与依据1.目标:在施工监理过程中以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为中心,具体采用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和合同方面的措施,按照工程合同、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

2.监理依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GB/T50502-200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17-2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DL/T5144-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上段老口--可利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2-0716;报告日期:二O一三年二月二日)有效施工图:市玉洞大道拓宽工程(银海大道-玉象路、平乐大道-良庆大道)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至第五册(出图日期:二O一五年三月)三、施工质量预控制措施施工监理的全过程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应进行预控制,其主要措施如下:1、应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等级的施工资质,有较好社会信誉、有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措施、标价合理、工期适当的单位承包施工。

在评标决标前要对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调查了解;2、审查承建商(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书,审查其选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是否合理、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劳动组织、材料供应、进度计划是否落实等等。

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有较深刻了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

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总的要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实施时有保证;3、以工序管理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为关键,监理要协助承建商(施工单位)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督促承建商(施工单位)健全和搞好各种施工记录;4.、相应监理控制措施:⑴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及主要土层,采用A(自然放坡1682m)、B(9m/12m拉森IV型钢板桩4551m+钢管支撑(φ325*10钢管1351道)支护结构)、C(单排φ800@1000灌注桩(882根)+混凝土支撑(170道)支护结构)、D(管廊过平乐立交段,采用9m/13m微型钢管桩支护)四种支护结构类型的一种,进行基坑支护。

⑵要求施工单位开挖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机械挖土必须分层自上而下进行,严禁无序乱挖或随意贪图方便掏挖坡脚,做到够深、够宽、底平、到边,保证弯道连接平滑;不同施工队伍之间不留界墙。

设立开挖标志,应经常校核开挖高程、控制桩号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不得出现欠挖和超挖现象。

如出现扰动现象,应采取素土回填压实,干密度不得低于原状土的干密度。

管廊底高程要求按设计从严控制,最大欠挖量、超挖量不得大于30mm。

管廊口和管廊底脚的平面尺寸误差不宜超过±30mm;开挖土方按设计要求全部运往规定地点,零星散土应随时清除干净。

开挖基本结束要用人工挂线整平,要求渠底高程、断面几何尺寸、均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设立开挖标志,标出渠道中心线、渠底线、渠口开挖线的位置。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埋于地下的各种管线。

若遇到管线要及时上报监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雨季施工时,要备好排水设备,制定排水方案,有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防止雨水倒灌入施工现场。

每一单元施工段挖好平整完毕,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⑶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浇筑混凝土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带产生变形、变位或遭到破坏,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必须特别注意振捣密实。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有技术人员、质检人员以及调度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作业调度,监理单位必须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或过多降低坍落度等情况发生;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严禁途中在混凝土中加水后运入仓;不论采用何种运输设备,当混凝土入仓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 米时,应采取缓降措施,即采用溜槽或串桶。

仓的泌水应及时排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口赶水,以免带走灰浆;严禁在流水中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施工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浇入仓的混凝土应及时平仓,不得堆积;仓若有粗骨料堆积时,应均匀地散铺于砂浆较多处,未经振捣的混凝土,不得用水泥沙浆覆盖,以免造成部蜂窝。

⑷监理部督促施工单位对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进行中心线放样并将复核成果上报监理部,监理部指派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独立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应符合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一放二复”,即施工单位一放一复,监理单位一复,经监理复核,确保测量精度及施测方法均能满足测量规要求。

四、施工准备监理1.施工场地准备监控。

(1)场地三通一平应满足施工要求,并根据地下管线图清除施工场区各种地下管线(上、下水管、煤气管、电缆、电讯线等)、老基础、人防和古墓等地下障碍物;(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合理,大临设施办公、值班、膳宿、卫生等用房均满足施工要求。

钢筋、水泥、砂石料堆场、钢筋制作场地、混凝土试块养护堆放等布置合理,便于施工和确保场地整洁;(3)测量放样在基坑开挖前,按照图纸所示坐标及尺寸,放出箱涵中心线及基础开挖边线,并敷设临时水准点,作为箱涵施工过程高程控制依据,箱涵中心线应引至两端木桩上,以便随时进行中心线检查。

测量放线成果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技术准备监控(1)设计文件和桩位布置图、钢筋笼制作图以及各项设计要求有关参数已进行交底且明确无误;(2)施工组织设计书已经审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可以实施;(3)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要求交底,以及监理工作实施细则交底等。

3.机械设备材料准备监控(1)成孔成桩机械的选型、主要性能以及配套设备齐全和满足设计要求,经试运转一切完好,还应有一定的备品备件;(2)钢筋、水泥、砂石料和外加剂等材料已部分到位,并经材质复试质量合格,材料计划和后续供应已经落实;(3)现场需有一定的电器、机修和采购力量,确保机械正常运转,材料及时供应。

4.施工组织准备监控(1)按市政府有关法令,建设工程各种报批手续如: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等均已办妥;(2)承建商(施工单位)的项目班子、管理网络、质保体系、劳动组织等有关管理(包括人员上岗证要求)、技术和施工人员到位并开始运转。

以上“1、2、3、4”四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监理工程师才能签发开工令。

五、施工工程材料监理1.钢筋(1)钢筋的等级、钢种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若需代用应征得设计同意,钢筋的质量应符合标准。

(见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B1499-84有关规定);(2)钢筋进场应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国外进口钢筋应有进口国质保书和我国商检局检验单;(3)进场后需做材质复试和物理试验,取样时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每套试样二根,一根作拉力试验,另一根作冷弯试验;(4)试验时如有一个项目不符质量标准,则应另取双倍的试样,对不合格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应用;(5)钢筋堆放场地应选择较平较高处并防止与酸、油、盐类堆放一起,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如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班者不能使用。

2.水泥(1)水泥的技术指标和龄期强度应符合标准GB1344-92表3.12-4;(2)水泥进场必须具有正式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分批(袋装每批不超过200吨,抽样复验。

);(3)应按不同标号、品种、出厂日期分别验收,严禁不同厂家、不同标号水泥混杂使用在同一根桩;(4)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取样复验合格后才可使用;3.粗、细骨料(1)混凝土骨料宜选用有连续级配的坚硬碎石,质量标准应符合建设部标准JGJ-53-92(表3.12-5,表3.12-6);(2)粗骨料粒径一般选用5~40mm,且具有连续级配,最大粒径宜小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三分之一;有条件时优先采用5~25mm的碎石;(3)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中粗砂,质量标准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JGJ52-92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见表2.2);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表2.2注:混凝土强度≥C30,或有抗冻渗要求时,砂中含泥量小于3%,强度<C30,含泥量可小于5%。

(4)粗细骨料进场时应有产品正式合格证,进场后应分批(每批不超过600吨)进行材质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粗细骨料堆放时应防止杂物、泥土混入。

4.水凡可饮用的水和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作为拌制混凝土和养护用水,但不可用海水;对工业废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盐量按SO4计超过水重1%的水,以及含有对凝结和硬化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水均不能应用。

5.外加剂(1)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有关规定;还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标准。

(2)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进货时应对照合格证书进行验收,对产品有疑问应取样复验,外加剂应分类保管;(3)外加剂种类的选用,应考虑其与水泥成分和水质的相容性,必须严格按混凝土配方设计规定的种类和掺量使用,如要改换,需征得设计配方者同意及加盖公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