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
目录
前言 (5)
1 适用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7)
3.1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 (7)
3.2 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PDA (7)
3.3 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 (7)
3.4 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 (7)
3.5 地理信息系统(GIS) (8)
3.6 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拨号网(VPN/VPDN (8)
3.7 环境管理数据库 (8)
3.8 环保业务专网 (8)
4 系统建设原则 (8)
5 系统总体架构 (9)
6 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要求 (11)
7 网络传输平台建设要求 (12)
8 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建设要求 (13)
8.1 PDA执法终端 (13)
8.2 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 (13)
8.3 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 (14)
8.4 现场执法业务管理软件 (14)
9 后台支撑系统建设要求 (18)
9.1 后台支持硬件 (18)
9.2 后台业务管理支撑软件 (18)
10 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要求 (21)
10.1污染源一厂一档基础数据 (21)
10.2环境执法业务数据 (32)
11 标准规范体系要求 (37)
12 信息安全体系要求 (38)
13 系统整合及集成要求 (38)
、八、,
刖言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信息化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廉洁、高效执法,指导各地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可帮助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系统、全面、直观地了解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原则、内容及要求。
本建设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提出。
本建设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解释。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了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原则、系统总体框架、网络传输平台、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后台支撑系统、环境管理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系统集成的要求。
本指南可作为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承建单位进行系统研发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 HJ/T460-20RR 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
(2) HJ/T461-20RR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
(3) HJ/T419-20RR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4) GB/T16706 —1996环境污染源类别代码
(5) HJ/T416-20RR 环境信息术语
(6)HJ/T417-20RR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7)HJ/T212-20RR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8)HJ/T352 —20RR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
(9)HJ622-20RR 环境保护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技术规范
(10)GB/T22239-20RR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环境监察移动执法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是为促进环境执法更加规范、客观、快捷,
采用现代化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相关标准和记录查询、决策辅助等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执法方式。
3.2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PDA)
本指南中所指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即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为专用于环境监察执法的行业终端,或为可装载环境监察执法软件的平
板电脑、智能移动终端。
3.3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
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指由多个装备集合的移动执法套装,包括便携式计算机、高速上网卡、便携式打印机、数码摄像机、扫描棒、
3.4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
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指由机动车(主要是汽车)作为载体的、能抵达环境执法现场进行照明、图像采集记录及传输的装备的集合,具体包括车载数码摄像机、车载照明灯、云台等。
3.5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 formatio nSRstem )是以
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3.6 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拨号网(VPN/VPDN )
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PrivateNetwork )指在公用网络上
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
虚拟专用拨号网(VPDN,VirtualPrivateDial —upNetworks)为基于拨号用户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是VPN业务中的一种。
VPDN以拨号接入方式上网,是利用公共网络的承载功能结合相应的认证和授权机制建立起来的安全的虚拟专用网。
3.7环境管理数据库
本指南所指环境管理数据库为与污染源环境管理相关数据的集
合,包括但不限于建设项目审批、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收费、行政处罚、环境信访、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银行征信、挂牌督办、危险废物转移、自动监控、污染源一厂一档、环境执法数据和空间数据等。
环境管理数据库为环境监察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
(亦称现场执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后台支撑系统提供数据保障。
3.8环保业务专网
环保业务专网是指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纵向贯穿国家、
省、市、县环保部门的四层三级网络系统。
4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 )规范性原则
充分考虑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现状,满足执法工作的程序化、
规范化要求。
(2)实用性原则
充分考虑当前环境监察工作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保证系统实用性。
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重复投入。
(3)先进性原则
在注重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
在系统设计上,应能满足跨平台、易移植、强兼容等要求,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适应于现场执法环境,不易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
(4)安全性原则
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手段,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
遵守现行的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尚未公开或不宜公开的数据与信息应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5)集约化原则
依托环境保护部专网进行系统建设。
系统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应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网络线路、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 库软件等),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5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在环境信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环境监察执法 应用架构、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的需求为基础,结合当前主流和先 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构建。
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
环境曲察移动执法系统用户
环境管理数据库
网络传输平台
3G>'4G | GPKS/CI 航— 说纤 卫星
觀设旋平台(包括各类软硬件基础设备>
标准规范悻系
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总体架构中,至少包括一个数据库、 两个平台省级 帀级
信息
FDA 执睦终瑞
丄具納
现场执法业务 讦
坯输件
车趙码功视频 卓疗传输系统 体毎
体系
和两个系统、三个体系、四类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