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加强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情况的调研报告
刚察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5月4日)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大课题调研方案>工作的要求,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组织人员开展了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工作。

经过采取现场走访、查阅资料、与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座谈及对部分食品加工流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监管,综合治理了食品流通、餐饮、消费和药品经营使用环节行为,初步规范了我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
法犯罪行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刚察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办公室,搭建了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工作平台,落实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监管部门职能,监管制度也进一步健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控,为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责任制得到层层落实
按照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食品监管原则,明确了政府负总责和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努力树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意识。

农牧部门负责食品源头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监管;卫生监督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监管,经济商务部门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综合协调。

县委、县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县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及5个乡镇政府分别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各乡镇与本辖区行政村都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形成了政府负总责、责任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责任体系。

(三)构建管理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乡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成效明显。

实施了”职能部门监管员、乡镇政府协管员、村(牧委会)信息员;定区域、定
任务、定人员、定责任;监管进村、进户、进企业”的”三员、四定、三进”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网络。

全县现共聘请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5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31人。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触角逐步延伸到行政村、牧委会,”两员”市场巡查、组织协调、宣传教育、信息上报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得到较好的履行。

(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规范责任体系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政府重视是前提,监管网络是基础,制度规范是关键。

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相继印发了<刚察县农村牧区家庭宴席备案登记制度>、<刚察县食品安全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刚察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农牧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问责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发布和报送制度>、<刚察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督查督办制度>、<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不合格食品自动和强制退市制度>等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制度。

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是食品安全突出特点,从完善制度着手,进一步明确细化各部门的职责,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积极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探索网络监管模式
因我县药械监管力量薄弱,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药械市场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式,降低药械监管人员工作量,经过利用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的刚察县药械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
网络系统,实现药械监管信息、制度、新闻和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在互联网上发布,使各涉药单位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对有关假劣药械产品的自查工作,确保将群众用药危险降至最低限度。

该系统自使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农牧部门开展了种子、化肥、农(兽)药、”注水肉”等专项整治活动,查处违禁使用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生长激素、瘦肉精等行为;经贸商务部门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违法行为;工商部门专项整治食品流通市场,清查假冒伪劣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项整治餐饮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检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

2月,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验收组对我县—两年食品安全整顿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给予肯定。

二、当前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存在死角
食品加工小作坊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缺乏检验设施,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质量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多给人留下”散、乱、差”的印象,也不断成为”食品安全”的重灾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因此,食品小作坊的监管,成为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