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食品安全体系
---提高经营者诚信建设
中文摘要:食品的安全性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食品经营者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
关键词:食品食品安全诚信
食品的安全性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虽然使人类生活条件得以极大的改善,但并未给食品安全带来根本改善。
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阜阳劣质奶粉、重庆火锅石蜡底料、太仓劣质肉松、有的生产经营者在食物中添加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以及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受害者成千上万,形成了一次次食品安全的冲击波。
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各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将食品安全控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
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
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
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在这些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都反映出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非常突出。
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食品安全案件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
当前,食品安全最大的挑战在于道德缺失。
那些干坏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懂得食品应该是安全的、保证质量的吗?并不是,很多时候他们生产的假冒伪劣食品自己是不吃的;他们不知道这样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吗?也不是。
那么,他们为什么知法犯法?因为他们不讲良心,他们缺“德”。
治病要治根,而道德
缺失,正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所在。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而食品经营者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
因此,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结合起来,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要想把市场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结合起来,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食品经营者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
第一,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人和事,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
第二,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
第三,建立完善食品行业的信用体系。
第四,大力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
食品经营者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
提高经营者的诚信,是食品安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淑芳,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N] .济日报2011年3月25日
[2].钱蓓,力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N] . 新华日报201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