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裁剪讲稿

服装裁剪讲稿


第七节 裁剪车间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
车 间 主 任 工 作 职 责
排 料 员 的 工 作 职 责
剪切员的工作职责
验片、打号员的工作职责
分包捆扎员的工作职责
总 结: 对于批量生产方式来说,裁剪是服装正式投
入生产的第一步,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如果裁剪的质量有问题,它影响的不只是一两件 服装,而是数百件、甚至是上千件成批的服装衣 片,致使生产的质量及进度受到影响。
长度为2000mm左右。
(二)人工铺料用设备 1.固定式载布架 2.移动式载布架
(三) 机械拖铺设备
(1) 单程铺布机
(2)双程铺布机
(3)圆筒状面料用拖铺机 (4)带平台的自动拖铺机
组成及功能: 1.自动控制铺料张力 2.计数器随时显示已完成的铺料层数 3.设有布料检验灯
4.配有退卷台及旋转放布台:用于对合铺料。 5.自动对齐布边 6.走距控制装置 7.压布器(端部夹尺) 8.自动上布卷
(四) 铺料辅助设备——端部裁刀 手动和自动两种, 自动完成布料的裁断。
第四节 剪切工序 一. 工艺技术要求 (一) 剪切精度
1.裁出衣片与样板之间的误差; 2.各层衣片之间的误差; 3.剪口、钉眼等位置的准确度。
(二)剪切温度
1.选择合适的剪切设备; 2.减少铺料层数; 3.剪切时,间断地操作。
(二) 提高劳动效率 (三) 节省面料,排料方便
套排件数与面料利用率的关系
三.方案制订的方法 1.比例法
例1:某厂接到生产西服上装的任务,规格件数 如表所示。根据生产条件得知,铺料层数不能超 过300层,每层最多可排5件。
各规格服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1︰2︰2︰2︰2︰1 (1/30+1 /31+1/32+1/33+1/34)×300
相关链接·黏合设备的发展
(一)高频黏合机 (1)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黏合,也可获得优 良的效果;
(2)可多层黏合,提高黏合效率; (3)能有效解决渗胶现象; (4)为防止微波泄漏,需花较高的费用。
(二)直接涂衬工艺
1.加工方法:对裁片进行直接的、特殊的 定型处理。 2.直接涂衬机结构:由喂入、涂敷、烘燥、 冷却及叠放装置五部分组成。
2{ (1/31+1/32+1/33+1/34+1/35)×300
上表所列生产任务单还可以有其他的裁剪方案, 如: (1/30+2 /31+2/32)×300 2{ (2/33+2/34+1/35)×300
2.分组法 例2:某批服装生产任务如下表,根据生产条件, 每床最多可排5件,铺料不超过100层,只有2个 裁床可用。
三.排料图的绘制方法 (一) 影印纸样法 (二) 穿孔印法 (三) 直接画法 (四) 电脑绘制法
相关链接·面料利用率 (一)面料的利用 (二)面料的利用与服装成本 (三)面料利用率的计算
1. 平均单耗法: 排料图长度
服装的平均单耗= ————————————— 此排料图所排服装的件数
2. 称重法:
相关链接·布匹衔接 铺料前确定出衔接部位和衔接长度。
1.观察各衣片在排料图上的分布情况; 2.找出衣片间在纬向上交错较少的部位; 3.各衣片的交错长度即为铺料时各匹面料间 的衔接长度; 4.在裁床边缘画出布匹衔接部位和衔接长度 的标记。
三、铺料设备
(一) 铺料裁剪台 常见的台面宽度为1000~2400mm,台面
三.剪切辅助工具 1.剪切夹: 用剪切夹将面料层夹住。 2.金属手套
四.非机械剪切设备 (一)激光剪切 (二) 喷水剪切
1.系统组成 (1)计算机控制系统 (2)水泵系统 (3)剪切工作站 (4)裁片鉴别系统
2.系统作业过程
五.定位设备 (一)钻孔机 (二)线钉机 (三)热切口机
第五节 验片、打号及分包 一.验片工序
一. 铺料工艺要求 确定铺料的长度及层数
1.布面平整: 2.布边对齐: 3.减少拉力: 4.保证面料方向性: 5.格条对准: 6.保持面料清洁
二. 铺料形式
1.单面铺料法(Facing One Way): 2.往返折叠铺料法(Nap-up-and-down): 3.阶梯剪叠法: 4.阶梯折叠法: 5.对合铺料法(Face-to-face):
名称、床号、规格、件数等资料。
第六节 黏合工序 一.黏合质量要求
1.剥离强度: 2.缩水率及耐洗性能: 3.热缩率: 4.外观:
二.黏合衬种类 1.按底(基)布组织
无纺衬、有纺衬、针织衬
2.按热熔胶种类 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聚酰胺类(PA), 聚酯类(PET), 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类(EVA),EVA的皂化物 (EVA-L),聚氯乙烯类(PVC)。
典型热熔胶的特性比较
黏合 强度
3.按涂胶工艺 热熔转移法,撒粉法,粉点法,浆点法,网
点法,网膜法(薄膜法),双点法。 常用黏合剂涂胶工艺形状及特性
三.黏合工艺 (一)黏合原理
热熔胶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升温阶段 2.黏流阶段
3.固着阶段
(二)黏合工艺参数 1.黏合温度(T) 需大于热熔胶的熔点,即TTm。
第一节 裁剪方案的制订
一.方案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1.方案的内容: 整个生产任务的裁床数、每床铺料层数、每
层面料裁剪的规格数、每种规格裁剪件数。
2.裁剪方案表示方法: (1/36+2/44+2/40)×灰300
(1) 2 { (2/38+2/42+1/46)×白300
二.方案制订的原则 (一) 符合生产条件
1.检查裁片的剪切精度; 2.检查衣片上相应部位是否按要求对上格条; 3.检查裁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检查裁片有否超过要求的疵点。
二.打号工序 打号(写号)是将一批服装的所有衣片按某一
固定的规律进行编号,以数字的形式打在裁片 上。
目的: 1.避免同一件服装上出现色差。 2.保证缝制加工中同规格衣片的缝合,防止出 现混号。
(三)节约用料 1.先大后小: 2.紧密套排: 3.缺口合并: 4.大小搭配:
(2)斜条口袋
注意点: (1)排料图总宽度比下布边进1厘米,比上布边 进1.5~2厘米为宜。 (2)排料时,要留出裁剪设备在剪切裁片时可 以活动的空间,以免应向剪切的准确性。
(3)排料后应复查每一衣片是否都注明规格、 经纱方向、剪口及钉眼等工艺标记。
(二)打号要求 1.墨水要根据面料性能而定,保持打出的 号码清晰、持久。 2.打号部位的确定
3.绒面面料需用贴标签的方式,将号码贴上。 4.黏合衬、棉衬等材料,只需打出号型或规 格即可。
(三)打号方法 1.用笔做标记 2.使用号码机打号 3.用带黏性牵条的黏贴机
三.分包 在每扎衣片的外面需系上标签,包括裁片的
第三章 裁剪工艺流程
本章重点: I .制订合理的裁剪方案 II.排料的方法及用料率的计算 III.铺料、剪切的形式和要求 IV.裁片的检验、编号及分扎 V.裁片的黏合
背景资料·批量裁剪的任务 裁剪通知单
批量裁剪流程
其中主要工序为:领料、验布、裁剪方案的 制定、排料、铺料、剪切、验片打号、黏合、 分包捆扎。
2.黏合压力(P) 3.黏合时间(t)
四.黏合设备 (一)种类 1.按作业方式分 (1)间歇式黏合机
特点: 1)黏合质量较好; 2)效率较低。
(2)连续式黏合机 分为直线式连续黏合机、回转式压衬机及迷
你式压衬机等。 在机器的入口处加装专用的辅助配件,折边、
压衬可一次完成。 2.按加热源分:电热式黏合机,高频黏合机, 红外线黏合机。 3.按加压方式分:弹簧加压式黏合机,气动黏 合机,液压黏合机。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0日 上午9时 44分20.11.1020.11.1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10日星期 二上午9时44分 36秒09:44:3620.11.10

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离 退休工 作的质 量和水 平。2020年11月上午9时44分 20.11.1009:44November 10, 2020
二.机械剪切设备 (一) 电动手推剪切机
1.直刃电动剪切机:亦称“直刀”
2.圆刃电动剪切机:亦称“圆刀”
(二)带式剪切机(台式剪切机) 特点:刀片宽度窄,可切割形状复杂、曲
线多的小衣片,剪切精度较高。
(三)冲压剪切机 将衣片摸具安装在冲压剪切机上,便可
对面料进行冲压加工的剪切设备。
(四) 计算机辅助裁剪系统
1.由裁剪设备的加工能力、面料的性能及服 装档次等条件决定铺料层数。
一般情况下: 化纤或毛呢面料铺70~80层; 灯芯绒类面料铺80~100层;
绒布类面料可铺130~140层; 涤棉等混纺类薄料可铺250~300层; 其他面料可铺200层左右。
2.由裁床的长度、操作人员的配备及每件服 装平均用料等情况决定每层面料铺排件数。
相关链接·衬料裁剪方案的制订 例4:某款服装需袖头衬数量如下表所示,
试确定其裁剪方案。
上表所列生产任务单分床方案: (2 / 38 + 3.5 / 40 + 4.5 / 42 + 4.5 / 44 + 4 / 46
+ 2.5 / 48)×56
第二节 排料工序
一.排料的准备工作 (一)掌握有关排料的基础资料 1.本批面料的幅宽尺寸,分幅排料; 2.本批生产任务单的裁剪方案; 3.每件服装的衣片样板数; 4.技术部门下达的用料率指标。
(1/10+2/12+1/14)× 40 2{
(2/14+1/16+1/18)× 25
3.加减法 例3:某生产任务如下表所示,生产条件为: 铺料层数≤150层, 每层最多件数≤5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