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概述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概述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主讲教师: 景国勋 教授 博士 杨玉中 教授 博士 贾智伟 副教授 博士
1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与目的 ➢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科
研、生产所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系统安全预测基本内容、事故预测 和危险辨识技术及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了解典型的安全评 价方法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训练, 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4
课程介绍
课程学习重点 本课程讲述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事故致因理论及危险源辨识、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以及定性和定 量化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实例分析、系统安全预测技术、人因失误 率预测、事故预防及系统危险控制等内容。 重点学习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系统安全预测 技术。
10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内容及分类 第三节 系统安全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11
本章大纲要求
认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了解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熟悉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目的、意义、内容、分类; 掌握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
12
第一节 绪 论
本节主要内容: 一、安全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基本概念
事件评估报告指出:原因为校 内教室中甲醛超标及学校周边工 厂排放的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所致 。
22
第一节 绪 论
2013年3月,乐清市北白象镇“东方电镀基地”厂区排出刺鼻的黄烟
23
第一节 绪 论
航空航天工业灾害 2009年8月16日,俄两架苏-27空中相撞,两架战机彩排时相撞
24
第一节 绪 论
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2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1日晚),载有 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 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 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已引发全 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16
第一节 绪 论
核灾害: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
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 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
17
第一节 绪 论
日本福岛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
5
课程介绍
课程学习难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介绍了多种安全评价方法和预测方法,各类评价和预测方法都具 有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课程难点:安全评价方法、预测方法的选 择;安全评价、安全预测方法的应用;并根据评价和预测结论提 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
6
课程介绍
学习方法 ➢ 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作业与课程论文相结合。
14
第一节 绪 论
因此,人类在不断地发展进化的同时,也一直与生存发展活 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即使到了工业时
代,人类开始利用技术创造文明,但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
来了灾难,诸如:
大气污染问题
核灾害
化学污染问题
航空航天工业灾害
交通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事故
工业、矿山灾害
15
第一节 绪 论
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
7
课程介绍
建议参考书 【1】景国勋,施式亮等.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M].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2009 【2】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4. 【3】陈宝智.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8
课程介绍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评价[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
课程介绍
课程学时安排(共32学时) 第一章 总论(2学时)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及危险源辩识(4学时) 第三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自学) 第四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自学) 第五章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3学时) 第六章 定性安全评价(2学时)
3
课程介绍
课程学时安排 第七章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6学时) 第八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实例分析(2学时) 第九章 系统安全预测技术(6学时) 第十章 人因失误率预测(3学时) 第十一章 事故预防及系统危险控制(4学时)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 所在建筑物爆炸后,2号机 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 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 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 氢气爆炸风险。共有21万人 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18
第一节 绪 论
化学污染问题 ➢ 它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侵蚀了土壤、扰乱了大气循环、化学循
环和生物循环,使地球患上了“综合不适症”。 ➢ 如:备受关注的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
13
第一节 绪 论
一、安全问题的提出 ➢ 在古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挖穴而居,栖树而息,完全依附
于自然。人类处于被动适应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雷、 电、风等自然灾害及野兽的侵袭。 ➢ 跨入农业社会后,人类逐渐摆脱大自然的束缚,开始改造自 然,人为灾害开始越来越多,这一时期主要的安全问题来自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5】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等.安全评价师(第二版)[M].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等.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第二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9
课程介绍
【7】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013 【8】北京理工大学等.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2013 【9】Elsevier B.V. Safety Science. 【10】Elsevier B.V.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
19
第一节 绪 论
20
第一节 绪 论
2011年9月13日,一辆化 学品槽罐车在行驶至浙江丽 水龙泉市八都大桥头路段时 翻入3米多深的桥下。事故 造成车上两名人员受伤被困 ,槽罐车上装载的30吨醋酸 甲酯发生泄漏,引发水体污 染等。
21
第一节 绪 论
2013年9月4日起,乐清市北白 象镇第九小学,开学伊始陆续有 19名学生突流鼻血、部分学生出 现头痛、胸闷等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