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蔡继明《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Ⅲ篇 国民收入的变动【圣才出品】

蔡继明《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Ⅲ篇 国民收入的变动【圣才出品】

第Ⅲ篇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6章经济增长
6.1复习笔记
考点一:经济增长的源泉★★
1.经济增长恒等式
(1)总量生产函数
形式为:Y=AF(K,L)。

式中,A代表生产率。

可知,在要素投入和生产率不变时,总产出也将保持不变,即经济增长为0。

(2)经济增长恒等式
经济增长恒等式为:∆Y/Y=∆A/A+a K·∆K/K+a L·∆L/L。

其中,a K为资本产出弹性,0<a K<1;a L为劳动产出弹性,0<a L<1。

2.要素贡献率和经济增长
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源自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人口增加三部分,这三种因素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称为要素贡献率。

根据∆A/A=∆Y/Y-a K·∆K/K-a L·∆L/L,计算技术进步增长率∆A/A,这又被称为索洛余量。

考点二:动态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1.索洛模型的基本框架
(1)模型的前提假设
①假定经济是封闭的。

②假定经济社会中只有生产和消费两个部门,资本K、劳动L 和知识A 是生产的三大要素,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储蓄总等于投资。

③假定储蓄率是外生给定的;资本折旧率d 是常数。

④假定经济关于时间是连续的。

(2)模型的基本框架
生产函数形式为Y t =AF(K t ,L t )。

假设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即AF(λK,λL)=λAF(K,L)。

因此,以人均量表示的生产函数为:
1t t t t Y K AF L L ⎛⎫= ⎪⎝⎭
,简写为:y t =f (k t )。

其中,y 为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量,k 为单位有效的平均资本量。

该函数暂时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

假定人均产量生产函数满足严格凹性,即满足边际报酬递减,有f′(k)>0,f″(k)<0。

同时满足稻田条件,f′(0)=∞,f′(∞)=0,以保证经济增长路径不会发散。

假设在时期t 的总消费量为C t ,总投资量为I t ,则有:C t =Y t -I t ,I t =K t -K t-1。

2.稳态增长
(1)资本积累动态方程
资本积累的动态方程为:∆K=I-dK=sY-dK。

假定人均资本为k=K/L,以劳动力人
均资本重新表述资本积累方程可得:∆k=sf(k)-(n+d)k。

如图6-1,假定经济运行于A点左侧,这时sf(k)大于(n+d)k,意味着每一期的储蓄都超出了资本折旧和新增人口装备的需求,这样就会导致总资本存量和人均资本存量增加,资本-劳动比将向k*方向移动。

反之,当经济运行于A点右侧时,经济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将向k*移动。

因此,只要确定了一个外生的不变的储蓄率,经济总会达到某个稳态。

图6-1稳态时资本-劳动比的确定
(2)稳态的定义
稳态是指经济体系中人均产出、人均消费、人均资本存量均保持不变时的经济运行状态,即各变量都以不变速度增长的情况。

在索洛模型中,稳态在曲线sf(k)与(n+d)k线的交点处达到,满足:sf(k*)=(n+d)k*。

由于在稳态中k是不变的,y和c也就固定为y*=f(k*)和c*=(1-s)f(k*)。

在稳态中,变量k、y和c以不变的人口增长率n的速率增长。

在一个人口增长为零的经济中,增长率会趋于零,这是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缺陷,为克服这一缺陷引入了外生的技术变化,从而解释可能的正的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

3.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对于一个给定的生产函数及给定的n、d值,总存在唯一的稳态值k*与储蓄率s相对应。

用k*(s)来表示这种关系,且dk*/ds>0,人均消费的稳态水平为:c*=(1-s)f[k*(s)],进一步有c*(s)=f[k*(s)]-(n+d)k*(s)。

用k gold表示黄金律水平的资本量,决定k gold的条件是:f′(k gold)=n+d。

相应的人均消费量表示为c gold,有:c gold=f(k gold)-(n+d)k gold。

4.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见表6-1)
表6-1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
图6-2储蓄率增加对于稳态时资本-劳动比的影响
图6-3人口增长率变化对于稳态时资本-劳动比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