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用
《早梅》 齐己 一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 能算是“早梅”了,作者佩服不已,尊称 郑谷为“一字师”。
高考链接
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 为什么?(比较鉴赏)
2010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 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 又还是、秋将暮。
真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释词 种说法吗?为什么? 描述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一“看”字就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意境或情感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 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 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 者去体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壮苍凉: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 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 “涌” 二字的妙处。手法 (4分)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 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形 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 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描景象、点情境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 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 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 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 沉郁、凝重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 者的不满及对祖国深沉的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有面 积,更有搏击江岸的气势;卷, 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 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炼动词
“弄”字写出了动态,也写出 了情态,用拟人手法,将花人格化。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 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寻隐者 不遇》) 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又平易近人。
试题变形: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 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2)此诗有些版本作这样,有 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 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 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 什么?
语言是编织佳作彩锦的丝线, 是构筑美文大厦的砖块。 一首动人的诗歌,一篇漂亮 的文章,必须要语言简练准确, 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炼字炼句尤为重要。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 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 “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
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 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 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 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而凄凉的氛围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李煜《浪 淘沙》)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 动形象,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潺潺不断的春雨,寂寞零落 的残春,渲染了悲苦凄凉意境
衬托出了祠 堂的孤寂冷落, 寄托着诗人对诸 葛武侯身后凄凉 的哀惋之情!
炼虚词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 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 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绚丽雄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风格试题
(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 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诗词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 杜甫 白居易 李白 王昌龄 杜牧 李商隐
王维
温庭筠 李清照
雄健高昂 沉郁顿挫 诗画一体 豪迈飘逸 朦胧隐晦 清健俊爽 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 悲壮爱国 缠绵悱恻 绮丽香艳
陆游
牛刀小试:辨析下列诗歌的风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新明丽: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 “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答案】DE
“暗”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思是 “灰尘使貂裘的颜色暗淡了”.一个 “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 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表现了作 者饱含惆怅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调作用
云山一一看皆异,竹树丛丛画不成
(苏頲 )
为全诗渲染一种愁惨竹之密 山之多
巩固练习
《创新设计》 P78《行香子》第二问; P84(11年湖北卷)第三问;
语言鉴赏之
炼字
典故:一字生辉
北宋文学家苏轼、其妹苏小妹 小妹: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各加一字 东坡一改:“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东坡再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吟诵:“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轼不禁叫绝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 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空”字有白白、徒劳之意,表达了苦苦 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 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炼字与炼意
(清)沈德潜:“古人不废炼字法,
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 的生活 “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使 “意” 具体化、生动化、深入化、 美感化。
高考练兵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 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 在今宁夏灵武县) 。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明手法), 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 雪景(描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说作用);一个“藏”字,已包含大 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 蕴(释含义)。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 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衣单等内容(描景象、释含义), 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说作用)。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 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 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 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 曾官太常寺少卿。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 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❶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 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 等。❷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 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 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诗歌鉴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