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41储罐设计计算
储罐设计计算书
1.设计基本参数:
设计规 范设:计压 力设:计温 度设:计风 压:
GB50341-200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P
2000 Pa
-490 Pa
T
70 °C
ω0
500 Pa
设计雪压
Px
350 Pa
附加荷 载地:震烈 度罐:壁内 径罐:壁高 度充:液高 度液:体比 重罐:顶半 径焊:缝系 数腐:蚀裕 量钢:板负偏 差:
ths=0.42RsPower(Pw/2.2,0.5)+C2+
设计外载 荷
C1 Pw=Ph+Px+Pa
9.15 mm 4.98 KPa
注:按保守计算加上雪压值。
实际罐顶取用厚度为
th=
6
mm
本设计按加肋板结构
顶板及加强筋(含保温层)总质量 md=
53863 kg
罐顶固定载荷 4.2顶板计算
Pa
3429.03 N/m2
罐体总高
H'=H1+Hg
17.89 m
拱顶高度
Hg=Rs(1-COSθ)
1.89 m
7.2.2.空罐时,1.25倍试验压力产生的升举力之和:
N3=PtπD2/4
384845 N
罐体试验压力 7.2.3.储液 在最高液
7.3地脚螺栓计算:
Pt=1.25P N4=1.5PQπD2/4
2500.00 Pa 738841 N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顶部抗风圈的实际截面模数 W=
∵ W>Wz故满足要求
0.690 KPa 0.500 KPa 1.00 1.00 1.38 500.00 cm3
按6.4.9的规定选用。 按图实际尺寸计算(近似为T型钢计算)
6.1.2.中间抗风圈计算
罐壁筒体
的临界压
[Pcr ] = 16.48
D HE
tmin D
2.5
=
#NUM! KPa
tmin= 5.7 mm
HE=∑Hei= Hei——罐 壁He各i=H段i 当 (罐t壁min各/ti段)2.5 当量高度
罐壁段号
#NUM!
实际高度 Hi(m)
m
有效壁厚 当量高度Hei ti(mm) (m)
1
1.5
11.7
0.25
2
3
9.7
0.79
3
3
Ph
D H1 H ρ Rs Φ C2 C1
1200 Pa 7度 14 m 16 m 16 m
0.92 14 m 0.9 0 mm 0.3 mm
0.1 Ⅱ类第一组
2. 罐壁分段及假设壁厚: 罐壁尺寸
、材料及
从下至上 分段号
高度(m)
厚度 (mm)
1
1.5
12
2
3
10
3
3
8
4
4.5
6
5
6
7
材料
S30408 S30408 S30408 S30408
总水平地震力在罐底部产生的地震弯矩
ML=0.45Q0H
1 0.8639206 MN 0.5145929 m2
1.4 1.8010751 m3 18.348435 MN.m
总水平地震力在罐底部产生的水平剪力
Q0=10-6CzαY1mg 2.5483937 MN.m
综合影响 系地数震影响系数(据Tc,Tg,αmax按图D.3.1选 取)
以此类推
6.2.地震载荷计算:
第5页
6.2.1.地震作用下罐壁底产生的最大轴向应力
15.94133 MPa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Cv(7,8度地震区取1;9度地震区取1.45)
罐底部垂 直载荷
N1=(md+mt)g
罐壁横截面积(其中t为底部罐壁有效厚度)
A1=πDt
翘离影响 系底数部罐壁 断面系数
取 CL Z1=πD2t/4
25.05576 MPa 199875 MPa 0.0117 m
σ1<[σcr]
合格
6.2.4.罐内液面晃动高度计算:
罐内液面晃动高度
hv=1.5αR
地震影响系数(据Tw,αmax按图D.3.1选取)
α
0.447985 m 0.042665
反应谱特征周期(按表D.3.1-1) 储液晃动
基本周期 晃动周期系数(据D/H按表D.3.3选取)
∠ 50
×
B
罐外半径
Rc
50
×
5
20 mm
7000 mm
罐壁连接有效宽度
Wc=0.6(Rcte)0.5
119.85 mm
罐罐顶顶与连罐接壁有连效接宽处度,罐顶切线与水平面夹W角h=Min[0.3θ=(arcRs2inte()(R0c.5+,3B0)0/R] s)=
84.63 30.09
mm °
罐顶与罐
A2=4.6DR2
899.03 mm2
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的实际截面积(按图7.1.5确定)
Aa= 1640.51 mm2
实际截面积大于所需有效截面积,满足设计要求
注:如果Aa≥mtg/(1415tgθ)= 409.14 mm2 顶部 应设置通气装置
罐顶与罐壁连接处发生屈曲破坏压力(按设计压力P计算)
PQ=1.6P-0.047th= 3.20 KPa
其中:
g= 9.81 m/s2
满足连接要求
6. 风载荷及地震载荷计算 6.1.风载荷计算: 6.1.1.顶部抗风圈计算
顶部抗风圈所需的最小截面模数 Wz=0.083D2H1ωk
179.6 cm3 第4页
风载荷标准值
ωk=βzμsμsω0 ω0—基本风压值(<300时取300Pa)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油罐 取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驻点值
Cz 一般取 0.4
α=
0.45
储液耦连振动基本周期 Tc=KcH(R/δ3)0.5= 0.1319782 s
储罐内半径 R=D/2
7m
耦连振动周期系数(据D/H按表D.3.2选取) Kc
0.000432
距底板1/3高度处罐壁有效厚度 δ3
0.0192 m
最大地震影响系数 αmax=
0.45
罐体影响 系数
159318 N
每个地脚螺栓的承压面积: 单个地脚 螺栓应 7.4.地脚螺栓(锚栓)校核条件:
A= 2016.47 mm2
σ=Nb/A=
79.01 MPa
σ<2/3σs,合格
第7页
7.7
1.41
4
4.5
5.7
4.50
5
0
-0.3
#NUM!
6
0
-0.3
#NUM!
7
0
罐壁设计
外压:
P0=2.25ωk+q=
-0.3
#NUM! 2.1405 KPa
q---罐顶呼吸阀负压设定值的1.2倍 0.59 KPa
#NUM! 如果:
P > [P Cr ] ≥ P 0 /2 应设置 1 个中间抗风圈于 H E /2 处。 P 0 /2 > [P Cr ] ≥ P 0 /3 应设置 2 个中间抗风圈于 H E /3 , 2HE/3 处。 P 0 /3 > [P Cr ] ≥ P 0 /4 应设置 3 个中间抗风圈于 HE/4 , 2HE/4 , 3HE/4 处。
壁连接处
R2=Rc/sinθ
13960.11 mm
到罐中心
5.2. 罐顶与罐壁连接 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的有效截面积(按A.3.2)
A1 = D 2 ( P - 0.08th ) =
1.1tgq
614.75 mm2
注:此处的设计压力应为设计内压,不可等同于按液柱所确定的设计压力。
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的有效截面积(按7.5.3)
r(H -0.3)D
td = 4.9 计算结
[s]dj
+C1+C2
果:
第1页
从下至上 计算液位高 计算壁厚 名义厚度tn 分段数 度H(m) td(mm) (mm)
1
16
8.3
18
2
14.5
7.6
16
3
11.5
6.0
14
4
8.5
4.5
12
5
7.5 #DIV/0!
10
6
6
#DIV/0!
8
7
3
#DIV/0!
Y1 一般取 1.1
产生地震作用力的等效储液质量 罐内储液 总质量
m=m1Fr m1=0.25ρπD2H
1311995.4 kg 2265967.9 kg
动液系数(由D/H,查D.3.4确定)
Fr
0.579
其中: D/H
0.875
6.2.2.罐壁许用临界应力
[σcr]=0.15Et/D
E-----设计温度下材料的弹性模量 t------罐底 圈壁板有 6.2.3.应力校核条件
+
t
3 2
m
4
=
t1m——纬向肋与顶板的折算厚度
t 13m
=
é 12ê
ë
h1b1 L1
( h12 3
+
h1t e 2
+
t
2 e
4
)
+
t
3 e
12
-
n1t
e e12
ù ú û
=
h1——纬向肋宽度
b1——纬向肋厚度
L1——纬向肋在经向的间距
e1——纬向肋与顶板在经向的组合截面形心到顶板中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