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龙源期刊网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作者:莫玉彪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5期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自汉朝以来更是享有“独尊儒术”的特殊地位。

在近代社会,儒家思想却遭受了严厉的批判,尤其以五四运动和文革时期最为激烈。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

那么如何正确地看待儒家思想呢?本文笔者在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并探讨了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儒家思想;历史地位;现实价值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许多人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不信教的国家,但是非要说一个宗教的话,那么就是儒教。

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化、哺育着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延续的思想根基。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并由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发扬光大,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文化基本形态。

儒家的许多思想到今天仍散发着光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外交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地位
1、先秦时期——诸多思想流派中的一种
先秦时期,是指的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

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但是在孔子所在的时期,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的思想,也不是受到官方承认的思想,孔子思想和其他思想流派一样,并不享有独尊地位。

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许多思想流派,包括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等等,诸侯会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来选择相应的思想,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法家思想,这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2、汉朝之后——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在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对儒生很不屑,看不起读书人,但是陆贾对他说:“您能‘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啊。

”但是在秦朝时期是以法家作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前期崇尚黄老学说,也就是道家思想。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也就成为正统的思想,而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就成为了显学。

在汉朝以后,儒学的地位有所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但是在唐朝儒家思想又占据了主导地位,社会同时也渗透了道家和佛教思想。

宋代时期,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时期也一直沿用。

3、近代社会——受到质疑、批判和打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