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人才观

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人才观

一、关于人才高层的说法1、国际理论:人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5个里程碑。

第一里程碑:人的有用才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地把工人技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源泉。

他说:“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的有用才能。

”第二里程碑: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识到,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

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第三里程碑:资本也包括无形资本。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入的本质》及《利率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资本概念。

他说:任何可以带来收益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称之为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就是资本。

第四里程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将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他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

第五里程碑:专业化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尔、卢卡斯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学者提出了“新增长理论”。

这种理论在古典经常学生产函数中加进了人力资本要素,故又称之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卢卡斯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由上观之,不难看出:人才的确是第一资源,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

2、中国对人才关注的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

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

2002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部分科学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把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

今年两会上一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将对我国未来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必须尽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而为了建设世界人才强国,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才引智。

二、人才很重要美国:人所共知,美国的强大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到现在,尽管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仍无人能及。

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呢?二战结束前,罗斯福总统问他的科技局局长:“战争结束后,美国优先做些什么?”局长给了他一份名为“科学技术——无止境地”的报告,指出科技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要迅速改变美国科技落后的局面,就必须采用特殊手段:发动一场特殊的战争——人才战争。

于是在诺曼底登陆后,美国成立了一支“阿尔索斯”突击队,其唯一的任务就是抢在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优秀科学家,并说服他们加入美国国籍,为美国工作。

而当时的苏联,只是抢运战败国的机器设备等资源。

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就是德国战俘冯.布劳恩的杰作。

自此,美国开始了它的人才强国计划和美国强盛之路。

在美国人看来,开放——尤其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地向全世界最杰出人才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入籍并提供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是美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关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资源已上升到第一资源的重要位置。

三、我国人才现状流失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管理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中国一度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导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

例如,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58万人,截止目前,累计回国的只有15万多,只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25.86%。

加入WTO前后,中国出现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

为政之道,重在得人。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中国必须尽快扭转被动和不利的局面,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为此,要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构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使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成为相关人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结构问题目前,中国人才资源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1)专业结构不合理:长线专业人才较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熟悉并善于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能级结构不合理:初中级人才较多,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3)产业分布不合理,如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第三产业内部人才结构也明显失衡。

(4)行业分布不合理,如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仅占35%,而美国从事科技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80.8%在企业,英国为61.4%。

(5)地区分布不合理,如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密度(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量)仅为225人,而东部地区为302人,高级人才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

(6)所有制间的分布不合理,如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之和仅为26%。

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实施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重组,有效盘活人才资源存量,改进人才资源增量结构,使人才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体制问题人才问题,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的问题。

有了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近些年,中国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来说,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为此,一要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人才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评价人才,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评估绩效,二是测评能力。

评估绩效是为了奖惩,测评能力是为了选人用人,二者不能混淆,否则,必然造成管理上的负效应。

二要建立能力主义的管理体制和竞争机制,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搭建宽广的舞台。

所谓能力主义管理体制,即唯有能者宜在其位。

它是由三个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即公正评价系统、公正待遇系统和能力开发系统。

在能力主义管理中,以公正评价为基础,对人才给予公正待遇。

这里的待遇,包括职位、工资福利和荣誉等。

经过评价,如果一个人有弱项或不足,则进入能力开发系统,进行培训和提高。

很显然,能力主义管理具有鲜明的优点:(1)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的能力,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提供科学依据;(2)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避免或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3)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人才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

三要建立更为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力。

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既能够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又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积极创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我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将需要下列几类人才。

会计类。

多种类型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将成为热门人才。

法律类。

目前我国各类律师奇缺,尤其房地产律师更会受欢迎。

电脑类。

从事电脑软件、硬件设计、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将走红,尤其是需要电脑程序设计师、网管专家。

环保类。

工业卫生学者、生物学者将成为急需人才。

咨询服务业。

咨询服务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因此,需要融经济、金融、统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为一体的通才。

保险类。

具有保险专业并通晓其它专业知识的索赔估价员将成为热门人才。

老人医学类。

从事老人医学专业人才将走俏。

家庭医师、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将成为热门人才。

个人服务类。

熟知护理学的家庭服务员需求量大增。

推销类。

我国商业、金融业的繁荣需要一批熟悉业务、思想敏捷、善于公关的推销员,特别是需要从事证券及金融业等方面的业务代表,以及通讯设备的业务员。

公共关系类。

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的形象设计问题。

为此,公关行业必将成为极有前途的一个行业,企业需要提高素质的公关人才。

社会工作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心理治疗医生、家庭或社会现象研究专家将成为热门人才。

中医类。

特别是防病健身的传统人才。

旅游业。

旅游代理公司将大幅度增加。

航空公司、出租公司、客轮公司、旅馆等需求一批知晓旅游及管理的人才。

人事类。

人才市场经理、人才素质测评专家、企业中的人事经理将成为热门人才。

注册会计师缺口16万人专家解析紧缺原因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2007年04月13日 16:07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注册会计师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据了解,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约有14万会员,如果要使中国会计师满足未来的需求,则需要至少30万注册会计师人才,注册会计师缺口16万人。

专家表示,在国内,注册会计师紧缺的原因主要有3个。

第一,近几年,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注册商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商业活动频繁,都使得他们对会计及审计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增加;第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公司管治等要求提升,这也成为对注册会计师需求量增加的第二个原因;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需求量增加的第三个原因。

涉外律师缺乏“加入WTO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商前来投资,从而将产生很多涉外的法律关系,也会出现很多新的法律领域,如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