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19所名校2021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Cu—64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16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等知识点。

【解析】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高纯硅,A错误;葡萄糖注射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B正确;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正确;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的碱性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起骨架作用B.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 .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解质、合金等概念辨析。

【解析】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增强体起骨架作用,A 错误;SO 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亚硫酸是电解质,B 错误;纯碱属于盐,C 错误;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D 正确。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极得到2N A 个电子,则阳极产生22.4 L 气体B .2 L 0.05 mol 1L -⋅乙酸溶液中H +数为0.1N AC .等物质的量的Na 2O 和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不同D .常温常压下,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共生成0.2 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解析】阳极产生22.4 L 气体,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A 错误;2 L 0.05 mol 1L -⋅乙酸溶液中H +数小于0.1N A ,原因是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B 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 2O 和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相同,都含有一个阴离子,C 错误;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0.2 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D 正确。

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由水电离的()4110c H +-=⨯mol 1L -⋅的溶液中:Ca 2+、K +、Cl —、HCO 3- B .在pH=1的无色溶液:Fe 2+、Mg 2+、NO 3-、Cl —C .含有大量Al 3+的溶液:Na +、C1一、NO 3-、OH —D .含大量OH —的溶液中:CO 23-、Cl —、F —、K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由水电离的()4110c H +-=⨯mol 1L -⋅的溶液中溶液呈酸性或者碱性,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在pH=1的无色溶液中Fe 2+、硝酸根发生含有大量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 错误;Al 3+与氢氧根不能共存,C 错误;含大量OH —的溶液中:CO 23-、Cl —、F —、K +能大量存在,D 正确。

5.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 .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 .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 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反应速率、蛋白质、油脂、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解析】催化剂不能改变转化率,A 错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错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苯和硝酸也发生取代反应,C 正确;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加热不能复原,D 错误。

6.某溶液中含有NH 4+、Mg 2+、Fe 2+、A13+和SO 24-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 (OH )2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有( )A .4种B .3种C .2种D .1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有关知识点。

【解析】加入过量的Ba (OH )2溶液,微热并搅拌,减少的是硫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离子不减少,故选C 。

7.若司机酒后驾车,可通过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 3(红色)+3C 2H 5OH+3H 2SO 4==Cr 2(SO 4)3(绿色)+3CH 3CHO+6H 2O 。

关于该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1 mol Cr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3 mol e—B.C2H5OH是还原剂C.CrO3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D.C2H5OH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内容。

【解析】CrO3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mol得到3mol电子,C2H5OH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D.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Cl2==Fe3++2C1—【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内容。

【解析】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A错误;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漂白粉是利用了强氧化性,明矾是利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来净化水,B正确;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4沉淀,C错误;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1—,D错误。

9.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NH4C1晶体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存在2SO4C.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物质的检验、实验操作等知识点。

【解析】加热NH4C1晶体时,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氯化氢遇冷重新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A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存在2SO ,B正确;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4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也可能含有Fe3+,C错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D错误。

10.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内容【解析】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错误;第二周期元素F无正价,B错误;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正确;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不一定越强,D错误。

1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C.洗涤沉淀时(如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析】收集NO不能用排空气法,A错误;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二氧化硫,B正确;洗涤沉淀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C错误;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D错误。

12.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铜电极为阳极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

【解析】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生成,说明铜为阴极,铜电极附近氢离子放电,溶液变红;故A、B错误;断开K1,闭合K2时,装置为燃料电池,铜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作正极,故电流计发生偏转,C错误,D正确。

13.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正向移动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反应热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

【解析】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H ,A 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B 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向移动,C 错误;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D 错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C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D .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铅蓄电池、原电池的原理,原子核、氯水等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