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法》教案

《商法》教案

课题
第四编票据法
教学目的
通过对票据和票据法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票据的概念和种类,与票据相关的法律行为的含义及其特点,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票据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票据方面的经济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的经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3、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特点;4、票据代理的特点;5、票据权利的概念和特征;6、票据抗辩的概念、特征及其限制;7、票据时效;8、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概念、行使的要件;9、出票及其效力;10、背书的概念、分类及其效力;11、票据保证的特点及其效力;12、追索权的概念及其行使条件。
现在通行的作法是:当事人如明确约定交付票据后原因债权消灭的,依第一种办法;否则,应依第三种办法处理。
从本质上说,债权人行使的这种原因债权,即是票据法上的追索权,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原因债权的行使是依民法规定进行,而追索权应依票据法规定进行。
三、票据行为
(1)出票
(2)背书。背书是受款人在票据的背面签字或作出一定的批注,表示对票据作出转让的行为。转让人称为背书人,被转让人称为被背书人。被转让人可以再加背书,再转让出去,如此,一张票据可以多次转让。
(7)保证。票据的保证是保证人对票据的特定债务人支付票款的担保。
(8)付款。即期是经提示即予付款,远期是到期付款。
(9)拒绝承兑和拒付。持票人以票据提示,被承兑人拒绝承兑;或到期被付款人拒付,都应作成拒绝证书。拒绝证书是由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要求付款地法定公证人或其他有权出具证书的机构签发的证明付款人拒绝承兑或拒付的法律文件。持票人在取得拒绝证书后不须再作付款提示,即可向前手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难点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票据抗辩的概念、特征及其限制;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概念、行使的要件;背书的概念、分类及其效力;票据保证的特点及其效力。
教学过程
第十六章 票据和票据法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在我国,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一)票据的特征是:
1、票据是无因证券。即使原因关系无效或有瑕疵,均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二)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
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存在着既相分离又相联系的双重关系。
1.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的联系
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之间的联系在票据原因关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关系:
(1)票据债权与原因债权并存时的行使顺序
在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之间往往会出现票据债权与原因债权并存的局面,例如当事人甲乙双方先有买卖关系,甲为支付价金而发出支票给卖主乙。此时卖主享有两种债权:原因债权(价金请求权)与票据债权(支票上的付款请求权)。这时应如何行使权利/有三种方案可供债权人选择:①票据债权成立后,原因债权消灭,债权人只能行使票据票债权。②两种债权并存,债权人可任选一种。待行使一种后,另一种债权立即消灭。③债权人应先行使票据权,如行使票据权无效果,可以再行使原因债权。
(5)承兑。远期票据规定承兑的,在付款前,必须由持票人向付款人要求承兑,即付款人在票据前面批注承兑字样,后加签名、日期及一些注解等。
(6)参加承兑。当票据提示给付款人被拒绝承兑时,在持票人同意下,参加承兑人作为参加承兑行为,由他在票据上批注“参加承兑”字样和签名、日期。参加承兑人不像承兑人一样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他只在付款人拒绝付款时,始负付款的义务。
(10)追索。日内瓦票据法规定,票据因时效消灭而丧失追索权。例如汇票承兑人的权利自到期日起有效期为3年,持票人对前手追索权自作成拒绝证书日起或到期日起1年;汇票背书人因被追索而清偿票款并向前手转行追索,自清偿日起6个月内有效。
四、票据瑕疵与票据丧失
(一)票据权利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背书的种类有:a.空白背书。背书人只签名,不加注。b.记名背书。背书人签名后并加注该票转让给指定的人。c.限制背书。背书人签名后并加注该票的限制性条件。
(3)提示。票据在付款或远期的请求签见或承兑时,应由持票人将票据向付款人提示。
(4)签见。持票人必须先向付款人要求签见,付款人见到票据后,除即期的即予付款外,远期的须在票据上签注签见字样,下签签名、日期及一些注解如“自见票之日起计算30天后付款”等。
(3)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不能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例如,甲发出票据给乙,丙窃得后将票据赠送给善意的丁,或以低于票据面额的价格(不相当对价)转让给丁。这样,丙为丁的前手,丙不能取得票据权利,丁也就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2.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相分离
票据关系虽以非票据关系为基础而成立,但一经成立,便与非票据关系相脱离,不受非票据关系的影响,这是作为无因证券的票据的流通所必需的。
(2)如果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存在于同一当事人之间时,债务人可用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关系。例如,甲因向乙购货而交付本票于乙,以后甲乙间的买卖合同解除,乙持票向甲请求付款时,甲可以主张原因关系不存在而拒绝付款。这种以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关系的情况只能发生在直接当事人之间,对第三人不生效力。如在上例中,乙已将本票背书于丙,则甲不能以原因关系不存在而对抗丙的票据权利。
(3)支票。支票的付款人是银行。
二、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
(一)票据关系的含义
基于票据行为而在当事人之间所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票据关系中,票据当事人享有的票据权利、承担的票据义务是票据关系的内容。票据关系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债权人的付款请求权与债务人的付款义务;另一类是债权人的追索权与债务人的偿付义务。
2、票据是要式证券。
3、票据是文义证券。即使票据的书面记载内容与票据的事实相悖,也必须以该记载事项为准。
4、票据是设权证券。
5、票据是流通证券。
(二)票据的种类
(1)汇票。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由付款人按约定的付款期限(即期或远期)对指定的受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指令。
(2)本票。本票的付款人是出票人本人。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
1、票据权利的原始取得
(1)发行取得
(2)善意取得。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必须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第一,必须是从无权利人处取得票据;
第二,必须是依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转让方式取得票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