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5 护理教育导论(新版)笔记依据教材《护理教育导论》(2011年版)郑修霞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护理教育基础理论第三章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第四章护理教学方法与技巧第五章护理临床教学第六章护理教学评估与评价单项选择题1.1.下列关于教育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A.教育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B.教育起源于劳动C.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才产生1.2.关于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与下列哪项无关【D】A.社会出现剩余产品、脑体分工B.生产活动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技能C.文字及相关文化工具的出现D.社会进入封建社会1.3.有关现代教育的叙述,错误的是【B】A.工业革命促进现代教育的产生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C.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形式多样化1.4.护理教育科学研究的范畴不包括【C】A.护理教育的概念B.护理教育的科学规律C.护理教育的特点D.护理教育的逻辑体系多项选择题1.1.原始状态的教育【BDE】A.已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B.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活动中分离出来C.已有专职从事教育的人员D.没有阶级性E.用口头的形式传授技能和经验1.2.新教育质量观【ABE】A.强调全面质量B.强调基础和提出新基础观C.重点培养竞争D.强调教育的统一性E.强调能力和提出新能力观1.3.在目前新的医学模式下,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护理教育有【BCDE】A.中专护理教育B.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C.高等护理专科教育D.高等护理本科教育E.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2.1.能增强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措施有【AB】A.增加练习次数B.缩短两次练习的间隔时间C.延长两次练习的间隔时间D.减少练习次数E.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做出反应时,强迫其做出反应2.2.桑代克的动物实验中,猫在迷箱内的表现有【ABCE】A.最初做出各种各样盲目的动作B.发现了正确的反应C.不适宜反应逐渐减少,有效反应逐渐增多D.有效反应逐渐增多,不适宜反应不变E.最后正确反应保留下来填空题完整版请联系QQ12731145681.1.以教育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可以将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基本阶段。
1.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3.任何教育活动都有4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4.护理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
1.5.在我国,改变以中专教育为主,迅速扩大(高等护理教育)规模,提高护理教育层次的护理教育改革正在进行。
1.6.护理教育要把重要精力放在使学生掌简答题目录1.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2.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3.简述美国护理教育体系6个等级的内容。
1.4.简述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内容。
2.1.简述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2.简述强化程序的分类。
2.3.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在护理教育中应用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2.4.根据人本主义理论评价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
2.5.简述合作学习的特点。
3.1.确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3.2.简述文化分析模式的5个阶段。
3.3。
简述教育目标的构成。
3.4.简述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则。
4.1.简述影响讲授计划的因素。
4.2.简述小组教学的功能。
4.3.简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4.4.简述增进课堂提问法效果的措施。
5.1.临床教学的内容具体包括那几个方面?5.2.临床场所与课堂学习的不同特点有哪些?5.3.医院临床学习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6.1.简述教学评估与评价在护理教育中的意义。
6.2.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有哪些?6.3.简述课程评价的内容。
6.4.简述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方法。
简答题答案1.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实用性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5)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1.2.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任何教育活动都有4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在以上基本要素中。
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名词解释题目录完整版请联系QQ12731145681.1.教育学1.2.护理教育1.3.教学2.1.效果律2.2.负性强化2.3.替代性强化2.4.认知2.5.内容设计2.6.合作学习2.7.操作技能2.8.成熟依赖性技能2.9.内反馈2.10.技能迁移3.1.课程(史点豪斯提出)3.2.活动课程4.1.讲授法4.2.组4.3.开放式学习4.4.演示4.5.扮演角色的方法5.1.临床教学5.2.经验学习5.3.带教制6.1.评价6.2.教学评估6.3.正式评估6.4.试卷的区分度名词解释题答案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2.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1.3.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1.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
论述题目录1.1.试述当代教学的新观点。
2.1.叙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1.试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3.2.课程设置的方法必须符合哪3个标准?3.3.试述经验学习方面的原则。
3.4.试述课程革新的策略。
4.1.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应考虑的“学生因素”有哪些?4.2.试述在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5.1.试述护理教师在临床实践中所承担的角色。
5.2.请叙述临床教师应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6.1.试述主观题的优、缺点。
6.2.试述有效评估的标准。
论述题答案1.1.试述当代教学的新观点。
答:(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师并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决定权威,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即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教学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学设计的考点串讲目录1.1.教育发展的阶段及特点1.2.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1.3.教育的目的1.4.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5.护理教育的概念1.6.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1.7.护理教育的层次1.8.教育的定义1.9.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10.教学的概念及本质1.11.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1.12.讨论分析当代教学的新观点1.13.中国护理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史实1.14.美国护理教育体系的六等级1.15.影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因素1.16.讨论列举今后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1.16.护理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17.护理教育的任务1.18.实验法及其步骤1.19.统计资料的分类1.20.护理教育个案研究的步骤1.21.比较法的研究步骤1.22.观察法的步骤1.23.文献法的步骤1.24.调查法的类型及研究步骤2.1.行为主义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2.2.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的定义2.3.操作性条件反射具备的四个强化原则2.4.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5.社会学习的概念2.6.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2.7.桑代克的学习理论2.8.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2.9.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10.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4个过程2.11.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的3种形式2.12.评价行为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2.13.将行为主义理论中的强化原则应用在护理教育中2.14.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评价教师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2.15.认知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2.16.认知的概念2.17.记忆的基本过程2.18.遗忘的规律2.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2.20.选择保持记忆、减少遗忘的方法2.21.将布鲁纳理论应用在护理教育中2.22.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23.良好教育促进者的重耍特征2.24.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2.25.人本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的原则2.26.根据人本主义理论评价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2.27.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2.28.成人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29.内容设计的定义2.30.过程设计的定义2.31.成人教育模式与儿童教育模式的主要不同点2.32.成人教育模式的过程设计2.33.根据成人的教育理论。
评价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2.34.评价课程设计过程中,内容设计与过程设计的差异2.35.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36.合作学习的定义2.37.合作学习的特点2.38.合作学习的原则2.39.合作学习理论中的4种学习设置类型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范围2.40.评价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2.41.操作技能的概念2.42.操作熟练的特征2.43.人类动作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2.44.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2.45.操作技能的练习2.46.操作技能的迁移2.47.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2.48.讨论在护理教育中如何应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与方法3.1.课程的定义(我国教育学家提出的)3.2.4种常见课程类型3.3.护理专业中3种常用的课程类型3.4.课程的研究范围3.5.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3.6.4种常见课程类型的特点3.7.护理专业中3种常用的课程类型的特点3.8.综合性护理课程的3种综合方法3.9.课程设置的4种模式3.10.行为目标模式中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的4个基本问题3.11.行为目标模式中教育目标的3个领域3.12.确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3.13.课程的系统模式3.14.行为目标模式的实施过程3.15.教育目标的层次分类3.16.组织有效课程的3个标准3.17.行为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主要概念的比较3.18.过程模式中应具备的3方面原则3.19.评价课程的效果3.20.课程设置的4个阶段及其内容3.21.课程设置各阶段的关系3.22.课程设置的评价阶段3.23.课程设置进行具体计划时需注意的6个因素3.24.课程设计小组的设立及其作用3.25.依照制定课程科目大纲的原则对某一课程的科目大纲进行评价3.26.课程变化与革新的意义3.27.影响课程变化与革新的2个主要因素3.28.健康的机构应具备的10个特点3.29.课程改革的一般过程3.30.促进课程变革成功的6条方针3.31.医学模式对护理教育变革的影响4.1.教学方法的定义4.2.讲授法的概念4.3.讲授法的特点及其优缺点4.4.影响讲授计划的因素4.5.备课过程4.6.增进讲授效果的各种措施4.7.授课计划与教师备课笔记的区别4.8.根据自定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