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朗读技巧全解
语法重音
(2)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应该重读。 例: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 我爱月夜,但也爱星天。 双宾语后一宾语重。 例:张老师教我们数学。
语法重音
(3)定语、状语、补语比中心词要稍 重些。 例: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它是最贵的一棵树。 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一)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标点符号)来决定停留。
标点符号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是: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省略号、破折号)< 句号(问号、叹号) 章节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 (1)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 妆玉砌的世界。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 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 日本看护妇。 标点符号只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停顿不 能破坏语音的完整,朗读时既要借助于标点符号,也 不能受标点符号的束缚。有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在没有标点的地方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 不停顿。
2、动词与较长的宾语之间: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2)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3)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
(1)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2)我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一小块儿碎面包/擦那 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 (3)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一九三二年/赢得耐 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1)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 (2)因为原来不够,但现在/凑够了。
(3)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 不缺乏温和。
(4)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 厚厚的雪。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并列成分之间:
(1)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 他们的人格。
(2)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
(3)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奖章。
(三)根据感情的需要确定停与不停(感情停 顿)。它不受书面标点和语法关系的制约,完 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 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1.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用来表达陈述语气,也多用于表 达内容分量较重、庄严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 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2)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 (3)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
2.高升调。
高升调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讶、命令、号召、 呼唤、愤怒等语气。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逐渐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二、停 连(停顿)
第三项 朗读和朗读技巧训练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 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变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语言表 达的再创作活动。 朗读的要求: 1、理解作品。 2、把握作品的基调。 3、要准确流畅,做到“五不”: 不添,不减,不改,不回读、不破词。 4、不过分强调夸张感情,与朗诵有别。
朗读的技巧:语调、停连、重音、语速。
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
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
//不冷/不热。///论/吃的,//苹果、/梨、/柿子、/枣
儿、/葡萄,//每样/都有若干种。///论/花草,//菊花
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
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
四、重音的表达方式
注意: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
1、加强音量法。 把要强调的词或短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1)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 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 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二)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逻辑停连)来确定停连。 逻辑停连是为了突出某种观点、事物或情感,在句中 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而作的短暂停顿。
在没有标点提示的情况下,停顿一般出现下列情况:
1、主语、谓语之间:
(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2)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 事开列清单。 (3)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 自己班上的同学。
表达重音的方式
2、增加音长法 。
把要强调的词或短语的读音拉长。 例: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表达重音的方式
3、重音轻吐法。
控制音量,把要突出的词或短语轻缓而 有力地读出来,以达到与内容相和谐一致的 效果。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 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 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生
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
冷不热。论吃的,苹果、梨、柿子、枣儿、葡萄,
每样都有若干种。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
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
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
衣食住行,
三、重 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音节或 词语。 朗读中的重音如果表达准确、恰当,语意 就会鲜明,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就会增强, 感情的起伏就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确定重音要根据文本的中心、表情达意的 需要来选定。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通常只有 一个主要的重音。重音越少,表意越明确。
(一)重音的分类 1、语法重音 特点: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的重音,位置 比较固定,不带特别强调色彩。 (1)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读得稍重些。 例:可小鸟憔悴了。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 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又称为“逻辑重音” 或“感情重音”。
作用:突出强调语意重点。 特点:无固定位置; 随语意语境而变; 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定。
随语音语境而变
一个月就生产了五百吨。 一个月就生产了五百吨。 一个月就生产了五百吨。 老王怎么来北京? 老王怎么来北京? 老王怎么来北京?
语法重音
(4)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般要稍 重些。 例: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这就是白杨树。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 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 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 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象 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停连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 “连接”。停连是口语表达的歇息与延伸 ,非 语气中断。处理好朗读中的停连,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使语义表达更准确,而且也便于朗读者及时调 节气息。停连不仅是作品内容表达的需要,也 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求。 停连主要有语法停连、逻辑停连、情感停 连三种类型。
(2)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3) 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 呢?
4.曲折调。 曲折调一般用于表达复杂的情绪或隐晦 的感情,它所强调和突出的音节,不像其它 句调多表现在句末,而是根据需要,出现在 句子不同的位置上。时常用来表现幽默、讽 刺、含蓄、夸张、惊讶、双关等复杂的情绪。 朗读时语调升降间隔,有起伏感。 (1)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2)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3)你说呀,你倒是说话呀。
一、 语 调
语调指朗读语句时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句子的末尾。语调的变 化是有感而发的,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语气就 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朗读者在朗读时,如 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 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 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 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直调 、高升调 、降抑调 、曲折调。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五、表达重音时的注意事项。
1、重音要精不要多,要站得住脚。 2、要注意分寸,切忌强调过分。 3、有时重音要与停顿结合,可在 强调的字词前后加以停顿。
四、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 定数量的词语。 不同的文体,朗读的速度 有别。常见的语速有三种形式:快速、慢 速和中速。在朗读激动、欢快心情与紧张 急迫的形势或抒发慷慨愤激之情时,语速 稍快,停顿适当减少,声音稍高;表现庄 重严肃的气氛,描绘优美的景色,或抒发 自我情怀时,语速较缓,停顿适当增加, 声音较低沉。
上扬,句尾达到最高。
(1)啊!小桥呢?它躲起来了?(惊奇) (2)我可以向您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请求)
(3)是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反问)
3.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 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 的感情时,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 逐渐由高往低降,句末的音节或结构要读得低沉而 短促。 (1)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