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路附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路面排水设施1.任何等级的路面在竣工后,必须保证排水畅通,不得有阻水或积水现象的发生。
2.路面排水设施由进水蓖、盖座(井框)、井身(井壁)基座等部分组成的雨水口分为Ⅰ、Ⅱ、Ⅲ型,Ⅰ、Ⅱ型为侧立式雨水口,Ⅲ型为平卧式雨水口。
3.侧立式雨水口的进水蓖设置在侧石或路缘石的位置上,应与侧石或路缘石齐顺,雨水口盖座面应与人行道面平齐。
4.平卧式雨水口一般设置在平石位置上,座面应与路面及平石平齐。
盖座外缘应与侧石紧靠,并必须稳固地安装在井身上。
5.雨水井及支管的施工一般流程如下:(1)雨水井:施工放样基坑开挖垫基砌筑抹面安置井框回填压实。
(2)支管:定向定位沟槽开挖排管接口抹带养生回填压实。
(二)、雨水口及连管1.施工要求(1)雨水口按设计图纸布置,连管一般为3%~5%,与管线交汇处的困难地段应≮1%。
(2)连管基座要做实,其他各工序也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验收到场的管节,其上的覆土深度应≥70㎝,否则应加固。
2.监理重点(1)检查雨水口的类型、布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连管的质量和埋设情况。
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雨水口及连接管允许偏差(三)、检查井1.施工要求(1)排水检查井一般有砖砌、现浇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等结构形式,各种结构形式的制作工序要求应符合相应的施工技术规程。
(2)现浇检查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连成整体。
底板下土体要密实稳定,预制底板应正确按标高、位置安装就位。
(3)注意检查井井身结构形状尺寸、标高及位置的准确;注意井内流槽、接入的管口等的方向、标高及形状尺寸的准确,预留沟管应与内墙面接平。
(4)钢筋混凝土盖板安放应根据道路的横坡设定,安装时,顶面和底面不得搞错;盖板搁置宽度每边≮150㎜。
(5)盖板安放前,必须在砖墙顶部先铺厚25㎜的1:2水泥砂浆,盖板之间接缝用其嵌实,表面勾成凸缝,四周用其坞实,抹成45°三角接缝,缝高50㎜。
(6)沟管上半圈墙体按规定砖砌拱圈,480㎜×480㎜里弄检查井采用砖砌收口,收口高度500㎜,每层双面收进25㎜。
(7)安放铸铁盖座应先铺厚度为15㎜的1:2水泥砂浆,标高校正后安置,盖座四周用C20细石混凝土坞实。
(8)施工中需临时封堵的支管头子应封在靠近检查井井壁的管口内,暂不继续施工的检查井预留头子,除在井壁管口封堵外,宜在支撑管的另一端封堵。
2.监理重点(1)监控地基的处理,要求密实稳定,保证检查井的标高准确。
(2)检查井井身的结构形状尺寸应与图纸相符。
(3)检查井基础与井身、井身与盖板的施工连接要牢靠,据不同结构形式,依照相应的施工技术规程监控。
(4)要使检查井内无漏水、渗水。
(5)盖板的安放要正确无误。
(6)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检查井允许偏差注(1)设计的检查井内壁尺寸是指井内净距。
(2)墙体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图要求。
(3)引自DBJ08-224-96表6.6.1。
(四)、侧平石1.侧石、平石、平缘石,机非分隔带或中央分隔带的小型预制件等统称侧平石。
根据功能不同、使用的位置不同,其要求也不尽相同。
(1)侧石和平石在道路组成中的作用可合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侧平石合并使用常设置在沥青类路面边缘。
平石铺在侧石与沥青路面之间形成街沟;侧石支护其外侧人行道或其他组成部分。
侧石用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边缘时,就不必设置平石,通常仅设置侧石,同样起到街沟作用。
(2)在市郊的公路式路面边缘通常设置平缘石(又称路缘石),其作用在于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
2.侧平石一般均用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机非分隔带)预制块,也可用花岗石琢制成条石或在现场直接用水泥混凝土浇筑。
3.侧平石的施工要求如下:(1)要保证侧平石的线形顺滑和美观,必须对道路中心线进行精密放样,使闭合差平差分配在各个桩上,然后依次丈量路面边界定出边桩。
(2)侧石顶的纵坡与路面纵坡设计时原则上应平行,故可根据路面设计纵坡,定出侧平石顶标高。
(3)侧平石的基础施工有下列几种情况:1)侧平石结构底面低于路面结构底面标高时,要根据设计图放线开挖基槽,整平夯实槽底,摊铺好基础。
2)侧平石结构底面高于路面结构底面标高时,路床施工宽度应包括侧平石基础宽度,侧平石基础可用相应的路面结构替代。
3)当老路升高较多,侧平石结构底面标高要高出原有路面时,混凝土基座底面以下部分应用合适的筑路材料填高,整平夯实。
(4)道路改建翻排侧平石时,应按新的排砌要求进行精确测量放样,做好原有雨水口标高的调整,并于原有侧平石衔接和顺。
(5)人行道斜坡处的侧石,一般比平石高出约2~3㎝,两端接头做成斜坡。
(6)直线段的侧平石均应采用100㎝长的侧平石,曲线半径>15m,一般采用100㎝长或60㎝长的侧平石;曲线半径<15m或圆角部分,视半径大小,可采用60㎝或30㎝长的侧平石。
(7)相邻侧石接缝在平、立面上都必须平齐,缝宽1㎝。
(8)侧平石在施工时,平面上布置平石和侧石应错缝对中相接,平石间的缝宽也为1㎝,而平石与侧石间隙缝应≤1㎝,并用抗压强度>10MPa的水泥砂浆填实。
(9)侧平石排砌时,要随时注意平、立面的线形都要顺直,不碍有突折点出现,排砌完毕后要及时回填。
回填后的填土应拍实。
(10)所有隙缝用>10MPa的水泥砂浆填实后,勾缝以平缝或凹缝均可,表面应光洁坚实。
(11)平石排水必须畅通,不得有积水和阻水现象。
(12)机非分隔带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通过钢模来预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也可就地浇筑,其外形尺寸及质量标准均同侧平石。
由于它是作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的安全屏障,其高度一般不低于30㎝。
设置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机动车道的排水往往是通过分隔带下预留孔流向非机动车道外侧的雨水口。
这种预留孔的间距约为5m,即预制五块机非分隔带的预制块,其中必须有一块设置预留孔。
(13)路缘石一般用于市郊的一般公路上,它的作用有二,一是作为保护路面边缘的防护带并作为路面面层摊铺时的侧模;二是防止土路肩泥土进入车道路面。
其一般规格为20㎝×30㎝×15㎝的C20的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外形尺寸偏差同侧平石要求。
4.侧平石质量的监理重点(1)对进场的侧平石、路缘石、机非分隔带,应取得质保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2)严格控制进场的侧平石的色差及外形尺寸。
对不合格的或已损坏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
(3)对道路中心线及纵坡高程进行复测,控制好允许误差。
(4)对排砌的侧平石、机非分隔带、路缘石均应抽验其线形及高程,目测发现的突折点,必须整改。
(5)严格按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检查混凝土基座的质量及外形尺寸。
(6)对接缝的外形、宽度、勾缝及水泥砂浆的强度进行一定频率的抽验。
5.水泥混凝土侧平石质量标准及检验频率,见下表:水泥混凝土侧平石质量标准及检验频率(五)、人行道1.人行道面的铺设一般有预制板和现场浇筑两种类型。
常用的预制人行道板有下列几种:(1)普通的混凝土预制板,其规格尺寸为490㎜×490㎜×65㎜及490㎜×245㎜×65㎜表面滚花道板。
(2)250㎜×250㎜×60㎜的混凝土彩色压纹道板。
(3)250㎜×250㎜×60(50)㎜的混凝土彩色压纹道板。
(4)不同形状与尺寸的彩色连锁型人行道板等。
2.人行道预制板进场前应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其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规定如下:(1)各种形状的预制人行道板(含彩板)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石、脱皮、碎裂、缺边、掉角等现象。
(2)彩色预制人行道板必须表面光洁、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
(3)边长允许误差:大板(边长≥30㎝)为±5㎜,小板(边长<30㎝)为±3㎜。
厚度允许误差:大板±5㎜,小板±3㎜。
对角线长度差:大板5㎜,小板3㎜。
(4)外露面缺边掉角:大板<20㎜,小板<10㎜,且不对于一处。
(5)外露面平整度:≤2㎜。
(6)混凝土抗压强度≥30MPa。
3.人行道施工前后应注意的事项(1)对各类市政、公用事业管线及其地面设施、盖框等,应事先协调,落实专业对口部门,严格遵循先管线、后土基、基础,再作铺面的顺序施工。
必须按人行道的设计标高、横坡,固定好管线的地面设施(检查井、开关、阀门)等构筑物的位置,不得高出或低于人行道面,影响行路或造成伤害,以至引起法律纠纷。
(2)在沿街房屋有落水管或屋檐滴水地段,应采取防冲刷面层措施,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水落管接水槽。
(3)结合绿化布置建筑地段,宜先将花坛墙体砌好。
(4)应与进口斜坡、踏步、挡土墙等施工结合进行,对于不可降低的影响人行通行的构筑物,可将人行道铺面抬高,予以接顺(应办理设计变更)。
(5)分期实施的各种市政、公用设施应贯彻“后施工者接顺”的原则,避免构筑物与人行道衔接不顺的现象发生。
4.普通混凝土预制人行道板的施工要求(1)铺筑垫层前应先将土基整平压实、垫层厚度及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铺筑预制人行道板,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所铺垫层厚要均匀,道板底面应紧贴垫层,不得有“虚空”现象。
(3)人行道铺面有临时停车需要时,铺面结构厚度应适当增加。
(4)铺筑过程中,经常用3m直尺沿纵横和斜角方向靠量面层平整度,用胶锤敲实后,发现不符要求,及时返工或整修。
(5)采用大块道板铺砌时,与侧石垂直的拼缝为通缝(横缝)与侧石平行的为错缝(纵缝)缝宽≤1㎝。
与侧石接边线缝宽1㎝。
缝隙应均匀,灌缝须饱满。
5.彩色人行道板的施工要求(1)彩色人行道板与基础之间的粘结层宜采用水泥砂浆。
基层和粘层的材料、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将彩板浇水湿润按所放定位线逐块铺于粘结层上时,要用胶锤作适当敲振,使其密贴完全坐实,上下层结成整体。
相邻板块要紧贴,表面平整,线条顺直挺刮,做到“砂浆准确配比,面板坐浆敲振”。
(3)作艺术铺筑时,应事先根据设计放出大样,精心设计放样施工。
(4)加强对彩板成品的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加工厂按规格生产,确保1.5~2.0㎝彩色混凝土的厚度,不得采用混凝土表面仅有一层薄薄的彩色水泥浆或在混凝土初凝前洒些彩色颜料的劣质产品滥竽充数。
(5)必须保证彩色人行道板的强度不低于30MPa,成品采购应选择有信誉、有质量保证的生产厂。
6.曲线段人行道板铺筑的施工要求人行道曲线段道板铺筑可分为直铺法或扇形铺法两种。
铺板后形成的楔形空缺及边、角空缺、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来处理。
(1)普通混凝土人行道板,用同强度水泥混凝土(厚5㎝)其上盖铺1:2~1:3水泥砂浆(厚2㎝)就地浇筑与预制道板面平齐,并滚花或压纹处理。
待终凝后,覆盖湿治,设栏防护,冬季注意防冻。
(2)可将整块彩色人行道板切割成所需尺寸铺砌或在上层用1.5~2㎝厚彩色水泥混合料,下面用同强度普通混凝土浇筑,补足空缺,并与预留板面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