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市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艺术品拍卖市场之现状
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这应该是中国古代的老祖宗总结出来的最朴素的投资观了,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对此深信不已。

于是我们不的不佩服中华民族的智慧了。

相较于理性的西方人,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体系的经济学研究,但谁也不能武断的说,我们老祖宗的投资观点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五千余载,前前后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天灾人祸,但我们的古老投资观念却久经考验,屡试不爽,不得不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11似乎依然在验证着我们朴素的投资观,只是这其中却有了一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味道了。

372.08亿
2011年,10家公司春秋两季共举办451个专场拍卖,成交56998件(套),成交率75.15%,成交额372.08亿元,与2010年的257.37亿元相比,增长44.57%,增速较2010 年的180%回落较大,趋向平稳。

4.255亿
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上,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见上图)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新纪录。

据了解,刘益谦买入《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的成本不到2000万元。

宫廷“戏”
由于高品质及皇室所赋予的特殊身份象征而备受关注的宫廷御制热度不减。

2011年春秋两季,10家拍卖公司共推出18个宫廷专场,成交654件(套)拍品,成交额达27.20 亿元,平均价格为415.89万元/件(套)。

其中,一百万元以上拍品为344件(套),占该类拍品件数一半以上;而上一千万元的也达65件(套)之多,占该类拍品件数9.94%。

大手笔
2011年春拍,10家拍卖公司单件拍品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达5726件,比2010年增多2260件。

其中超过一千万元的有554件,比2010年增多209件;超过五千万元的有46件,比2010年增多12件;超过亿元的有13件,比2010年增多2件。

难道这条我们恪守了几千年的真理一下子就要被打入冷宫了?
如果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恐怕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投资市场上艺术品的高奏凯歌到底所为哪般?
艺术品拍卖市场“清纯”不在
艺术品市场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体量极小的市场,它能够容纳的资金是极为有限的,或者换种说法,艺术品的买卖从一开始并非是作为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存在的,毕竟艺术品的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价值很难界定,在买卖中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是基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艺术品稳定的升值空间。

我们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因为打眼而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的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传统的艺术品投资者们都具有以下的特点,以个体为单位进行买卖、拥有丰富的鉴赏经验、精于心理战。

古玩行里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这样的盈利方式使得艺术品市场进场的门槛儿非常的高,也就造成了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长期以来较小的体量。

重复的的去列举上面所提到的数字注定是一件无趣的事情,但在经济的世界里,你无法绕过这种无聊,全新面孔的加入,使得这些看起来过于伟岸的数字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

我们必须得承认,今天我们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已经看到了一幅全新的景象,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后就吃下了10个汉堡一样,至少我们这些局外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及现代投资工具的产生,艺术品已经不单单具备审美价值,通过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融合,其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现代的投资工具,从而增加了人们的投资渠道与理财方式。

最初的艺术品投资方式主要集中在零散的古玩市场及艺术品经营店中,没有规范的市场机制和统一的市场标准,市场规模小,进入资金要求不高,主要面对的市场客户是社会上个别的收藏爱好者。

到了18世纪,艺术品拍卖公司开始在全球亮相,其以一种崭新的交易方式开创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新纪元。

伴随着拍卖公司的发展,现代画廊业和各类艺术博览会也在不断填充着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后续力量,艺术品投资市场开始走向规模化。

而现代金融业的兴盛使其融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将艺术品作为一项资产而开发了新的艺术品理财业务,成立了艺术银行、艺术品投资基金。

艺术品投资的这种模式演变过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大众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需求,人们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裕的情况下开始逐渐增加对精神产品的消费,艺术品的投资便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

第二,艺术品保值增值
的特性以及其所彰显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不断流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开拓了艺术品投资的渠道,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创新发展。

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艺术品投资模式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投资模式向现代金融投资模式的转换,并且这一转换的趋势正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艺术品投资市场要想发展壮大,需要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需要足够的资金进入,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由于艺术品银行理财在国内尚属首发,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屈指可数,因此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一方面,有可能会抬高艺术品价格造成市场短期繁荣。

另一方面,在投资标准模糊的情况下,银行资金投入艺术会推动艺术品价格的整体上涨。

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比盲目的个人投资和纯追求回报的资金投资能够更好的整合学术和社会资源,也会造成高端艺术品更加高端化,使得艺术品品收藏更快地向投资行为转化。

另外银行对艺术家的推动会对个案行情形成动力,有可能会妨碍艺术学术健康发展。

我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虽然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其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一方面,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吸取国外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一些成功的经验,不必自己完全在黑夜里探索从而导致走许多弯路。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现存的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上成熟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体制存在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促进市场上多种形态的艺术品投资模式的培育,并以此为支点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对在我国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提出质疑,我国虽然有着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品,但是在金融领域发展的成熟度上却远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因此为什么这一机制没有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达国家已经以股票机制占领了世界市场,他们在艺术品资本化方面进行创新的动力会相对较小。

而且并非一定越是发达的地方才能有创新,“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都可以大胆的进行尝试。

其次,我国正在处于复兴时期,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方面的因素会考虑的更多,更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将经济与文化二者有力地结合起来,能够为我国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2,我们在艺术品市场是怎样的光景,谁也没法给出确切的答复,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是提高自己投资素养第一是做足专业课。

艺术品投资水很深,不仅不同画家的作品价格差异巨大,就是同一个画家,其作品的价格也能相差百倍千倍以上。

毕加索画最贵的卖了一亿四百万美元——《拿着烟斗的男孩》,但是大部分的作品成交价还是它的零头,只有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

艺术品与普通投资品相比,它的定价体系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在外人看来细微的差别,可能反映在最终价位上就是几个零的差距。

这就决定了这个市场虽然馅饼很多,陷阱也有不少。

比如日本经济最景气的时候,不少日本企业家以最高的价钱买回很多欧美大师的作品,这几年,日本很多企业成批地卖出当年买进的艺术品,价钱只有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

第二是买不同货进不同场。

应该清楚拍卖市场与画廊的不同功能,要买稀世珍品或者古代近现代作品以及当代名家的早期作品就去拍卖市场,而对于当代艺术家的新作和普通艺术品,应该去画廊购买。

第三是长线投资,忌短线炒作。

今年要远离前两年已经爆炒过的艺术品,比如翡翠,价格已经翻番,紫砂壶价格前不久也炒得过高。

第四是用闲钱投资。

楼市、股市都是一个公开的交易平台,买卖均十分方便,但艺术品市场则是一个小众市场,流动性较差,你想要的东西未必买得到,而你想套现的时候,手里的艺术品却未必卖得出去。

因此,切忌将活命钱、养老钱、救急钱去做艺术品投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