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模拟试题[填空题]1、防护服应用指征•参考答案:1.有可能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2.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护理大面积烧伤病人、骨髓移植病人以及大创面换药时。
3.对感染性病人如传染病病人、特殊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等实施隔离时。
•[填空题]2、硫化氢中毒预防要点•参考答案:1.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2.实行密闭化生产,定期检修设备,防治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排毒加净化措施,H S及含硫废气、废水排放前均须净化。
4.认真执行职业卫生标准(10mG/m)规定。
5.做好生产环境监测,设置报警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应用,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和监护措施。
7.对疏通阴沟、下水道等有可能产生H S的密闭环境,进入前须强制性充分通风换气,佩戴供气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方可进入工作。
8.加强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自救互救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9.坚持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体检。
10.把握就业禁忌证,包括明显的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心、肝、肾疾病。
•[填空题]3、尿常规比重(SC)•参考答案:[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
降低: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糖尿病和尿崩症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区别。
•[填空题]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实验室检查•参考答案:1.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计数降低,常发现尿蛋白。
2.免疫学检查T细胞绝对计数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下降[正常(0.8~1.2)×10/L]CD4/CD8<1.0。
对有丝分裂原的皮肤试验如链激酶、植物血凝素等常呈阴性反应,微球蛋白和新蝶呤(nEoptErin)升高。
3.血清学检查HIV抗体(ELISA、WB法)或HIV抗原出现阳性。
•[填空题]5、高血压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低盐、低脂饮食。
2.选用降血压药,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扩血管药、α受体阻断剂等的其中一种,再加用一个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再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减降血压的药物,使得24小时血压理想控制。
3.使用抑制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4.根据有否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改变,调整用药。
5.戒烟,积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填空题]6、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血液、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
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问题: 1.开展项目前应有哪些准备工作? 2.干预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干预效果如何评价?•参考答案:1.项目准备 (1)调查基本资料:可以选择市或区级戒毒所,应首先向戒毒所的有关人员了解吸毒人员的特点,吸毒人员中艾滋病感染的检测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该场所吸毒人员的干预方案。
进一步了解该人群中HIV感染现状。
(2)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基线资料确定项目具体目标,干预对象,干预方法,准备项目实施所用资料、器材等,设计调查表。
2.干预活动主要包括内容 (1)基线调查: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
对所有的吸毒人员采血化验,检测其HIV感染状况,对结果阳性者应采取进一步核实诊断。
核实诊断:①患者的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真菌感染等。
②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CD8<1。
③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2)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活跃分子),使他们更好地直接影响周围的吸毒者;开展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美沙酮使用、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询电话,随时解答相关问题。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艾滋病的危害性,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策略,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艾滋病行为生活方式。
(3)干预后调查: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吸毒人员采用与基线访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
3.干预效果评价: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 (1)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
(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
(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建立一些指标: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率,美沙酮的使用率,安全套的使用率等。
(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
•[填空题]7、铅中毒概述•参考答案: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
原子量207.20,比重11.3,熔点327℃,沸点1620℃。
当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并凝集为铅烟。
随着熔铅温度升高,还可逐步生成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
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烟尘的形态溢散于空气中,铅尘或铅易溶于弱酸。
除金属铅外,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接触较多的是铅化合物,如碱式碳酸铅、铬酸铅、醋酸铅、砷酸铅、硅酸铅等。
铅的化合物多为粉末状,大多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但醋酸铅、硝酸铅则易溶于水。
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溶解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
不同价态的铅化合物,其毒性亦不相同,一般PB4+的毒性较PB2+大。
•[填空题]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过程•参考答案:1.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2.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借飞沫呼吸道直接传播。
本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较好。
5岁及以下儿童的发生率最高。
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填空题]9、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参考答案:1.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测定: (1)参考值:斑点杂交法和RT-PCR 法:阴性。
(2)临床意义:阳性结果:①HCV感染的早期诊断,HCV-RNA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转阴提示HCV复制抑制,预后较好。
②动态观察HCV-RNA和抗-HCV的变化,可作为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 (1)参考值:ELISA 和RIA法:阴性。
(2)临床意义:阳性结果:①抗-HCV阳性是有传染性的标志,_并不是保护性抗体;②慢性丙型肝炎时,抗-HCV的阳性率约为70%~80%,故阴性者不能排除患丙型肝炎的可能;③IGM主要用于早期诊断,持续阳性可作为发展为慢性肝炎的指标,或提示病毒持续存在,并有复制能力;④IGG阳性提示有HCV感染,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填空题]10、艾滋病检测样品的采集处理和送检•参考答案:(一)HIV抗体、抗原检测最常使用的样品是血清或血浆。
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3~5ml静脉血,室温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离心,尽可能地吸出血清备用。
2.血浆样品采集和处理:抗凝剂最常用的是K EDTA,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5ml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或直接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反复轻摇,室温放置,血浆和血细胞会分层,尽可能地吸出血浆备用。
3.送检要求 (1)经HIV初筛实验室进行初筛检测后,若需上送的样品,只送血清或血浆,标本量要求达到1ml,最少不能低于0.7ml,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将可能被拒收。
标本用螺口的血清管装,在管外标记好病人姓名;每份标本需填写"HIV复检送检单",表格内资料要填写齐全,送检时与标本分开放置。
(2)应采用WHO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
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
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
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样品分开放置。
第二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
将试管装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
第三层容器:放在一个运输用外层包装内,应易于消毒。
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
(二)HIV核酸定性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清、血浆或血细胞。
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同HIV抗体、抗原检测。
2.血浆和血细胞样品采集和处理:抗凝剂最常用的是K EDTA,采集的抗凝血应在4~8小时内分离PBMC和血浆,否则应在24~48小时内分离血浆和血细胞。
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4℃冷藏送检采集的抗凝全血,采集后务必在24小时内送到目的实验室。
分离出的血清、血浆、血细胞、PBMC均立即放入﹣80℃冰箱备用。
样品的包装同上述三层容器包装。
(三)HIV核酸定量(病毒载量)测定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浆。
1.抗凝剂的选择:不同病毒载量检测方法选用不同的抗凝剂,最通用的是K EDTA。
2.血浆样品采集和处理:同HIV 抗体、抗原检测。
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同HIV核酸定性检测。
(四)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使用的样品是抗凝全血。
1.抗凝剂的选择:最常用的是K EDTA。
2.抗凝全血的采集: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5ml 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或直接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血后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固,但用力不可太猛,避免溶血。
3.样品的运送和保存:尽可能快地在24小时内将样品送至目的实验室。
在室温下(18~23℃)保存和运送样品,避免过冷和过热,一般春、秋、冬季无需冷藏,天气太热时,需要用一个隔热的容器盛装样品,并且把这个容器放于另一个有冰袋和吸热物质的容器中。
样品的包装同HIV抗体、抗原检测。
•[填空题]11、某小区一栋居民楼有10人突然发生腹泻、腹痛症状,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该栋楼消防用水与饮用水合用一个水箱,且泄水管破裂。
问题: 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什么? 2.请简述撰写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