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正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作用是
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B.有利于热带农业的发展
C.有助于大力发展工业D.有助于增加粮食出口
2.下列月相能引起天文大潮的是
A.①② B. ②③C.①③ D. ②④
3.下列地表形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太平洋洋脊D.马里亚纳海沟
4.我国学者利用溶洞内的石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该岩石属于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
5.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引起的变化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逃逸增强
6.小明在非洲热带草原乘坐热气球时,看到草原一片枯黄,斑马、长颈鹿纷纷向远方迁徙。
他向同伴解释,这是因为
A.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湿季到来B.受信风影响,干季到来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季到来D.受西风影响,湿季到来
7.“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准静止锋或冷锋B.准静止锋或暖锋
C.暖锋或冷锋D.暖锋或高压
8.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甲地气温A.高于乙地,为陆地
B.高于乙地,为海洋
C.低于乙地,为陆地
D.低于乙地,为海洋
9.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石林、三角洲B.沙丘、曲流凹岸
C.三角洲、沙丘D.石林、河流凸岸
10.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影响其形成的盛行风是
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信风D.西风
11.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划分依据是
①土地利用规模②土地利用空间方位③土地利用效益④地租支付能力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读人口金字塔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未来五年人口增长率上升B.新生儿人口性别比小于100
C.未来五年劳动人口持续下降D.此人口金字塔属稳定型
13.有研究小组调查上海某地区使用手机的用户密度,持续两周。
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地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文教区
D.农业区
14.广西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北回归线横穿中部,成为我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C.航运便利D.科技发达
15.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分布面积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田农业B.旱作农业C.牧场畜牧业D.地中海型农业
16.我国用甜菜制糖厂主要分布在北方,用甘蔗制糖的制糖厂主要分布在南方,这告诉我们制糖厂属于
A.市场主导型B.原料主导型C.技术主导型D.劳动力主导型
17.我国出口给西欧贸易值最高的商品是
A.咖啡豆B.葡萄酒C.家具D.电视机
18.太平洋上有个岛,全年温和湿润,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乳畜业发达,其所属的文化圈是A.西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C.东亚文化圈D.东南亚文化圈
19.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下列应用功能中直接利用卫星导航的是
A.航空拍照B.利用卫星云图判断天气
C.使用电子地图查询路线D.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20.读地球光照图,此刻北京时间是
A.12 B.14
C.16 D.18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黄土高原是我国国家级的能源保障基地之一。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正在进行新城建设。
建立后的新城,面积相当于两个老城区,地貌原来以梁、峁为主,改变为梁、峁环抱的盆地。
21.概述黄土高原从甲地到乙地所呈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依据。
(4分)
22.延安新城建设需要“削山、填沟、造地”。
列举这种建城方式可能给新城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
(4分)
23.归纳黄土高原地区的能源空间分布特点。
(6分)
24.概述黄土高原地区合理开发能源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二)当今世界,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我国正打造粤(广东省)港澳大湾区,努力使之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湾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一般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变。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约有2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多。
25.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26.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内产业发展的区内差异,并说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4分)
27.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分析该地区冬季温暖、夏季酷热天数较少的原因。
(6分)
28.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湾区。
说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分)
(三)天山被称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湿岛”,自然灾害易发。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天山山脉近东西走向,山高坡
陡,地表岩石破碎。
受地形条件限制,山
区公路盘山而建或沿河谷分布。
材料二: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
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
1600~3500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
年降水量的25℅~40℅。
29.归纳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
(4分)
30.天山北坡海拔2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判断其发生频率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4分)31.分析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
(8分)
32.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概述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4分)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先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5:ACCDB 6~10:BBACA 11~15:CCBAD 16~20:BDADB
二、综合题(综合题)
(一)2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远,降水减少,以水分为基础。
2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破坏生态环境:黄土土质疏松、黄土沉降、软性土壤塌陷和土地下陷、房屋结构崩塌;造成污染;对地质构造等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影响;改变当地的小气候等。
23.黄河沿岸水电;煤炭分布在山西陕西、石油天然气主要在陕西;主要矿产与能源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
24.保护再生条件、节约利用能源、综合利用能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产业结构升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产业结构;重复利用能源;能源循环使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统一开发与管理、完善法规和制度、保护节约水资源、推动农村的能源建设。
(二)25.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通往南海的重要出海口;交通便捷(海运、公路、航空),港阔水深的优良海港;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腹地广阔;位于华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研院校众多,科技雄厚,人才优势明显;国冢政策的支持(对外开放);充足的劳动力;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是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往来最近的区域;制度优势。
26.沿江沿海地区,地区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呈现为“三二一”型:(具体以题目地图为准);内陆地区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产业结构呈现为“二三一”型。
27.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华南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气温高;城市热岛效应。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又有台风影响:临海,水汽充足,气候不是很炎热;盛夏副高北移至江南地区,盛行海洋气流。
28.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业进一步升级,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一体化进程;促进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并协调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工资水平的提高;交通将会更为完善和便捷,生活更加便利;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竟争力;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竟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人员物资交流沟通。
(三)29.天山由于气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垂直方向变化有规律更替且与气温降水垂直变化密切相关;基带、中低山带(高度)为暴雨型洪涝、塌方、暴雨型泥石流;中带(高度)融雪型洪水、冰川融水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上带(高度)夏季雪崩;受山地坡度和高度影响;山体高度大,自然灾害垂直带谱比较完整等。
30.高:泥石流爆发频繁时期与降水量最大时期一致;天山北坡暴雨型泥石流爆发的夏季降水集中。
31.多泥石流的原因:夏季的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覆盖率低:夏季的高山冰雪融水: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碎。
32.沿等高线分布,盘山分布。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在公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工护栏,铁丝网,注入铁钉。
提前预警与预报;完善应急体系;设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