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类型及判读分析
气候类型及判读
[考情分析]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判读 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主要气候类型 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等知识的考查,又有读图、 析图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表为载体,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规律、成因 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 形式呈现。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 点及形成原因 2、气候类型的判读三步法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 风带控制
三、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提示:可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 半球—— 最高气温在7月份——北半球
最高气温在1月份——南半球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5
40º 30º 20º 10º 0º
50º
9 4 3 2 1
8
35º
30º 副热带高气压带 20º 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10º 0º
7 6
季风 环流
25º 10º 0º 赤道低气压带
写出以上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90° 80° 70° 60°
西部
大陆内部 极地气候 寒带(极地)
东部
90°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大气环流 极高 (少) 夏
90°
西岸
大陆内部
东岸
90°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
80°
(少 ) 副低 (多)
1、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亚寒带 2、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N 极地气候
寒带
70°
70° 60°
亚寒带
55°
季 节 移 动
E 50° 温带海 (多 ) 洋性气候
40°
I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探究3、若黄赤交角为零,哪些气候类型会消失? 热带草原气候与地中海气候这两种受气压带和 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会消失
小测试:1、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 F、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 F 地中海气候 .
G 温带季风气候 .
小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
温带海 50° 洋性气候
40°
30° 20° 10° 0°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 55°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35°
地中海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
25°
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10°
0°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季风性湿 润气候
考点一: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及 形成原因
描述气候的分布规律,我们一般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两方面: 纬度位置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季节变化 海陆位置(大陆东岸、内陆、大陆西岸)不同,大气环 流不同,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布 气温和降水就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以北半球为例来看一下理想大陆的气候的分布规律
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
(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 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 风带控制
探究2、 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哪三 种, 它们的成因有何异同?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都是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不同点:季风的成因不一样,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 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其它都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温带 H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
35° 25°
副高 (少)
D地中海
30°
20° 10° 0°
C 热带沙漠气候
(少 ) 冬
赤低 (多)
亚热带季风 G 亚热带 亚热带 和湿润气候
F 热带季风
气候
热 带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
10°
0°
探究1、(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最冷月气温大于15℃ 热带——终年高温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 总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多,热带草原气候少 • 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突变性,7月>600mm
最冷月气温0℃—15℃
亚热带——冬暖夏热
冬雨型
夏雨型
提示:注意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温海—最冷月大于0℃,最热月小于20℃ 温季、温陆—最冷月小于0℃
考点四: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亚 洲 气 候 图
欧 洲 气 候 图
非 洲 气 候 图
北 美 洲 气 候 图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分析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并结合分 布图回答
甲
乙
丙
丁
C B 30° I
F
D A 30°
·
E
地中海 气候, 甲属于 对应图上的 B 地; 温带季风 气候, 乙属于 对应图上的 D 地; 丙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 对应图上的 E 地; 丁属于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对应图上的 C 地。
4、日本亚热 带季风气候延 伸至约40 °N
海洋影响大
日本暖流
⑤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南美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 逼近赤道
洋流
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5、巴塔哥尼亚高原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 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7、欧洲温带海 洋性气候延伸至 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 流增温增湿
⑧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特点: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形成原因: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 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除上述提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气压带和风带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如:地形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 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如海陆分布等。
图6 图7 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 中海气候
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以圆心为 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图中 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8 图8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三: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
⑦ ① ④ ③
②
③ ③
⑥ ③ ⑤
⑦ ① ④ ③
② ③ ③
⑥ ③
⑤
1、高山气候 2、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 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影响: 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
③ ③ ③ ③
3、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
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暖流影响。
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 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3~4问题:
月 份 气温 (℃) 1 2 3 4 5 6 8.2 7 6.9 8 7.9 9 10 11 12 21.5
下列两种气候图分别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A
F
B G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
亚热带季风气候
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B A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10°
0°
最冷月气温大于15℃ 热带——终年高温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 总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多,热带草原气候少 • 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更集中,7月>600mm
考点二:气候类型的判读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 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以形定位:以气温曲线的整体起伏来判断所属半球
以温定带:以最冷月均温来判断所属温度带 以水定型:以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来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资料图判读气候类型
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1),折线图 (图2和图4)、点状图(图3)、二维坐标图(图5)、三维坐标 图(图6)、玫瑰图(图7)、等值线图(图8)等。
南北纬25°~ 35°之间的 大陆东岸
前者分布在我国 秦岭—淮河 以南,后者 分布于北美 大陆、南美 大陆、澳大 利亚东南部
C H
D I
E J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高气压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 2、低气压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天气阴雨 3、风从高纬吹向低纬,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 4、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容易成云致雨,天气阴雨 5、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 6、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容易成云致雨,天气阴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 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