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工作办法

质量管理工作办法

质量治理工作手册目录第一章质量治理部职责描述 (7)第一节质量治理部的职能、工作目标与职责 (7)三、质量治理部的工作职责 (7)第二节质量治理部要紧岗位工作职责 (8)一、质量治理部经理 (8)二、质量操纵主管 (9)三、质量检验主管 (10)七、制程检验专员 (11)八、成品检验专员 (12)九、质量体系专员 (13)第二章质量治理部组织治理 (14)第一节工作目标与工作事项描述 (14)第二节组织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14)一、工作知识预备 (14)(一)质量治理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4)二、质量治理部组织治理工作模板 (15)(一)常规质量治理部组织结构设计模板 (15)(二)不同规模质量治理部组织结构模板 (16)(三)不同行业质量治理部组织结构模板 (17)(六)质量经理工作责任制度模板 (19)(八)质量治理教育培训方法模板 (20)三、质量治理部组织治理工具表单 (20)(一)质量治理工作打算表 (20)(二)质量目标达成打算表 (20)(三)质量培训年度打算表 (21)(四)竞争产品质量比较表 (21)(五)质量打算实施情况检查表 (21)第三章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治理 (22)第二节质量方针治理细化执行 (22)二、质量方针治理工作模板 (22)(一)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方针模板 (22)(二)工程机械企业质量方针模板 (22)(三)质量方针治理操纵程序模板 (23)三、质量方针治理工具表单 (24)(一)质量方针实施对策表 (24)(二)质量方针实施评审表 (24)第三节质量目标治理细化执行 (25)二、质量目标治理工作模板 (25)(一)电器制造企业质量目标模板 (25)(二)工程机械企业质量目标模板 (25)三、质量目标治理工具表单 (26)(一)部门(车间)质量目标展开表 (26)(二)质量目标治理统计月报表 (26)第四章供应质量治理 (27)第二节供应质量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27)一、供应质量治理工作知识预备 (27)(一)建立供应质量治理体系 (27)(三)供应商治理与关系维护 (27)二、供应质量治理工作模板 (29)(一)采购质量操纵程序模板 (29)(二)进料检验操纵程序模板 (31)(四)进料验收治理方法模板 (32)(六)紧急放行操纵作业标准模板 (33)(九)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模板 (34)三、供应质量治理工具表单 (35)(一)质量检验托付单 (35)(二)零件采购质量验收单 (35)(六)特采/让步使用申请单 (35)(七)进厂检验情况日报表 (35)(八)供应商差不多资料表 (36)(九)供应商质量评价表 (36)第五章制程质量治理 (37)第二节制程质量操纵细化执行 (37)一、制程质量操纵工作模板 (37)(四)制程质量异常处理方法模板 (37)二、制程质量操纵工具表单 (38)(一)制程作业检查表 (38)(二)生产条件通知单 (38)(三)生产事前检查表 (38)(四)制程质量异常记录表 (38)(五)制程质量检验标准表 (39)(六)产品质量检验记录表 (39)(七)产品返工返修记录表 (39)(八)质量因素变动明细表 (39)(九)操作标准变更通知单 (39)(十)生产过程检验标准表 (40)(十一)产品质量抽查记录 (40)三、制程质量操纵工作流程 (41)(一)制程检验工作流程 (41)(二)制程物料质量操纵工作流程 (42)(三)产品包装质量操纵工作流程 (43)(四)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工作流程 (44)(五)质量分析统计工作流程 (45)(六)质量指标报告工作流程 (46)第三节工序质量操纵细化执行 (47)一、工作知识预备 (47)(一)工序质量概述 (47)三、工序质量操纵工具表单 (47)(一)工序质量分析表 (47)(三)工序质量跟踪卡 (47)(四)工序操纵点明细表 (48)(五)工序质量审核记录表 (48)(六)检验工序作业指导书 (48)(七)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 (49)(八)工序操作标准通知单 (49)(九)工序质量异常报告表 (50)第六章质量检验治理 (51)第二节质量检验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51)二、质量检验治理工作模板 (51)(一)质量检验规程模板 (51)(二)工艺装备检验规程模板 (52)(四)质量器具治理方法模板 (53)三、质量检验治理工具表单 (57)(一)试验托付单 (57)(二)试验报告单 (57)(三)检验通知单 (57)第三节成品检验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57)一、成品检验工作知识预备 (57)(一)成品检验工作内容 (57)二、成品检验治理工作模板 (58)(一)成品质量检验方法模板 (58)三、成品检验治理工具表单 (60)(二)产品抽查汇总表单 (60)(三)待出厂产品检验表 (60)(四)产品出厂检验表单 (61)(五)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61)(六)产品质量问题统计表 (61)第七章质量操纵治理 (62)第一节工作目标与工作事项描述 (62)二、达成目标的四个工作事项 (62)(三)QC小组的治理 (62)第二节质量操纵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62)二、质量操纵治理工作模板 (62)(二)质量操纵三检制模板 (62)(三)质量事故处理方法模板 (64)三、质量操纵治理工具表单 (66)(二)质量治理标准表 (66)(三)产品质量治理表 (66)(四)质量因素变动表 (66)第三节 QC小组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67)一、QC小组治理知识预备 (67)(一)QC小组概述 (67)二、QC小组治理工作模板 (67)(二)QC小组组建治理细则模板 (67)三、QC小组治理工具表单 (68)(一)QC小组资料登记表 (68)(三)QC小组活动打算表 (69)(四)QC小组活动记录表 (69)(五)QC小组活动报告表 (69)(六)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表 (70)第四节 5S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70)二、5S现场治理工作模板 (70)(二)5S现场治理工作职责治理规定模板 (70)三、5S现场治理工具表单 (71)(一)5S现场活动检查标准表 (71)(二)5S现场活动效果检查表 (72)第八章不合格品治理 (74)第二节不合格品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74)一、工作知识预备 (74)(三)不合格品记录 (74)二、不合格品治理工作模板 (74)(二)不合格品监审方法模板 (74)三、不合格品治理工具表单 (75)(一)质量异常通知单 (75)(三)质量异常处理单 (76)(五)质量不良记录表 (76)(六)质量不良分析表 (76)(七)装配不良处理表 (76)(八)产品退货统计表 (77)(九)不良项目调查表 (77)(十)产品返修通知单 (77)(十一)不合格零件处理单 (77)第九章质量改进治理 (78)第二节质量改进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78)二、质量改进治理工作模板 (78)(二)质量改进问题确认方法模板 (78)三、质量改进治理工具表单 (79)(一)产品质量改进记录表 (79)(二)产品质量改进分析表 (79)(三)质量改进评审记录表 (80)(四)质量改进结果记录表 (80)第三节纠正预防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80)一、纠正预防治理工作知识预备 (80)(一)纠正预防措施的目的 (80)二、纠正预防治理工作模板 (81)(三)纠正预防措施评审规范模板 (81)三、纠正预防治理工具表单 (82)(一)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82)(二)纠正预防措施记录单 (83)第十章质量成本治理 (84)第二节质量成本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84)一、质量成本治理工作知识预备 (84)(二)质量成本核算的步骤 (84)二、质量成本治理工作模板 (84)(一)质量成本预测和打算程序模板 (84)三、质量成本治理工具表单 (85)(一)质量预防费用统计表 (85)(二)质量鉴定费用统计表 (85)(三)质量内部故障统计表 (86)(四)质量外部故障统计表 (86)(五)质量成本统计报告表 (86)(六)质量成本损失可能报表 (87)(七)产品降级/降价处理报告表 (87)第十一章质量体系治理 (88)第一节工作目标与工作事项描述 (88)二、达成目标的三个工作事项 (88)(二)质量体系实施 (88)第二节质量体系治理工作细化执行 (88)一、工作知识预备 (88)(一)ISO 9000质量治理体系 (88)二、质量体系治理工作模板 (89)(五)质量体系治理制度模板 (89)(八)过程质量审核程序模板 (90)(十)质量记录操纵程序模板 (92)三、质量体系治理工具表单 (93)(一)质量体系审核打算表 (93)(三)质量体系审核报告表 (93)(五)质量文件发放回收表 (94)(六)质量文件更改申请表 (94)(七)质量文件销毁申请表 (94)(八)过程业绩评审报告表 (94)(九)质量文件记录清单 (95)(十)不符合项报告表 (95)第一章质量治理部职责描述第一节质量治理部的职能、工作目标与职责三、质量治理部的工作职责质量治理部的要紧职责是贯彻落实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开展质量检验、质量操纵工作以及各种质量治理活动,具体职责如表1-1所示。

表1-1 质量治理部工作职责一览表第二节质量治理部要紧岗位工作职责一、质量治理部经理二、质量操纵主管三、质量检验主管七、制程检验专员八、成品检验专员九、质量体系专员第二章质量治理部组织治理第一节工作目标与工作事项描述第二节组织治理工作细化执行一、工作知识预备(一)质量治理组织结构设计原则设置质量治理内部机构时,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要紧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

在选择方案时,必须首先考虑下面两条最重要的原则。

1.治理跨度(操纵界限)治理跨度要紧是由企业主管人员指挥、监督部属的能力来决定的。

(1)最适当的治理跨度设计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一般是3~15人。

①高阶层治理跨度约3~6人。

②中阶层治理跨度约5~9人。

③低阶层治理跨度约7~15人。

(2)设定治理跨度的要素,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治理跨度的设定要素2.专业化专业化,是指在可能的范围内,由各部门人员担任单一或专业分工的业务活动。

这项活动可加强企业面对多变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正式的质量治理组织之外,还可设立由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参加的质量组织,如质量治理小组等。

总之,质量治理组织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产品(服务)的性质、特点等因素,同时,企业应考虑质量职能的实施和监督两个方面,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质量治理和质量检验部门,由其负责质量活动的打算、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这是质量体系组织机构中的重要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组织落实,以使其均能独立、有效地行使职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