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动植物生态圈) 生物性因素(地方病、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物理性因素(微量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影响)
6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呑
食,后者又被第二者呑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 起来的锁链关系。
• 生物圈:指人类正常活动的范围包括从地表向上约
效的控制手段。
3
多因: 紧张刺激 生活事件 缺乏锻炼 营养过剩 酗酒 吸烟 ……
多果: 冠心病 高血压 溃疡病 糖尿病 直肠癌 脑血管病
……
多因多果示意图
4
营养过度
超重 高血脂症
运动过少
高血压
冠心病
工作紧张
吸烟
生活事件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对冠心病、高血压的协同作用 5
一、军队平时环境与健康
(一)驻地环境
15公里,向下延伸约11公里内的自然环境及生物活动 范围。
• 生态系统:指生物圈内分布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
构成生物群落并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 换,形成生物环境综合体。
7
(二)作业环境
1.军事训练(地理环境、大气压、训练强度等) 2.国防施工(湿度、温度、粉尘、气体浓度等) 3.执勤(任务类别、武器装备、强度)
42
(二)离婚
1.对离婚者的健康影响(生活方式改变、 精神与心理受影响、躯体健康受影响) 2.对子女的健康影响(丧失感、被遗弃感 不安全感、悲哀等,心身损害大、出 现违规行为)
43
(三)紧张劳动
1.资料:
前苏联学者统计(每千人中患病情况)
环境
神经系统病
高血压病
城市
101人/千人
23.6人/千人
农村
几种有害思想品行:
1.服毒(自身摧残行为),伤害身心健康,影响婴儿 发育 2.性淫乱(偏离社会规范或道德的不正当性行为)引 起多种性传播疾病,影响健康生活,造成心理创伤 3.自杀(心理性的冲动性自我伤亡行为),害已,造 成家庭及社会成员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 4.酗酒(指无节制地超量饮酒),伤身、伤感情、肇 事 5.虐待(是一种社会文化中不道德或非法的行为), 肉体和精神摧残
38.5人/千人
10.5人/千人
医生患冠心病情况:临床医生和麻醉科医生 (2587名医生) 患病率11.9﹪
皮肤科、病理科医生患病 率3.2 ﹪
44
2.致病机理
工作压力 紧张 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 劳动 劳动环境
职业特点
大脑
免疫功 能失调
内分泌 功能失调
疾病: 感染性疾病 心身疾病 行为障碍 精神疾病
17
(五)身体素质
战斗应激反应——是以精神和心 理变化症状为主的疾病。分为急性创 伤后疾病和慢性创伤后应激疾病。
18
战斗应激反应程度:
轻型:主要表现为情感易激动、睡眠 障碍、对周围现象常出现“夸张”反应。
重型:主要表现目光呆滞、剧烈颤抖、 表情冷漠,出现幻觉、错觉、恐慌、手脚 冰冷、头昏、呕吐、睡眠障碍、孤独感。
28
灾害初期人们的心理特征:
据统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只有约 12%~25%的人能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把握势态 发展,及时采取果断行动。而有3/4左右的人出 现情感错乱,茫然失措或有人称之为“精神性 麻木”。还有10%~25%的人出现严重行动为混 乱、焦虑和惊恐,从而使灾害损失成倍增加。
29
(一)自然灾害
37
(四)违医行为
违医行为——是指患者或健康者 不听从医务人员对其实施防治安排的 一种偏离行为。
38
1.依从性(依从性低、不接受治疗、自行减少) 违医率:糖尿病患者59 ﹪ 心脏病患者82 ﹪ 骨折患者42 ﹪ 原因:患者方面、治疗方法、医务人员
2.药物滥用 医务人员滥用(抗菌素、新药) 患者自己滥用(随意、长期服药) 吸毒者(为获快感:海洛因、鸦片、大麻等) 运动员(为了名次,β-阻滞剂、类固醇等)
婴儿死亡率 预期寿命 营养状况 疾病发生 卫生服务 生态状况
10‰↓ 76—79岁 丰富、过剩 心脑血管病↑ 好 受影响
21
四.文化因素与健康
文化——系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教育、 思想品德、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22
(一)文化教育水平

19
战斗应激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 战斗激烈、持续时间长,该病发生率则高 • 战局胜败对该病发生率影响较大 • 作战形式对该病有影响 • 睡眠不足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关键 • 战区环境愈艰苦和陌生,疾病流行,促使本病
发病率高
20
三.经济因素与健康
健康状况 低下
贫困
发达
社会经济
健康状况 提高
100‰↑ 50岁 不良、缺乏 传染病↑ 差 受影响
8
训练伤高发因素:
• 训练强度大 • 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 • 训练器材和场地不符合要求 • 管理不力
9
机体负荷
劳动情绪下降 (精神)
劳动效率下降 (生理)
疲劳
过度 疲劳
衰竭
外部环境变化 内部环境变化 内环境平衡失调
疲劳发生示意图
10
训练伤的防范:
1、强化训练前安排适应性锻炼; 2、避免超负荷训练,注意循序渐进; 3、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效率; 4、加强卫生保健,提倡科学训练,严禁硬拼蛮
其作用:用生活变化单位的大小去表示 生活事件对人的健康影响程度。
47
例:Holmes的LCU累计量与患病概率:
LCU>300者
次年80﹪患病可能
LCU151~299者 次年50﹪患病可能
LCU<150者
次年30﹪患病可能
48
49
紧张刺激致病机理示意图
45
(四)生活事件及其量表
生活事件——是指可影响到健康的生 活方式的变化。如:亲人死亡、婚姻变化、 职业变更、收入增减、伤病等。
把生活事件按变化单位从大至小依次 排列的表,称生活事件量表。
46
生活变化单位(LCU)
是指把常见的各种生活事件,按照它们 对人群健康的平均危害程度而确定相应的强 度值。霍尔姆斯的量表生化变化单位的范围 11~100;张明园编制的量表(LCU)范围 16 ~110。
25
(三)卫生保健意识
• 生活方式:事业型、享乐型、堕落型 • 风俗习惯:风气、习惯 • 宗教迷信:精神寄托 • 近亲婚配:遗传病、智能低下、体质虚弱
26
五.灾难与健康
灾难——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造 成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破坏的事件。
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
27
灾难分级
E级(微灾):死亡10人以下或损失10万元 人民币以下者 D级(小灾):死亡10人至百人或损失10万元 至百万元人民币者 C级(中灾):死亡百人至千人或损失百万至 千万元人民币者 B级(大灾):死亡千人至万人或损失千万元 至亿元人民币者 A级(巨灾):死亡万人以上或损失亿元人民 币以上者
偏离行为(又称不良行为)——是指社 会适应的不良的行为。其种类很多,但对人 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有饮食不当(偏食)、吸 烟、缺乏运动、违医行为等。
33
(一)偏食
偏食——是指长期地多吃某些食物,或少 吃甚至不吃某些食物。
主要危害: • 对胎儿与婴儿的影响 • 营养不良 • 慢性疾病 • 精力不足与早衰
34
文化教育水平

婴儿死亡↑ 营养不良 智力↓ 小学124↑
高 差
双亲文化水平 婴儿死亡↓智力↑
成人(SMR) 成人死亡率 心理状态
大学63—83↓ 低 好
23
(二)思想品行
思想品行——是人类特有的思维 活动及其所表现的有关道德行为。
不良
良好
有害自身健康
思想品行
有益身心健康
有损他人健康
促进人群健康
24
(二)吸烟
1.吸烟者:是指平均每日吸烟1支以上,连
续超过1年者
2.资料表明:
吸烟带有国际性,发展中国家 严重于发达国家; 吸烟者男性高于女性,文化教育低高于高者; 吸烟有害已被人们认识,“20世纪的瘟疫”
3.吸烟动机:
青少年吸烟:神气、阳刚风采、模仿 成年人吸烟:提神、交际、借烟解愁
35
4.吸烟危害
自然灾害——系指自然环境自身引发 的目前难以制止的破坏性祸害。如:地震、 洪水、干旱、暴风、海啸、滑坡、雪崩等。 伤害:直接伤害(造成人员死亡、受伤)
间接伤害(精神刺激、心理创伤、 传染病)
30
(二)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系指人类自身造成的严 重事件。如:战争、车祸、空难、海难、 火灾、环境污染等。 危害:直接伤害(致死、致伤、精神创伤)
①烟草燃烧的烟气中,约有1200种有害成分,如: 尼古丁、焦油、烟硷、3-4苯并芘、亚硝胺、砷、 CO等。 ②主动吸烟危害:恶性肿瘤(肺癌、喉癌、口腔 癌、食管癌、膀胱癌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 病。 ③被动吸烟危害:母亲吸烟对胎儿的影响(新生儿 低体重、早产和自然流产);对儿童的影响(支气 管炎、肺炎、生长发育);对成人的影响(患肺癌 的相对危险性增加、呼吸道疾病、心理健康等)。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
概述
社会因素——系指人类生活和 工作的客观条件和方式。它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生产与生活环 境、卫生条件及人际关系等。
影响健康 导致疾病发生
不利
社会因素
有利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2
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存在,潜伏期长: 2、多因多果,特异性弱: 3、协同作用,加速病程进展: 4、缺乏特效措施,彻底防范难: 5、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最有
适度 保护作用 致病
过长过度
心理——生理反应图
41
(一)独生子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