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青衣江路上跨宝成线立交桥工程现浇连续箱梁桥专项施工方案四川中成煤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德阳市青衣江路上跨宝成线立交桥工程项目部二O一一年二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 2 -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 - 3 -(一)地基处理 ................................................................................... - 3 -(二)支架搭设 ................................................................................... - 5 -(三)支架预压与底模标高调整 ..................................................... - 12 -(四)模板制作与安装 ..................................................................... - 13 -(五)桥梁支座安装 ......................................................................... - 15 -(六)钢筋制作安装 ......................................................................... - 15 -(七)砼浇筑与养护 ......................................................................... - 16 -(八)预应力施工 ............................................................................. - 18 -(九)落架与模板拆除 ..................................................................... - 23 -三、质量保证措施 ............................................................................. - 23 -四、进度保证措施 ............................................................................. - 24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 24 -现浇连续箱梁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德阳市青衣江路上跨宝成线立交桥工程主线桥(K0+147.5~876.5)全长729m,标准桥宽25.0m。
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等截面箱梁梁高1.8m,变截面箱梁梁高为1.8—2.0m。
本段桥梁跨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
主线桥起讫里程为K0+147.5~K0+876.5,该段桥梁有纵坡分界点,位于K0+560,即K0+147.5~K0+560纵坡为3.6%,K0+560~K0+978.825纵坡为-3.4%。
原地面情况:K0+147.5~K0+639.5段为原有道路,该段道路K0+147.5~K0+437.5原地面高程最高点:500.13m,最低点499.13m,原有道路横坡2%,K0+437.5~K0+639.5原地面高程最高点502.55m,最低点496.46m,变化比较大,K0+639.5~K0+876.5段为新建道路。
该桥连续梁孔跨布置为:第1联(3×25) + 第2联(3×30)+ 第3联(30+35+30)+ 第4联(27.5+35+27.5)+ 第5联(27.5+35+27.5)+第6联(24.5+24.5+35+35)+第7联(3×25)+第8联(4×25)。
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双肢H型桥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挡土式桥台、桩基础。
本施工方案按照桥梁施工的特点,只针对第一、二、三、四、六、七、八联进行编制,第五联由于跨宝成线和成绵乐铁路单独编制。
主桥孔跨组合示意表: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本工程连续梁除第五联跨宝成线与成绵乐外,均采用落地式满堂碗扣支架,搭设支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地基处理→摆底托→立钢管→放置顶托→搭设方木→支模→预压→绑底板钢筋→支内模→浇底板→绑顶板钢筋→浇筑底板砼→张拉→灌浆→拆架等工序。
碗扣支架上搭设纵横方木,支架基础需进行处理,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需进行验算,支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预压荷载为浇注重量的1.25倍以上,通过预压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及找出支架弹性变形规律。
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
(一)地基处理根据桥型布置以及原地面情况,K0+150~K0+639.5段地面为原有地面,不需处理。
第一联原地面高程最高点499.42m,最低点499.13m,高差为29cm,纵向距离:75m,纵坡:0.39%,横坡为2%,底托底板尺寸为15cm×15cm,可以不考虑坡度对支架底托的影响;第二联原地面高程最高点499.82m,最低点499.42m,高差为40cm,纵向距离:90m,纵坡:0.44%,横坡为2%,底托底板尺寸为15cm×15cm,可以不考虑坡度对支架底托的影响;第三联原地面高程最高点500.13m,最低点499.82m,高差为31cm,纵向距离:95m,纵坡:0.33%,横坡为2%原始道路底托底板尺寸为15cm×15cm,可以不考虑坡度对支架底托的影响;第四联原地面高程最高点500.13m,最低点498.46m,高差为1.67m,此联中9#--11#墩间高差:500.13-499.58m=0.55m变化不大,可以不考虑纵坡对底托的影响,但11#墩—12#墩间高差变化较大:499.58-498.46=1.12m,横坡为2%,需考虑纵坡对支架底托的影响,将该段道路沿支架搭设横向刻槽,槽深3cm,槽宽20cm,重新浇筑C25砼抹平,使其满足底托钢板与地面完全接触;第六联中15#墩—18#墩间为原有道路路面,不需硬化处理,但该段高程变化较大:502.55-496.46=6.09m,采用沿支架搭设横向刻槽,槽深3cm,槽宽20cm,重新浇筑C25砼抹平,使其满足底托钢板与地面完全接触,18#--19#墩间地面为新建道路,该段道路另行编制方案进行深化(见后);第七、八联以及18#--19#墩间地基处理,我单位考虑从经济、资源利用角度出发,将软弱表土层需采用砂夹石进行换填,采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碾压遍数6-8遍,分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cm. 浇注一层200mm厚的C20砼进行封闭,在搭设区域四周设置简易排水沟,防止积水浸泡地基,立杆下需设置顶托。
场地硬化宽度每侧比脚手架搭设宽不下于0.5米。
沿中线向两侧设排水坡。
横坡调整到1%内。
如纵向坡度过大,采取设置台阶方式,便于底托支垫平整。
立杆下铺设150×150mm的顶托,以扩大地基受力面,防止产生过大沉陷量。
承台开挖部分采用换填砂砾石进行处理,待含水量合适实,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采用C20砼进场封面,厚度为200mm。
(二)支架搭设1、测量放样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箱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
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立杆位置。
2、搭设要求根据对支架体系进行设计,计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满足施工及结构承重要求。
支架施工需满足如下要求:箱梁底板及腹板(10.5米范围)每延米设计重量折算为585KN(砼折算高度90cm),整个箱梁支架横杆采用0.9m、0.6m两种标准杆件。
立杆主要采用2.4米、3.0米两种杆件,其他规格立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支架横杆步距为1.2米,立杆间距布置原则如下:箱梁底板在横梁及腹板外采用0.6m(横向)×0.6m(纵向),在横梁及腹板处加密为0.6m×0.6m,箱梁翼缘板采用0.6m×0.9m.在支架验算时考虑梁体自重、模板重量、支架重量、施工荷载等。
箱梁底模现浇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进行搭设,支架搭设高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水平杆步距1200mm,立杆上下分别为可调上下支撑现浇支架搭设宽度为箱梁宽度每侧各加1.0m工作面,按照模数其宽度为27m。
立杆底设可调底托,立杆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方设木枋作为顶托梁,顶托梁如下:底板横梁外采用100×100mm木枋(松木),横梁处采用100×100mm木枋(松木),翼缘板采用100×100mm 木枋(松木)。
顶托梁上(横梁外)纵向铺设100×100mm间距250mm 的方木作为支撑木枋,顶托梁上(横梁处)纵向铺设100×100mm间距200mm的扁枋作为支撑木枋。
施工中设置剪刀撑以保证脚手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杆件进场后,由质量员、材料员、施工员对杆件进行检查,发现有明显弯曲、压扁、开裂、脱焊或严重锈蚀的杆件,不得使用。
3、碗扣支架安装施工时组装底层立杆应采用2.4m、3.0m两种不同规格的杆件相互交错,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平面。
搭设头两层支架时,对横杆进行找平确保杆件无扭曲、倾斜现象。
支架立杆的垂直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1/200,横杆水平度小于1/400。
架体横向、纵向每4-6跨支架设一组沿全高连续搭设的双杆剪刀撑,用扣件与立杆相连接。
每道剪刀撑跨越5—7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
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横杆均进行连接。
底部斜杆的下端置于垫板上,上下托可调高度不超过30cm。
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
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