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钳调试

安全钳调试

安全钳调试1,调整安全钳(P94)拆开安全钳楔块的外导板,用柴油清洗安全钳座,用绵纱擦干剩余的柴油,在安全钳座与楔块滑动的部位加机油润滑,上好外导板,保证楔块与导轨间隙为+3mm,安全钳动作时四件楔块同步夹紧导轨,安全钳的瞬时动作提拉力为15-20公斤。

2,试安全钳(P97)1电梯轿顶停在顶层平层位置上。

2手动使限速器压绳舌压着钢丝绳,总动电梯慢车下行,首先安全钳联动开关释放,电梯控制回路被切断,电梯不能运行,证实该开关性能正常。

3一人在轿顶手动使安全钳联动开关保持动作,继续总动电梯慢车下行,直到电梯被安全钳夹停,另一人在机房观察看到绳轮与钢丝绳打滑,证明安全钳起作用了。

4电梯慢车上行,在轿顶检查安全钳传动机构能顺滑地复位。

5把限速器夹铁及安全钳联动开关回复到正常位置。

注意:当安全钳位置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时,应切实排除故障,不得留下隐患。

电梯层门的安装1,踏板的安装(P32)1踏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a.在踏板表面刻出层门的中心和宽度B线,参见图63Ab.装踏板坎下脚及立柱系紧螺钉,参观图63BC。

c.根据层站入口样线装钉牛腿模板。

d.安装踏板前一天用灰浆灌踏板前面凹槽,并适用划花其表面/2安装踏板根据样线和踏板上门宽刻线,用水泥砂浆(水泥:砂—1:2.5,水泥425#)浇灌踏板,参见图64,阴干2-3天方可进行下道工序,要求:a.踏板B面的水平误差不超过1/1000,参观图64B。

保证方法:用水平仪校核,手锤柄敲正。

b.踏板应高于层楼装饰面2-5mm,且要有1/100—1/50的过渡斜波,参观图64Ac.踏板中心偏差参观图65。

d.层门样线与踏板的间距除满足图66ACD的要求外,还应满足!C-D!≤1mm。

当井道无设钢筋混凝土牛腿时,可用14#槽钢造牛腿,参见图66B,其中托架间距≤1m,且每条踏板使用不少于3个托架。

2,层门框架的安装(P34)1.检查层门预埋件的位置和牢固性,必要时可按下述方法修正。

a.当预埋件偏移量在100mm以内时,可根据偏移量焊接钢板补救。

b.无预埋件时,当预埋件位置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使用M12膨胀螺栓紧固钢板代替预埋件,但当预埋件位置是砖结构时,只允许砖墙上打孔埋预埋件或理地脚螺丝固定层门横梁。

2.层门立柱的安装a.把立柱与踏板用螺丝连接起来。

b.临时固定立柱,使主柱垂直度误差在1/1000以内,确定立柱固定螺栓的位置,并把它们焊接在预埋件上。

c.参照图67AB的要求,调整立柱固定螺栓的调整螺母,然后紧固之。

3.层门横梁的安装a.按装配图将门导轨装于横梁上。

b.把横梁安装在立柱上,并调整横梁上端面的水平度误差不超过1/1000,参见图68A。

调整方法:用水平仪校核,在立柱与横梁间加垫片调整。

4.横梁托架的安装a.按图纸上托架的位置,在井壁上标出膨胀螺栓的位置。

b.在井壁上钻孔,参见图68安装托架,并紧固M12螺丝母。

c.在托架与横梁间中垫片调整,使横梁保持平直,其向下的挠性变形应不超过1mm。

d.完成横梁的调整之后,把平垫圈点焊在托架上,参见图68B。

3,层门导轨的调整a.调整门导轨中垂线与踏板槽中心偏差,参见图69A。

b.调整快慢门导轨间距,参见图69B。

c.调整门导轨的垂直度,参见图70。

调整方法:在门导轨支架与层门横梁间用垫片调整。

d.调整导轨上端面在全长度上对踏板面距离的偏差,参见图69。

4,层门门扇的安装与调整1.按装配图吊挂门扇。

2.在挂钩和厅门之间适当放入垫片进入调整。

调整项目:a.层门垂直度误差,参见图71ABb.层门与踏板面的间隙参见图71Cc.门扇与门扇,门扇与装饰条,门扇与门墙的间隙,参见图72ABCd.偏心挡轮的调整方法及允差,参见图73。

e.门扇的牵引阻力不大于300克,参见图71D5,安装门扇联动机构1.关闭层门,选好迭合量,参见图72DE2.安装联动机构(有三种型式)a.装配撑臂式联动机构,参见图74b.截链条,并装配链条联动机构,参见图75。

c.截钢丝绳并装配钢丝绳联动机构,参见图76。

3.调整层门联动机构,使:a.门开净宽度M+5mm时,两扇层门应平齐。

b.门的迭合量应满足图72DE的要求。

c.联动钢丝绳和联动链条的张紧力满足图75A和图76A的要求。

d.用于推拉层门不应出现噪音,冲击及不畅快的现象。

e.设有机械强迫关门机构的层门,应在任何位置下都能靠自身的力可靠地关闭层门。

6.层门门锁装置的安装调整1.层门门锁的安装a.将轿门关闭,从门刀顶面放一根铅垂线至轿门踏板,然后在轿门踏板上刻出门刀宽度线,参见图77。

b.电梯慢车运行,根据门刀宽度刻线位置安装各层门门锁。

2.调整层门门锁使得a.层门关闭后,满足图78A所示门锁钩与锁牌的间隙。

b.层门关闭后,满足图78B所示偏心滚轮与门刀的间距。

c.厅门开启,满足图79AB所示的尺寸要求。

d.调整层门锁滚轮与轿厢踏板的间隙,见图80A3.基站层门门锁机械锁匙开门机构的安装调整,要求:a.参照图81安装开锁机构。

b.用门匙应能可靠地将层门开启。

轿厢的安装调试及门调整轿厢的安装(P48)1.轿厢的支承方法:a.准备工作:拆除上样板及井道顶层棚架。

b.轿厢支承:如图100所示,将两槽钢支承在井道内,并作暂时固定,保证安装过程不移动,要求槽钢本身及两槽钢间基本水平。

2.轿厢下梁及安全钳座的安装:将轿厢下梁放置在支承槽钢上,并将已经清洗干净的安全钳座用螺栓紧固在下梁上。

其安装尺寸及公差要求如下:a.保证轿厢下梁上平面的水平度误差在2/1000以内。

b.保证安全钳座与轿厢导轨凸面间隙满足图101A中的尺寸要求。

c.保证安全钳座及下梁与轿厢导轨中心线对称,即保证图101中B和C的要求。

上述公差,尺寸保证后可将下梁点焊固定在支承槽钢上,保证在轿厢安装过程不会发生位移。

3.下导靴的安装a.将导靴与安全钳座用螺栓紧固,紧固后应使导靴如图102所示,保证a,b均为2mm。

保证质量方法:可在安装前先对导靴适当调整,使a=4mm,b=0,然后再导靴连接在安全钳座上,再调整ab尺寸。

注意:在导靴未装前,先要检查图102中的C值,C值要求符合表9中尺寸。

b.导靴轴心线与导轨中心线理论要求重合,参见图103中的O,O2是重合线,实际安装的允许偏差及具体保证方法,如图104A所示。

4.轿厢立柱的安装将两侧立柱与下梁用螺栓紧固,公差范围(未装上梁情况)立柱在整个高度的垂直度误差应在1.5mm以内,参见图105AB。

保证质量方法:可在立柱与下梁连接处,在图105中A方向通过垫片调整。

5.轿厢上梁的安装用手拉葫芦将上梁吊装,使之与两侧立柱用螺栓紧固,然后自检立柱的垂直偏差,若装上上梁后立柱垂直度偏差超差,则要在连接处通过垫片调整,使之符合要求6.上导靴的安装将导靴与轿厢上梁的导靴板用螺栓紧固,紧固后应使导靴如图102所示,保证ab均为2mm,其保证方法参照下导靴的安装。

7.轿厢底的安装a.将轿厢底板安装在轿架上,用螺栓与下梁连接,轿厢底板拼装后,要求连接处平整,并在纵向保证图106中A和图107中A的要求。

b.在轿底拉勾和立柱耳板上装上拉条螺栓,并通过调整其长度来调整轿底的水平度误差不大于是2/1000.c.对于交栅轿门在轿底上装上轿底贯梁,护板脚及护脚板,参见图106,对于双拆式轿门的轿厢在轿底上装上踏板架,踏板及护脚板,参见图107。

8.安装终端保护开关打板与层楼隔磁板。

此工序一般在轿厢侧壁安装之前完成。

(参见图108)a.根据安装图确定打板和隔磁板的安装位置。

(参见图108AB)一般宜将此装置高些便于以后调整,但此装置最高点不得高于轿厢上导靴。

b.确定上固定角架的安装高度,并把它焊接在轿架直梁上,公差要求参见图109A和图110A。

c.把终端保护开关碰板和层楼隔磁板用螺栓连接在上固定角架上。

d.把下固定角架用螺栓连接在碰板和隔磁板上,然后把下固定角架焊牢在轿架直梁上,公差要求参见图109B和图110A。

e.调整终端保护开关打板和层楼隔磁板,使它们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1000,且全长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2mm,然后把所有连接螺栓切实紧固好。

注意:上下固定角架应尽量靠近轿壁安装,以避免与轿厢拉杆相干涉。

9.轿顶轮的安装将轿顶轮参见图111所示用U形支承紧固在轿厢上梁上。

其安装要求如下:a.调整轿顶轮与轿厢上梁间隙满足图111中A的要求。

b.调整轿顶轮的垂直度误差,满足图111中B的要求。

c.调整两个轿顶轮端面的不同平面偏差满足图112中AB的要求。

d.调整轿顶轮曳引轮中心点1。

2与曳引中心的水平位置偏差满足图112中CDEF的要求。

10.轿厢壁板与顶板的安装a.将四周的轿厢壁板之间及轿底之间用螺栓连接。

要求同一平面的轿壁平整,连接的台阶高在1mm以内。

b.轿顶与轿壁之间用螺栓连接紧固。

c.安装立柱与轿厢顶部的连接螺栓,使轿厢前壁垂直度误差小于1/1000,该垂直度包括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

11.安全钳装置安装与调整1.安装安全钳装置a.检查组装在上梁的安全钳的传动机构各活动部位是否活动灵活,若否,则应设法使其动作顺滑。

b. 清理安全钳座,并加机油润滑。

c.将拉条与楔块连接,然后从轿底推上,装上螺母及拉条弹簧,参见图113。

d.装安全钳座上的楔块盖板,参见图115。

2.安全钳装置的调整a.将绳头拉手提起至水平,调节倒牙螺母使拉条拉手也成水平,然后上紧迫母,参见图114。

b.调整角架位置,使撑条弹簧受力,参见图114,然后固定衬圈。

c.调整安全钳楔块工作面与对应导轨工作面的间隙为3+0.3mm,参见图115中AB,并且满足C的要求,调整方法:调整拉条上端的螺母直至用塞尺测得的间隙满足图115中AB的尺寸要求,然后上紧上端迫母,参见图113。

d.调整拉手弹簧的压缩长度,使其满足图113中的尺寸要求。

e.一人在轿顶提绳头拉手,另一人观察轿底安全钳楔块,是否四件楔块同时夹住导轨,若否,则采用C点所述方法再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为止使提拉绳头拉手不会太困难,可把图114中的角架和衬圈松开,待完成这叔的调整之后再行按要求把它们重新上紧。

f.复核安全钳的动作提拉力为15-30kg。

若否,则适当地增减图114中的尺寸,使满足该项要求。

12.门机的安装当轿厢的轿壁,轿顶板安装完毕且装上钢丝绳,对重架已加上适当重量的对重块后,拆除部份棚架,将轿厢盘到轿顶基本与顶层踏板水平位置。

将门机移入轿顶,并按装配图安装。

13.轿门安装轿门,轿门导轨安装时,按装配图要求安装。

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装配图中技术条件,其余公差尺寸要求与2.4.4款层门安装的要求相同。

14.轿底挂线架的安装轿底挂线架的安装位置参见116的位置尺寸AB确定,其安装方法参见图117所示,做一角铁架,将挂线架用螺栓紧固在角铁架上,然后将角铁架焊接在轿底板角铁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