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幻灯片

最新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幻灯片


胃肠道:
➢表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 ➢多数口服药物及胆汁浓度高药物,如: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药、 氟喹诺酮类 ➢机制:化学刺激、肠道菌群失调
局部:
➢肌注局部疼痛、硬结:青霉素钾盐、林可霉素类 ➢ 静脉炎:红霉素、环丙沙星乳糖酸盐 ➢ 吸入药物上呼吸道刺激:氨基糖苷类、 两性霉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 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 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 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 入路径。
➢表现: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 ➢药物:氯霉素、乙胺丁醇、链霉素、磺胺药、
四环素 ➢多见于较长期和较大量应用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
➢ 表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呼吸肌麻痹 ➢ 药物: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
林可霉素类 ➢ 机制:与钙离子竞争结合部位,乙酰胆碱释放受阻 ➢ 常见于大剂量快速滴注,胸腹腔内局部应用时
素B
其他毒性反应:
➢骨骼、牙齿损害:四环素,氟喹诺酮类 ➢灰婴综合征:氯霉素 ➢心脏损害: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氟喹诺
青霉素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 磺胺药
➢预防与处理:
给药个体化,TDM,定期随访肾功能、尿常规
调整剂量→停药
中枢神经系统:
➢ 表现:头痛、头晕、失眠、烦燥、焦 虑、幻听幻视、
忧郁、定向力丧失、肌阵挛、 癫痫、惊厥、 昏迷等 ➢ 药物: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异烟肼 、
氯霉素 ➢ 机制:直接刺激、 GABA受体竞争性抑制 ➢ 常出现于用药剂量大、肾功能不全、合并CNS基
•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
动。 •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
像、眼底、眼科BBiblioteka 、角膜厚度。(七)选择用药
•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 3.手术内置物:无。 • 4.术中用药:无。 • 5.输血:无。
周围神经炎
➢ 表现:口唇及手足麻木,头昏、面及头部 麻木→四肢肌力减退
➢ 药物: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异烟肼、 乙胺丁醇、硝基呋喃类
➢ 机制:钙离子缺乏、VitB6缺乏、直接刺激
肝脏:
➢肝脏为主要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肝损害 ➢表现:轻重不一,恶心、纳差、黄疸、肝肿大、
肝功能异常(有或无症状) ➢药物:四环素、红霉素酯化物、酮康唑、磺胺药、
础疾病者、鞘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
➢ 预防:给药个体化、滴速适当、尽量避免鞘内给药
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表现:
耳蜗损害:耳饱满感、耳鸣→耳聋(高频) 前庭损害:眩晕、头痛→平衡失调 ➢药物: 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多粘菌素、米诺霉素
➢预防:
给药个体化,TDM,老年人与儿童少用 及早发现(电测听)
视神经损害
指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医学情况,包 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以及死亡等;
可由药物引起,亦可由固有疾病或新并发症引 起;这一概念多用于药物临床评价。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二重感染
后遗反应等
➢ 耐药性
亦有将细菌产生耐药性列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者,但耐药性发生是药物与细菌间而非药物与机体 间相互作用;
•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 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 长入角膜。
(五)进入路径标准
•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 肉疾病编码。
•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 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 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 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 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 退。
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氯霉素、两 性霉素B、氟喹诺酮类(曲伐沙星)、其它
血液系统: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氯霉素、磺胺药、氟胞嘧 啶、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两 性霉素B
➢贫血:氯霉素、两性霉素B、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磺胺药、呋喃类
➢凝血机制异常: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哌酮、 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NTT侧链、抑制肠道产Vit K菌群等 )
•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 伤),不进入路径。
•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 入路径。
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天
尽管不列入不良反应,但牢记抗菌药物滥用对 机体和群体的危害
毒性反应
➢ 定义: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功能异常 组织、器官 等病理改变
➢ 与剂量相关 ➢ 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
给药局部等
肾脏: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肾毒性常见 ➢表现:轻重不一,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不全 ➢药物: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类、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其防治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临床药学部 刘承统 副主任药师
概述
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ADRs)
一般指在常用量情况下,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导 致机体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或不利的反应; 亦称副作用、副反应。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D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