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思考: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 该传给谁,为什么?
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 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
嫡 长 子 继 天子 承 制
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庶人
五、礼乐秩序
问题1、什么是礼?
礼是维护宗法、分封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 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包括吉礼(祭祀 天神和祖先)、嘉礼(个人礼节,如冠礼、婚礼、 谢礼和饮酒礼)、凶礼(死丧之礼)、宾礼(天 子、诸候交住之礼)、军礼(行军训练之礼), 各有等级和不同的规定。
三国(220——280)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南朝(420——589) 北朝(439——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907——960)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6) 元(1271——1368) 明(1368——1644) 清(1636——1912)
2、
商朝政治制度的 特点:实行宗法 制 神权和王权的 密切结合
商王武丁早期征讨方国的卜辞(龟腹甲)
三、西周分封制
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在这部小 说中,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那一个 强大的周朝建立以后,如果让你来治理 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的联系和交通 工具,你可以做什么?
探究:
夏(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商(约公元前1600——约前1046)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秦(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前202年——公元9年)
王莽的新政(公元9年-----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220年)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
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 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 么?
3、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 4、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西 周 的 封 国
四、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 制度
历史假说:周天子年老时,膝下有4个儿
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儿子(王 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 儿子(王后之子,是最贤明能干的一个)。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商、 王位世袭
西周
制、宗法
制和分封

二、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
问题2、礼与乐是什么关系?
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礼的进行
礼乐秩序: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当时文 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文化。
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 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 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 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 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 诸侯四佾,士二佾(yi)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 及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 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请思考:上文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保护私有制和剥削阶级 的国家机器已经诞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