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2018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2018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地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 .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A.南北回归线B.赤道
C.南北极圈D.日界线
3.太阳活动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的原因是
()
A.太阳活动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B.太阳活动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C.太阳活动改变了气候 D.太阳活动引起台风
读某地地貌图,回答4-5题。

4.图中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沙丘
C.冲积扇D.冲积平原
5.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山坡 B.山口
C.河流拐弯处D.河流入海口
读右图,回答6-7题。

6.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7.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图示天气系统相关的是()
A.梅雨B.锋面雨
C.台风D.伏旱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8.“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9.“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由天津港乘海轮到海口,沿途看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 D.地域性规律
11.制约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区域开放程度
下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正确的是()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B.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D.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13.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泥石流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据此回答14~15题。

1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石家庄、株洲等城市的兴起,主要反映了()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7.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18.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A.城市的热岛效应
B.地质天文原因
C.地区现代战争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9.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读下图,回答20-23题。

20.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军事
21.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22.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草原破坏
D.水体污染
23.下列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错误的是()
A.退耕还草
B.合理利用分配水资源
C.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D.开垦土地,发展种植业
下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24-25题。

24.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 B.GIS技术C.RS技术D.3S技术
25.根据遥感工作原理,可以()
A.判断水体污染状况B.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0分)
26.(10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此时地球
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_季。

(2)当地球由A 点向B 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_______(选择填空)。

A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 、昼长仍然短于夜长
(3)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 点的极地投影图,此时是北半球的 日,郑州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

(4)图乙中F 点对应的地方时是_____时,G 点对应的地方时是_____时,H 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7.(10分)读下图问答问题。

(1)A 、B 、C 、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4分)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2分)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的地下,原因是 。

(2分)
28.(8分)下图是“某城市简图”。

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②③④
CC
CC
BB

A图13
(1)A、B、C、D字母代表着城市的四个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将字
(2)①、②、③、④代表该城市的四个工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将数字代号填入下表,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29.(10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7分)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______处,理由
是 。

(3分)
30.(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②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是:(3分)
① ② ③
(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 ;(1分) 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 。

(1分)
(3)暑假时期沿④路线旅游,沿途可以看到图15所示景观,该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选择填空)。

(2分)
图15

14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4)图中A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