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播学概论之3,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传播学概论之3,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
什么是组织
古代汉语的“组织”:“织纴组紃”或“树桑麻,习组织”。对其作 初步引申,如荀子所谓“人能群”以致驾驭强于己的牛马、唐代孔颖 达说的“文德能治民,如御马之执矣,使之有文章如组织”,都有利 用组织进行管理的含义。 机械或静态组织观:强调组织的结构性功能、标准化目标以及组织内 部的权力等级和制度化特征,但忽视构成组织结构的最活跃因素—— 人。 动态组织观:把组织视为充满人文生机活力的动态群体,突出了人的 合作意愿,共同目标以及相互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保持积极的沟通态度对下行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正式渠道之水平传播
在组织权力系统中处于同层次的人们或单位之间的讯息(或信息) 流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水平传播节时高效,但无限制的水平传播可能破坏组织的权力系 统和造成信息过载的毛病。 水平传播的功能:
协调工作 解决问题 分享信息 解决冲突
人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化
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说,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 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从社会角度 而言,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 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 保证的过程。 个人的观念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 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社 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人 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化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 份。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 (Me)”之间的互动过程。主我是创造者、创始人,是冲动的、 无组织、无方向、不可预测的那部分自我。客我是社会的代表, 是主我所思考的客体对象,是在其它时间和地点想到的自我。 客我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和博奕阶段。 有了这三个阶段,一个内在化、社会化的客我就形成了。
信息过滤的问题 延迟的问题 缺少直接沟通的问题
促进上行传播主要通过建立鼓励沟通的传播制度:
应当制定鼓励上行传播的规章制度 要保护员工提出与高层管理者不同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建立保障这 种权利的组织规则 应制定广开言路的具体制度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正式渠道之下行传播
下行传播的问题
缺少面对面的直接沟通 信息过载的问题 过滤和改变的问题 多头指示,相互矛盾 只发指示,不解释意义的问题
语言失当
死线抽象 忽视差异 非此即彼 自我投射
抽象阶梯
第一级:微观奶牛和亚微观奶牛 第二级:我们所看到的奶牛 第三级:贝茜这头特定的奶牛 第四级:奶牛 第五级:牲畜 第六级:农场财产 第七级:财富
人际传播的符号: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体语、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和听觉 性的非语言符号。 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 是有声无义的“类语言”(Paralanguage)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为听觉性 非语言符号,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
传播学概论
第二讲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传播学概论
第三讲 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
佘绍敏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sheshaomin@
人际传播
讯息 个人特征 关系/情谊 互动
什么是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 的一种特殊样式,形态很多,并非人数多少可以界定。人 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 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 以是否使用媒介为标准,可以将人际传播划分成为两种:
什么是组织
组织就是有序化的人群。人类社会就是各种各样组织的综合架构。人 群称得上是组织,首先要有既定的共同的目标,其次要有协调的统一 的系统,再次要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因 此,我们可以将组织定义为“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通过一系列活 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 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 动与环境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动与环境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形成相应结构关系的社会群 体”,更精确地说,“组织是社会中相似个体为完成个体不能实现的 组织是社会中相似个体为完成个体不能实现的 目标而结成的有目的的组合, 目标而结成的有目的的组合,是以社会职能职业集团为主要特征的严 密的实体性的组合。” 密的实体性的组合。
有效的水平传播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
竞争 专门化 沟通的动机。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正式渠道之斜向传播
斜向传播是指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单位或人员进行传播。由于沟通 的人员分属不同部门,不是上下级关系,但在组织等级结构中传播者 处于高低不等的“阶梯”,所以称这种传播为斜向传播。 斜向传播属于组织传播中的一种灵活的传播方式,只要不违反组织传 播的规章制度,斜向传播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是可行的。
人际传播的符号
符号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本元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 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符号分为两类:
语言符号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非语言符号 体语、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人际传播的符号:语言符号
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则主要体现在 历时方面。 由于文字所涉及的仅是间接的现实,它“所包含的不是事物的符号而 是其他符号的符号”,因而文字便自然构筑起一个自为的同真实现实 相对应的虚幻现实。起初,它只是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仿 佛演化为现实本身,而现实似乎反倒成为它的副本。 不论语言和文字有多少差异,说到底它们都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任何 一种符号系统都具有两个部分,一是它的外在形式,一是它的内在含 义。对传播研究来说,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符号的内容层面,意义层 面。具体到语言符号,传播学主要关心的是语义学,而不是语音学。
什么是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围绕着相应的组织目标组织成员之间和组织与外环境之 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达到组织关系协调的活动。 所谓组织传播,是指某个组织凭藉组织和系统的力量所进行的有领导 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什么是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传播必须凭藉组织自身的系统进行。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系统自身固有的强制力为保证的,从传播内容到传 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关系,都要符合组织的一定规范。 组织进行的传播活动并不都属于组织传播。 组织面向全社会发布信息的传播活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行 设立大众传媒,如创办报刊、编印散发宣传材料等;一种是利用外界 的大众传媒,如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信息、刊登广告等。不管何种 情况,信息一经发出,就脱离了组织系统,组织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 量来确保他人一定接受有关的信息,因此不具有组织传播的特征,而 是属于大众传播播视为组织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强调 组织协调活动、人际关系发展、信息沟通等传播行为对提高组织管理 效率的意义。 批判学派(社会文化学派):把传播置于社会文化系统中加以考察, 追求文化整体结构中的组织传播意义,探讨组织传播对人类文化发展 进步的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作管理的工具。
横向传播(水平传播) 纵向传播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斜向传播(交叉传播)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正式渠道之上行传播
上行传播的意义:
是中枢指挥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基层部门或第一线人员的第一手信息能够成为组织进行新的应变决 策的重要依据。 上行传播是把握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
上行传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1)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基本传播技术): 媒介为声音、形象或文字,例如说话、讨论、集会、演说、击鼓、 姿势、旗语、展示、表演等。 2)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复杂传播技术): 媒介为电话、录音、录影、电报、闭路电视等。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 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 要工具。对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也是完善和发展 自我的重要途径。 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 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 用,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组织传播的功能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 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 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 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卡兹和卡恩(1966):生产、维持、适应和管理。 雷丁(1967):工作的、维持的和为了人的原因。 萨尔(1968):告知、劝说、指挥和指示、整合。 伯罗(1960):生产功能,即完成工作;革新功能,即探索新的行为方 式;维持功能,即维持系统运行。 格林鲍姆(1973):调节、革新、整合以及告知和指示
组织传播的功能
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协调 指挥管理 决策应变 形成共识
从组织内部、外部传播的区分,组织传播的功能包括两大方面:
内部互动功能 外部互动功能
对组织传播的功能,也可以着重从组织内部管理角度来分析:
工作功能 维持功能 社会关系功能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正式渠道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 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 可分为:
什么是组织
静态组织观+动态组织观+生态学角度
组织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作为“实体”(Entity)本身的组织,是 多个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一个社 会集合体;其二是作为“过程”(Process)的组织,即构造或安排 组织中各组成部分的活动过程,即对活动的协调和安排的过程。 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性系统。 组织不仅是一个由目标、技术、结构、人际心理等分系统构成的 大系统,而且这一系统还处于更加广泛的环境超系统之中,并随 环境系统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同时也影响环境系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