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英汉互译一、什么是商标商标是国际市场推销商品和进行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个企业的标致,也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
每个商标都不一样,每个商标都有自己的故事,因此每个企业的风格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探究商标英汉互译的意义。
二、商标的作用与英语翻译随着中国市场上商品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标作为代表商品的符号,在国际贸易中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商标是企业巨大的资产之一。
一个商品想要取得更大的市场,除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外,还要有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所以商标就起了这样一个作用,因此,做好英语商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标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只代表着一个名字,它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内涵是多数人所不了解到,通过这次探究性学习,我们将会让你走进商标的世界,让你了解商标背后蕴含的巨大魅力。
商标表明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消费者只要熟悉了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商标,也就搞清楚了该商品或服务是哪个企业生产或者经营的。
商标帮助消费者认牌购货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琳琅满目,同一种类的商品或服务也形色各异。
而有了商标这块牌子,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商标的识别来区分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根据自己的肖费习惯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商标促进了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
信誉良好的商标,其竞争力强,在竞争中必然取得胜利;反之,信誉差的商标,其竞争力弱,竞争的结果必然丧失在市场中的地位。
因此,为了增强商品或服务的信誉,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必然要开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力创名牌,以增加自己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
商标是广告宣传。
商标的文字、图形简单明了,易于记忆,且一般比较醒目。
故而,商标本身就具有广告宣传的功能。
在宣传中,如果把商标放在显著位置,突出展现,则进一步增强了广告效果。
这样消费者只需要从广告显示的商标上,便能够判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性能、信誉等,从而决定是否选择。
可以说,宣传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提高其商品或服务知名度的最佳途径。
三、商标中的文化与英语翻译每个商标都有不同的含义,所蕴含的文化也不一样,所以商标翻译与文化差异密不可分。
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在商品商标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
因此,商标译名者就必须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出发,在商标翻译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比如运动服饰NIKE,其英文原文是指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这并不是一个中国人熟悉的人物形象,于是翻译者巧妙地音译为“耐克”,这两个汉字可以很容易地使中国消费者想到“经久耐用”这一词,十分符合运动服饰的特性。
另外还有Blue bird(蓝鸟)汽车,就是取自比利时作家Maurice Materlinek于1911年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Blue bird》剧中“Blue bird”,象征“未来幸福”,而汉译为“蓝鸟”,因为“蓝”意为“青”,“蓝鸟”即“青鸟”。
唐朝李商隐有句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乃蓬莱仙境的使者,将中西方文化转换,可见译者用心良苦。
四、生活中的商标与英语翻译我们小组在这次课题研究中对我们班35位同学和5名老师做了调查,想要了解商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学习英语的关系。
其中13%的人认识几乎大部分品牌;有21%的人认识大部分的品牌。
19%的人每次逛街都会关注品牌;34%的人特别喜欢品牌;70%的人认为商标的翻译对学习英语有帮助。
由此可见,商标在我们生活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商标。
所以,商标的英语翻译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起越来越重要作用了。
五、商标翻译商标的语言精炼且耐人寻味,通常有很大的煽情性,使消费者有很大的购买欲。
商标的名字不会太长,但读的顺口,方便人们记忆,而且多选用人们所熟知的汉语词汇;商标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商品作宣传和树立形象,其本身十分注重实效性,要能打动消费者,刺激顾客的购买。
例如Sprite饮料,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为“精灵”,“妖精”之意。
在莎翁的一些戏剧中,“精灵”是十分可爱的。
西方国家过万圣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就化装成各种“精灵”、“妖精”,挨家挨户“乞讨”糖果,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邪恶的。
若直译必然不妥,所以转义为“雪碧”。
“雪”清新凉爽,“碧”玲珑剔透,该译名给人玉洁冰清的感受。
还有例如洗发水商标“Rejoice”本意为“高兴、喜悦”,却译为“飘柔”,意思相差甚远,但“飘柔”一词能让人即刻联想到使用了这种洗发水之后,头发柔顺飘逸的情景,该商品自然就更具有吸引力。
同样,另一种洗发水商标“Head&Shoulders”(海飞丝),如果翻译成“头和肩膀”,谁还能将之与洗发水联系在一起?六、商标的翻译方法商标的翻译方发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来介绍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一音译法商标翻译过程中,音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具有极强的普遍性。
音译是指在不背离“汉语语言规范和不引起错误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按照原商标名称的发音,找到与之语音相近的汉语字词进行翻译。
其优点是简单易行,译文有异国情调,可使产品具有一定吸引力。
音译又分为:纯音译、谐音译和省音译。
1 纯音译:纯音译即根据英文的读音逐字地用相近发音的汉字进行匹配的翻译。
主要适用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商标和地名商标。
这种翻译法是商标在译为中文时,因无法找到相应的汉语表达而不得不采用的翻译方法。
①人名商标;有些商标是由创始人姓氏所命名的,如Dior就是由公司创始人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的姓氏命名的;还有Armani就是由公司创始人Giorgio Armani乔治·阿玛尼的姓氏命名的。
还有的是人的全名,如:Walt Disney(沃尔特·迪斯尼)制片公司,是根据公司创始人Walt Disney的姓名而定;Pierre Cardin(皮尔·卡丹)时装,是根据该时装的制造者Pierre Cardin的姓名而定。
②地名商标;Santana(桑塔纳)轿车,San Tana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一座山谷的名称Nokia(诺基亚)手机是根据芬兰北部一座名为Nokia的小镇命名的2 谐音法这种译法是以音为引子,经常是在纯音译的基础上改动个别字眼,这些字眼与原商标读音谐音,改动后的音译商标又结合产品特征。
例如为纪念航空公司创始人Willian Edward Boeing 人们以其姓氏确定的商标Boeing,译作“博音”,但作为商标,译者改用谐音“波音”,这就可以使人们对这类超音速飞机产生无尽的遐想。
3省音译省音译是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双音节和三音节的商标更能令人过目不忘,有些英文商标单词较长音节较多,如果逐字翻译,读起来拗口且不便记忆,可采用省音译来简化如McDonald’s旧的音译是“麦克当劳”,就不如节音后的“麦当劳”上口。
二意译法意译是根据原商标的意思,翻译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语。
意译能较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初衷和希冀,对一些形象鲜明,寓意优雅,词语华丽的商标可采用意译。
意译可分为纯意译、择意译和增减意译。
1纯意译纯音译法也称为直接音译法,即根据外文商标词的读音,选择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组合在一起,这些词组在汉语中常常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吉普--Jeep.;美特斯邦威—Mtersbonwe2择意译有些商标如果按照其字面含义进行直译的话,可能无法将商标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或者有些商标字面含义有好几层,无法用简练的文字把这几层意思都完整地用汉语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就必须对商标的意义进行选择,选取其中最佳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意义。
例如:Good Company(良友)香烟,Good Company可译为“好朋友”、“好伙伴”、“良友”、“好公司”等,从这些翻译中选择最佳的――“良友”作此商标。
3增减意译是根据原商标的意思适当增加或减少其原商标所包含的意思,使翻译后的商标更适合消费。
例如:Transfer,原语商标意思是“变形”,“变换”,但译者根据中国潜在消费者的心理巧妙添加了“金刚”二字。
“金刚”为汉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是佛的侍卫的名字。
因其手拿金刚杵(一种印度兵器)而得名,在中国人心目中,“金刚”力大无比,武艺超群,勇斗妖魔,百战百胜,是无坚不摧的勇士的化身。
“金刚”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也成了家长们教育孩子勇敢坚强的教具之一。
因此以“变形金刚”为商标名的玩具深受中国儿童喜爱。
三音意合译法音意合译法指在翻译时选用与译入语相似的读音,但意义并非原名的意义,而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采取的意译法。
这种译法既可以通过保留部分原音而保留异国情调,同时又充满了译入语文化色彩。
如“博士伦”隐形眼镜,其实英文商标只是公司创立者的姓名“Bush &Lomb”,译者根据中国人的购物心理及文化环境, 以及人们对知识的崇尚, 将之译成“博士伦, 真是独具匠心。
美国的一种化妆品“Revlon”被巧妙地译成“露华农”,“露华浓”一词取自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揽露华浓。
”这一著名的诗句,使译名充满了汉语文化色彩,浪漫而又典雅,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音意合译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上乘译法。
商标的翻译与我们的英语学习也密切相关。
很多的英语单词翻译和商标的翻译也息息相关。
例如:laptop(手提电脑)Lap译为大腿;top译为在▪▪▪▪之上,所以联想一下放在腿上的就是手提电脑。
这样商标的翻译与我们学习英语密不可分。
七、总结商标英汉互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探究商标的翻译,不仅学习到英语单词上翻译的技巧,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英语单词的积累和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和历史,增强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
商标的中英文翻译不是简单的将两种语言置换,而是要从跨文化角度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相融合。
商标是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从其命名开始便与文化紧密相联,因此完全不考虑文化的翻译不是好的贴切的翻译。
准确的商标翻译除了遵循两种语言的翻译原则和规律外,还必须注重研究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
只有跨越了目标语的文化障碍,成功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顺应,才能译出符合消费者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的商标,以期使品牌在目标市场中能够获得文化认同,从而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