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校本课程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根据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对于校本课程出现的初始阶段,1.、非要开发校本课程吗?2、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开发校本课程?这三个问题是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这些问题更突出。

要回答这些问题,尤其是站在农村学校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条件来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提出建议。

一、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央的决策。

传统的课程是由国家开发,它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但是它的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照顾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为了尽可能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决定。

两年后,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又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两个“决定”都是中央的决策。

这些“决定”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教育的需要,它具有决策性。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不上城市学校,在当今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之时,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也日益明显。


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

以前,国家实行课程统一管理,在课程方面城乡学校都没有优势。

不过,现在,中央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特别是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给农村学校创办“个性化”学校带来了机遇。

因此,农村学校要把握好这个机遇,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和社会的需要,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前,课程开发是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

如果教师不能理解课程开发者的意图,他就不能很好地实施课程,就很难使课程达到设计者预期好的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本身,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知识,对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从上面几点意义来看,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不是“非要”,而是“必要”。

但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却困难重重:
二、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
1、地理条件限制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能够在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当中穿梭,与他们主动沟通,协调的条件不允许
2、没有实践基地
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实践性。

然而我们农村的孩子几乎没有实践基地,就拿我所担任的校本课程《家乡变化知多少》来说,我先布置孩子们走走、看看、问问
孩子们走了,看了,也问了,可孩子们只看到了现在的家乡,不知变化在哪,去问家长,要么家长嫌麻烦,即使有几位有责任心的家长,告诉了孩子也只是皮毛,没有直观的东西,孩子们不能体会理解,激不起兴趣。

想让孩子们去网上了解一些,家长们“谈网色变”不让上网吧,而家里有电脑只有一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另外,即使有条件想带孩子们去参观一下,孩子的安全谁负责?繁杂的审批制度,等批下来又不知何年何月。

除了以上两个条件以外,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有一批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还要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还要有一定的开发经费。

尽管我们的教师有钻研精神,但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不多,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经费也是一个大口,这样抑制了我们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正处在初始阶段。

特别是在农村学校,这一新生事物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和扩大实践。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是共存的。

今后,校本课程开发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榆中县定远小学
敬文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