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36卷)第2期甘肃科技纵横管理科学摘要: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当前,企业管理创新面临好的机遇。
因此,要加强知识型管理,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更好地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关键词: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仅表现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上,而且更体现在开拓进取、快速反应、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上,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持久战略优势的基本条件。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1.1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以企业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企业改革,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但是改革不能代替管理,产权制度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结合起来。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或新建的企业,客观上要求企业家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收入报酬的同时,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要求企业家对于技术、市场、产品、人的偏好、时间等要素,根据企业战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权变“组合”。
通过这种组合,对整个企业创新过程各要素进行整体组合,又深入到创新过程的细节中去并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连续,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这些要求既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1.2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作为现代企业,必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这是实现企业创新,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部分企业对于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象海尔、联想等国内成功的知名企业,都有不同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的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源于管理,源于企业的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为企业发展壮大和持久生存奠定了基础。
1.3我国企业目前管理创新的机遇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其次是买方市场的形成,其中经济全球化为管理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国与国之间、经济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日趋增多,发达国家虽在技术上存在着垄断的优势,但是对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等却不能垄断,这为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方法,并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进行创新,提供了可能。
另外信息技术是管理创新的有效工具,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三大重点(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信息产业已由国民经济的“瓶颈”一跃为增长最快的领域。
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指出的,新经济为中国开辟了新市场,只有适应变化才能创造财富。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进行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要求企业管理领域的全面创新,集中于一点就在于关注人的知识的创造与发挥,实施知识型管理,提高创新能力的管理。
2.1充分认识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提高企业应变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必然带来经营管理的相应变革。
这种变革意味着对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带来新机遇和新课题,提出新挑战。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外在生存环境逐渐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采取的竞争策略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企业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重塑甘冒风险和自信进取的价值观,提高应变能力,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企业成功走向知识经济的关键是造就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他们是掌握和创造知识的人。
2.2强化决策民主化是体现知识型管理思想的重要措施从企业决策层面上看,决策民主化是新时代的趋势,对企业单一领导人的英雄式崇拜已经不符合潮流。
创新管理提倡企业员工各展所长、互助合作,运用团队的知识和智慧来应付环境的变化,达成企业的目标,而不只是单靠一个英明的领导人。
管理者的责任是建立全公司的共识和远景,赋予员工决策的权利,让员工有权取得决策所需的资讯,并提供员工不断学习的机会。
参与决策、更多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更有趣的工作以及多样化的工作活动等内容对知识型员工有更大的吸引力。
通过满足知识型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应积极倡导企业与员工之间战略伙伴的双赢关系。
2.3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实现知识型管理创造条件,为创新管理奠定基础科技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商业环境和竞争法则,结束了二十世纪通过科学化管理来追求效率的管理理念,将人们从控制严谨的企业组织中释放出来,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应提供所有人尽情发挥潜力的机会。
创新和执行的关键在于员工脑中的知识库,“尤其是身在第一线的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不在于企业总部和高级主管身上。
”企业的组织和制度如何避免束缚员工的创意,让员工自由创新,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提供不断学习成长的环境,让员工的知识持续提升,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方面。
现代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掌握员工职业发展,了解员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
加强个体管理,结合员工兴趣、特长和公司的需要,制订培训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辅助以培训进修、工作加压等手段,同时予以及时评估、褒奖,使员工得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与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体,有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及极具团队精神的文化氛围,形成全体员工对事业共同追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取得“于己于人”皆宜的“双赢”效果。
企业文化给了企业成员一种认同感和共同远景,能够给企业提供一种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行动的基本方向,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
现代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性,来进行研究,其中,共同价值观及团队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
3.1注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企业文化的核(下转164页)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赵松莲(长风集团,甘肃兰州730070)1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2加强知识型管理,提高创新能力3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更好地推进企业管理创新852007年(第36卷)第2期甘肃科技纵横(上接85页)心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价值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企业由内部形成上下一致的价值观。
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帮助员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豪感,爱岗敬业,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在企业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开拓性企业文化,以形成不畏风险、奋勇开拓的良好氛围,企业员工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忘我工作、自觉奉献的精神风貌。
3.2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推进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坚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
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加强企业管理创新也要从这里入手。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相应价值观的陶冶才能养成。
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
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团队不能成功,个人也可能失败,团结协作是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可以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可以促使个人的进步,加快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的主管应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当好表率,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相让、相知,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亲密和谐;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依存、文明和谐的有机联结。
参考文献:【1】世界发达企业创新管理录(上).【2】世界发达企业创新管理录(下).【3】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4】谢章澍,许庆瑞.论全面创新管理发展及模式.(上接28页)方位角,增加天线间耦合损耗,减少系统间干扰。
4.3增加滤波器可以通过在无线收发系统上增加附加滤波器以达到隔离要求,减少系统间干扰。
工程实施中通过基站天线的垂直隔离等方法获得的隔离度同样可以通过在收发系统上增加15dB或者20dB的滤波器以达到同样的隔离效果。
4.4开展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市区,减少PHS基站室外站点及改善室内覆盖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可吸收更多室内话务,降低室外基站的阻塞率及PHS系统底噪,同时也有利于今后3G业务、WLAN业务的开展。
4.5关注设备性能指标首先,针对现网运行的各种PHS系统基站、手机、干放等有源器件的杂散指标重新进行抽样检测或通知设备厂商提供详细的入网测试数据,详细记录各种设备的带外杂散指标;其次,确保设备性能其他指标都能符合入网的各项要求;最后,为确保今后能有效地与3G、WLAN和谐共存,为考虑后期兼容性,在近期建设时就必须对原器件各项性能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1】付景兴等译.WCDMA技术与系统设计.机戒工业出版社,2004.5.【2】卢万铮译.天线理论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图4F1(c,0)时,直线方程为m(c)x+0=0,x=1cm,经验证是椭圆的右准线方程。
如图3:对于双曲线和抛物线可以类推如下的结论:双曲线如图4规定区域:双曲线方程:mx2+ny2=r2,其中mn<0,设P(a,b),ab≠0直线方程:max+nby=1(1)当P在双曲线方程上,直线l方程:max+nby=1是过P点的切线。
(2)当P在Ⅱ时,直线l方程:max+nby=1表示过P点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方程,切点所在直线方程。
(3)当P在Ⅰ时,直线l方程:max+nby=1表示过P点作双曲线的任意弦,过弦的端点作曲线的切线,切线的交点所在直线方程。
(4)当P时双曲线的焦点时,3中直线是相应准线。
抛物线如图5规定区域:抛物线方程y=2px2,设P(a,b),ab≠0直线l方程:y+b2=2pax,(1)当P在抛物线方程上,直线l:y+b2=2pax是过P点的切线。
(2)当P在Ⅱ时,直线l:表示过P点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方程,切点所在直线方程。
(3)当P在Ⅰ时,直线l:y+b2=2pax表示过P点作抛物线的任意弦,过弦的端点作曲线的切线,切线的交点所在直线方程。
(4)当P时抛物线的焦点时,3中直线是相应准线。
通过圆的一道常见习题的全面思考,我们可以获得更为一般的结论,而且经过推广使得我们对圆锥曲线的焦点与相应准线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