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适用专业:矿山机电课程总学时:~90学时+1周备注:其中理论课:70学时;实验实训:20学时;选型设计:1周制定单位:矿山机电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日期:二○○八年十二月《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类型: 必修课学分:5分总学时:90 讲课学时:70 实验学时:20 课程设计:1周适用对象: 矿山机电专业教研室主任:龙中平大纲执笔人:张卓慧大纲审批人:熊权湘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的性质:《矿井提升与运输》是矿山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研究提升与运输机械的主要类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运行理论、选型计算、使用与维护等内容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设备使用、维修、解体组装、选型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为满足现代化矿山的需要,造就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照顾到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训练,本课程立足于提升设备及运输设备,着眼于其机械结构的认识、日常生产维护、故障检查与处理、拆卸与安装方法等基木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及实际生产过程实习等形式使学生:1.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提升与运输机械的发展趋势;2. 了解和掌握提升与运输机械各部分特点、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基本参数的计算及计算方法;3. 了解和掌握各类提升与运输机械的适用范围及选型原则和方法;4. 使学生具有对提升与运输机械进行运转、维护及技术改造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满足学生将来从事与提升与运输设备相关岗位(群)的任职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1、技能点要求按企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取得相关的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应用能力共分为基本能力与拓展能力两个方面。
基本能力:会使用操作、会维护检修、会正确检查、会排除故障。
拓展能力:会运行管理、会编制措施、会组织实施。
2、知识点要求(1)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提升与输运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规定;(2)掌握提升与运输设备分类、结构组成、工作原理;(3)掌握提升与运输的维护检修方法;(4)了解提升与运输设备解体组装的要求、安装工艺知识;(5)掌握提升与运输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分析技术;(6)掌握提升与运输设备事故分析和预防技术;(7)了解提升与运输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方法;(8)掌握文明生产相关知识。
3、情感点要求(l)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2)养成严谨细实的工作态度;(3)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5)热爱矿山,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人和睦相处;(6)具有献身煤炭建设与发展的信念。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矿井运输与提升机械类型与发展状况第二章刮板输送机(10学时)基本内容:刮板输送机主要部件结构。
重点:结构特征,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与维护等。
难点:局部结构。
第二章带式输送机(10学时)内容:带式输送机主要部件结构。
重点:结构特征,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与维护等。
难点:局部结构。
第三章矿用电机车(12学时)基本内容:组成;种类;结构;电气设备及控制。
重点:结构特征,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与维护等。
难点:局部结构,列车运行理论。
第四章矿山辅助运输设备(6学时)基本内容:单轨吊;卡轨车;钢丝绳牵引运输。
重点:结构特征,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使用与维护等。
难点:局部结构。
第五章矿井提升设备的类型及主要组成部分(12学时)基本内容:组成;种类;结构;电气设备及控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重点:提升容器的类型及特点、防坠器的主要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难点:局部结构第六章矿井提升机的制动系统(8学时)基本内容:制动系统的类型、组成、作用、块闸制动系统、盘式闸制动系统结构、原理调整维护。
重点:盘式闸制动系统结构、原理、调整、维护难点:盘式闸制动系统调整、维护第七章单绳缠绕式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10学时)升机的天轮的选择计算。
提升机与井筒相对位置的计算、提升电动机的初选计算。
的初选计算。
难点:提升容器的选择第九章提升机的电力拖动与控制(8学时)基本内容:提升机主要工作环节的控制原理、提升机TKD-A电气控制系统、提升机PLC控制系统重点:提升机主要工作环节的控制原理、提升机TKD-A电气控制系统难点:提升机TKD-A电气控制系统第十章斜井提升(8学时)基本内容: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提升机与井口相对位置计算、斜井箕斗提升特点重点:斜井箕斗提升特点难点: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第十一章多绳摩擦提升(6学时)基本内容: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传动原理及防滑系数、组成、选型计算重点: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传动原理、防滑系数的影响;组成难点: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防滑系数五.实验实训安排及要求1.实验实训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
以《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训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内容:实训一:刮板输送机的结构运转实训2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刮板输送机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作用;2)了解液力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实验二皮带运输机结构实训2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胶带运输机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胶带运输机传动系统。
实验三电机车的结构实训2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电机车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作用;2)掌握电机车的制动原理和方法。
实验四提升系统认识2学时实验目的:1)矿井提升设备的任务与重要性;2)矿井提升机的分类;3)矿井提升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4)矿井提升机的工作原理;5)矿井提升机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结构原理实验五提升容器的构造与维护2学时实验目的:了解提升容器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防坠器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六提升钢丝绳的应用技术一、目的要求实验目的:1)了解钢丝绳的结构、类型、特点及钢丝绳的标记与技术规格;2)熟悉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及煤矿安全规程对安全系数的具体要求;3)滚筒上缠绕层数和绳头固定的规定;4)了解钢丝绳使用期限的规定;钢丝绳的试验规定;钢丝绳的验收标准;5)钢丝绳的检验方法实验七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维护与检修2学时实验目的:1)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2)制动系统构造原理;3)工作制动、二级安全制动;4)能检查并指出盘行闸的间隙是否合乎要。
实验八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结构分析2学时实验目的:了解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九提升机操作技术实验目的:1)了解提升机操作台组成及结构原理;2)了解提升机操作规程及操作步骤;3)了解提升机调绳操作规程及操作步骤;4)了解提升机操作时紧急情况的处理实验十提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基本编程练习2学时实验目的:1)熟悉PLC实验装置;2)练习编程器的使用。
3)掌握与、或、非逻辑功能的编程方法。
4)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用法。
2.课程设计1周课程设计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应用的大检验。
通过对设计总体方案的论证和总体设计,使学生掌握设备选型设计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通过选型设计计算,提高学生设计及计算能力,加强和巩固理论学习及实训的成果,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完成设备布置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处处应体现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加强过程考核。
学生课程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占40%,二是实验实训考核,占30%,课程设计,占20%,平时(提问、作业)占10%,按百分制记。
七.教学建议1.教学中尽可能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自制ppt教学课件,将CAI课件,录像插播片,实物模型及现场参观等多种手段科学组合,使教学形象、生动、高效、学生喜闻乐见。
2.教学中要求允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生产仿真实验实训室、现场实习实训基地等不同设施和设备,采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在重点章节讲完后可适当安排习题课,布置设计作业,以帮助学生加强、巩固、消化与吸收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毋虎城裴文喜编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教学参考书:《矿山运输提升》,洪晓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矿山运输机械》,中国矿业学院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矿山提升设备》,中国矿业学院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矿山机械》,程居山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大纲制订人:张卓慧大纲审定人:熊权湘制订日期:2008.12[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