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知识第一课简单名词的分享1,挖矿Minning2,矿工Minner3,哈希hash4,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5,区块Block6,区块链Blockchain相信大家对其中的一些名词都有所理解,我就不一一讲解了。
那么今天就重点讲解哈希,工作量证明,算力和权益证明哈希:HASH主要用于信息安全领域中加密算法,他把一些不同长度的信息转化成杂乱的128位的编码里,叫做HASH值. 也可以说,hash就是找到一种数据内容和数据存放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了解了hash基本定义,就不能不提到一些著名的hash算法,MD5 和SHA1 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ash算法,而它们都是以MD4 为基础设计的。
工作量证明: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POW),顾名思义,即工作量的证明。
通常来说只能从结果证明,因为监测工作过程通常是繁琐与低效的。
比特币在Block的生成过程中使用了POW机制,一个符合要求的Block Hash由N个前导零构成,零的个数取决于网络的难度值。
要得到合理的Block工作证明机制看似很神秘,其实在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书,就是工作证明.算力:即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可以说是GPU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一般显卡Mh/s 专业矿机Gh/s比特币挖矿靠的就是计算能力计算能力越快比特币挖的就越快权益证明:“权益证明”,和比特币“工作量证明”相对应的另外一种共识机制。
“权益证明”是根据你在这个网络里拥有币的多少来竞争记账的权力,如果你持有的币越多,你的记账的权力的获取概率就越大,这种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共识的达成时间,也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挖矿。
简而言之「持有越多,获得记账权力概率越大」,这种共识机制叫“权益证明”,英文简称“PoS”。
第二课我们都知道,比特币以及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点,那这几个特点,是依赖于什么样的技术得以实现的呢?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本质上是让所有的节点都能验证交易的真伪,中本聪用了非对称加密技术,它是指加密和解密的时候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比特币的去中心特点,分布式存储也保证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2,无法被篡改由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和最长链机制来保证的。
3,不可伪造这和比特币的UTXO结构有关,所谓UTXO,具体的意思是未花费的交易输出。
它是比特币交易生成及验证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每一笔转账都可以追溯到上一笔交易,每一笔收款。
也可以追溯到上一笔转账。
这个机制,保证了比特币不可被伪造,不可被重复支付,重复支付,在比特币世界里叫“双花”,就是花了2次。
在比特币之前,一直没有货币能够解决双花问题。
第三课比特币价格的由来和发展一件物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比特币也不例外。
比特币的价格由它的价值决定,也就是它现在在全球的应用、接受广泛程度来决定。
同时,受政策、竞争币种、技术、重大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市场上,人们对它的供求也会不一样,这种供需关系也会影响比特币价格的波动。
时间回到2009年美国时间1月3日,中本聪挖出来第一枚比特币的时候,比特币还没有价格。
所以,这个时候第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为0元。
我们能找到的有记录的比特币价格的时间是2009年10月5日,一个叫“新自由标准”的用户,在一个比特币的早期论坛上发布比特币的价格的计算方法。
他认为一个比特币的价值计算方法应该这样来算:计算机运行一年所需要的平均电量是1331.5 千瓦/时,乘以上年度美国居民平均用电成本,0.1136 美元,除以12 个月,除以过去30 天里生产的比特币数量,最后的结果除以1美元,得出1 美元= 1309.03 比特币。
这个叫“新自由标准”的用户还提出:人们需要一个可以用真正货币交易比特币的网站。
这个建议受到论坛创始人的支持,给了他5050个比特币,他也给了版主在线支付了5.02美元。
这是最早的有记录的比特币价格。
当时间去到了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为拉兹罗·翰耶斯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程序员在论坛上发帖说,我想用10000个比特币来换披萨吃。
结果真的有人拿出两张价值25美元的棒约翰披萨券跟他交换。
这笔交易诞生了比特币世界第一个公允价格。
人们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时刻,于是把5月22日定为比特币披萨日,每逢这天进行活动庆祝。
2010年11月06日,“电驴之父”杰德·麦凯莱布创建了一家叫MTGox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平台在后来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MTGox成立之时,比特币的价格是0.5美元。
2013年4月,欧洲一个国家塞浦路斯发生经济危机,塞浦路斯的人们进行经济避险,其中包括买入比特币,这一事件导致比特币短短几天内从30多美元飙涨到265美元,涨了8.8倍。
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整个全球的科技圈和经济圈哗然。
中国的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也是因为这个新闻的影响,而开始关注到比特币。
2013年11月8日,比特币达到了当时历史最高价格,火币网报价1比特币= 8000人民币。
紧接着中国央行联合五部委一起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规定比特币在中国定性为虚拟商品,比特币的价格一路下跌。
2014年2月6日,前面提到的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被盗,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打击了人们对比特币安全的信任,比特币价格跌到了4500人民币。
之后,比特币开始了漫长的价格低位调整阶段。
在4000元到2000元之间波动。
在2015年年初,最低价格一度跌到了900元人民币。
之后,得益于比特币的应用和各国政策的变化,比特币开始缓慢上涨。
2016年7月9日,比特币进行第二次减半,当天火币网报价1比特币= 4351人民币。
2017年1月5日,火币网比特币价格达8895元人民币。
这一历史新高价,引来全球媒体的报道。
第二日,中国央行发公告,约谈主要交易平台负责人,并于一周后入驻平台。
在中国的主流交易平台因为反洗钱系统升级而不能进行提币的几个月里,海外的政策利好刺激了国际上比特币的价格,海外比特币价格一直高于中国的比特币价格,价差一度达到每枚几千元人民币。
2017年9月2日,火币网的比特币价格为32350元人民币,为此前历史最高价格。
以后比特币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发展,谁都说不好。
一方面,比特币的应用在不断发展,各国的法律开始对比特币的使用逐渐利好。
但是比特币本身也面临着竞争,面临着算法被攻破等技术上可能的风险。
未来比特币价格的走势是什么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比特币的全球定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比特币的价格,有些朋友可能奇怪,为什么每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的价格不完全一样。
是因为在这些平台里,报价是由交易者买卖的成交来决定的。
每家交易平台的买卖需求不一样,报价当然会不一样。
那为什么每家交易平台的价格又相差不是很大呢?因为有一种交易角色的存在:搬砖用户,或者叫套利用户。
这类用户看到A平台价格高,B平台价格低,就会从B平台买入,A平台卖出。
这类交易者的存在,使得平台之间的价格差不会太大,如果出现较大价差,就会有利润,这些利润的预期促使搬砖者行动,价差会很快被搬砖者抹平。
还有一种价格,是场外价格。
就是不由交易平台进行撮合,用户之间进行点对点的交易的价格。
这时候价格,由买卖双方进行协商,一般会参考交易平台的价格。
我们听了很多故事。
也了解了比特币价格的由来和发展,以及现在全球的比特币价格是怎么定价的。
还有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是多样性的,是全球范围的。
了解历史才能看透未来,对比特币价格的理解,是学习区块链中重要一环。
第四课区块链项目分类从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应用项目市值排名前二十的项目来看,区块链项目主要为四类:第一类:数字资产、第二类:智能合约、第三类:全球支付及第四类:平台类的应用服务。
数字资产分为一般数字资产和主打匿名应用场景的匿名数字资产。
一般数字资产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比特币、莱特币,除此之外还有新经币NEM(New Economy Movement)、Decred中文名暂无,D-E-C-R-E-D、狗狗币Dogecoin等。
它们要解决的是跨中心的情况下支付问题。
匿名数字资产,解决的是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支付的问题,比较知名的有Dash达世币、门罗币Monero及采用零知识证明的Zcash零币(全称是Zero Cash)和PIVX(全称为Private Instant Verified Transaction,中文意思是私密即时验证交易)。
目前全球的数字资产超过1000个品种,主要充当“交换媒介”功能,交换媒介就是你用来换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比如以前黄金、白银、银票可以作为交换媒介。
市值超过1亿美元的约30种。
受限于应用场景,市场总容量增长不快,截止2018年3月市值最大的依旧是比特币。
智能合约平台第二类是智能合约的平台,简单地说,智能合约就是在这样一块区块链上去定制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它们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满足其源代码设定条件下自行执行。
智能合约一旦编写好就可以被用户信赖,合约条款不可以被改变,因此合约是不可更改的,也不可以被违约的。
比如,基于房屋租金协议相关的智能合约,当业主收到租金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并将公寓的安全密钥给到租户。
这个合约可以确保租金的定期支付,并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的代表项目有以太坊,还有以太坊经典。
这一类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底层的技术平台,让开发者在这个底层的技术平台上做TA想要做的运用开发。
那么,相当一部分平台处于开发状态当中,机构投资在该领域占据较大份额,截止到2018年3月份,市值最大的依旧是以太坊。
那么以太经典是什么东西呢?这个就要说到2016年7月20号的时候,以太坊开发团队通过修改以太坊软件代码,强行进行硬分叉。
那么,硬分叉,你还记得是什么意思吗?硬分叉是指当区块链的协议和规则发生了改变,如果旧节点拒绝接受新的节点创造出来的区块,那么区块链将被分裂成2条独立的链条。
矿工需要在2条区块链中选择一条区块链来进行挖矿。
当时,以太坊就形成了两条区块链,一条区块链叫以太坊经典,代号为ETC,一条为区块链,叫以太坊,代号为ETH。
:全球支付代表项目有Ripple,和Tether。
Ripple是全球第一个开放的支付网络,通过这个支付网络可以转账任意一种货币。
Tether则是一种利用比特币区块链交易的法币代币,可实现法定货币与数字资产的固定价值的等值兑换。
平台类应用第四类是平台类的应用,这类运营范围比较广泛,涵盖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资产增长最快的领域。
比较著名的项目包括基于区块链打造的市场预测平台Augur,计算资源交易平台Golem,去中心化的云存储平台MaidSafe,实时交易及支付平台OmiseGO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