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大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贝尔认为,下列三种变量是需关注的: ①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概
念是否可利用。 ②这些概念与要学习的新概念之间区别的程度如
何。 ③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概念是否稳定、清
晰。 (3)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可选用讲解、 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
结合对学生情况分析的条件下,正确选 取教学内容,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其 内容是:
讲重点 讲难点 讲易错易混知识点;
不讲学生已经会的 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 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
教学内容可以按照演绎法和归纳法 两种方法来组织。
演绎法是指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组织材 料,即从概念或原理开始,导引至事实,然后 至观察、应用及问题解决。按照从一般到特殊 的顺序组织内容,
学习者自身需要。 社会对学习者的需要。
2.2 教学内容的分析
学习内容,就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 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 度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 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内容效度。
学习内容分析
分析前:多而杂
分析后:少而精
按归纳法组织内容,即由事实、事物细节开始, 导引至概念及原理的形成,而后至问题的解决。布 鲁纳主张按此种方法来组织和呈现教材。
事实上,上述两种方法经常是 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不可能只 绝对地使用一种方法。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1)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奥苏
2 教学设计的程序
学习 需要 分析
教学 内容 分析
学习 目标 编写
教学 对象 分析
教学 策略 设计
教学媒 体选择 与设计
教学评价
(形成性 评价)
迪克-凯利教学开发模型
总结 性
评价
学习需要分析 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要学。 学习目标设计 应教成怎样,学成怎样。
学习内容设计 教什么,学什么。
教学策略设计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 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例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 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检索、收 集、整理······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 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例如——应用、使用、 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 推广、证明、评价······
(1)按学习理论依据分类的新教学模式
①行为修正模式。主要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学习者行为 结果的影响。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强化理论、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 习和行为矫正理论等。其教学方法有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法,模拟 ,计算机 操练与练习等。特别适用于知识技能训练。
②社会互动模式。 主要依据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 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 论等。其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群体讨论,角色扮演,社会科学调查等。特 别适用于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 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 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1 概述教学设计
Summarize and Definition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共识
1.教学设计有着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2.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3.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
当然,在教学设计时,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 将这四个方面明确表述出来。
上述关于学习的行为目标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转 化为学习结果的测验题:
你认为下面五个实例中哪些属于学习,哪 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a.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 b.成人每天浏览报纸 c.幼儿初入托儿所怕生人,过几天就不怕了 d.成人用筷子吃饭 e.“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策略性知识教学组织,应明确其效果是 看“学生会学习”的情况。
(2)既可组织专门的学习方法的的教学,又 要把思维方法渗透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教学组 织中。
(3)教师可以把自己内隐的思维活动的监控 和调节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加以仿效。
3.教学策略设计(怎么教,怎么学)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 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 虑。
关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好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 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例如——模拟、重 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 写······
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 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例如——完成、表现、 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实 验······
③人格发展的个人模式。主要依据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强调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个别化教学。其教学方法有非指导性 教学、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等。适用于个性培养、求异思维、培 养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信息加工模式。 主要依据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 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 其教学方法有概念获得的探究方法、范例教学、有意 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调查方法等。用于提高逻辑思维,批判思维能力。
标准是指学生达到目标时表现出来的最低行为程度,可以 从速度、准确率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如“至少列举三种 鉴别方案”。
➢ 大一学生(对象)在学习摩尔质量时,能说出摩 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异同点,准确率达100%。
➢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这一概念。
➢ 提供若干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新例子(行为产 生的条件),学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例和反例 (行为表现),在五个实例中至少有四个识别 正确(合格行为的标准)。
3.1 教学模式
从教学系统的结构关系不同来分类: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双中心教学模式 从教学组织形式不同来分类: 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 从教学目标的不同来分类的。 基于“做” (hand-on)的教学、基于思维(mind-
on)的教学、基于事实(reality-on)的教学
怎样教,怎样学。
教学评价设计
教得怎样,学得怎样。
教学分析
学习需要 教学内容 学习者特征 教学环境
编写教学目标 和测验项目
策略设计
教学评价
内容选择
实施
组织策略
[模式、组织、方法]
传递策略
评价
[媒体、交互方式]
管理策略
评价结果分析
编写制作 教学方案
修改教学
2.1 学习需要分析(为什么要教,为 什么要学)
(正确答案为b、c、e)
知识与技能 了解
理解
应用
过程与方法 模仿
独立操作
迁移
情感态度价 感受
值观
反应
内化
先分类 再分层
关于知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 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例如:说出、背诵、辨认、 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 认······
2.3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了解学生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2.4 教学目标设计(应教成怎样,学 成怎样)
2.4 教学目标设计(应教成怎样,学 成怎样)
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种类:
(1)形式关联: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 目标。 (2)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 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3)内容角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论的五种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从C1到C5,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且从C5 到C1,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
3. 2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 小组学习 个别化学习
2.5 教学内容设计(教什么,学什么)
教师不可能原封不动的将教材搬给学生或不加指 导的任凭学生自发学习,而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再加工,对 教材进行取舍、补充、简化,重新选择有利于目标达 成的材料。所选的材料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启发 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⑤建构主义模式。主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通 过别人的帮助,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其教学方法有情境法、探索发现法、基 于问题式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等。特别适用于“劣构”领域和高级知识的 学习以及培养科学研究精神。
(2)基于教学论分类的新教学模式 模式名称 模式特点 基本教育过程 问答模式C1型 师生问答 启发教学 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 授课模式C2型 教师中心 系统授课 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自学模式C3型 学生中心 自学辅导 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合作模式C4型 互教互学 合作教育 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 研究模式C5型 问题中心 论文答辩 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
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 断;做出相应反应等。例如——遵守、拒绝、认可、认同、 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 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支持、尊重、爱 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帮 助······
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 的价值观念等。例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 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