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网络理论课后习题答案李建东盛敏

通信网络理论课后习题答案李建东盛敏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与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与链路得汇聚点),常用得通信网络有ATM 网络,X 、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与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与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与56kb/s;(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得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得数字用户线DSL,x 表示不同得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D 信道(16kb/s 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X 、25提供48kb/s,56kb/s 或64kb/s 得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得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得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得,格式化得分组进行传输与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得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得目得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

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得方式来实现分组得交换。

1、4答:虚电路就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得选择路由得方式之一。

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得节点得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得传输。

会话过程中得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

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 信元采用全网统一得固定长度得信元进行传输与交换,长度与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

为支持不同类型得业务,ATM 网络提供四种类别得服务:A,B,C,D 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 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个相对独立得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得对应关系如下: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1、10()()[]()()[][][]22102114 cos 4cos 2cos 21022221=⎪⎭⎫ ⎝⎛⨯+⨯==⋅==Y E Y Y E X X E t X t X E1、11解:()()[]()()()0cos 2cos =+=⋅+==⎰⎰+-+-θθπθθθππππd t w Ad f t w A t X E t m cc X()()()[]()()[]()()[]τθπτθτθθθτθττππππc c c c c c X w Ad w w t w A d f t w A t w A t X t X E t t R cos 221cos 22cos 21 cos cos ,22=⋅+++=⋅++⋅+=+=+⎰⎰+-+-显然,得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就是广义平稳得。

()()()0sin cos ..cos cos 2.. sin sin cos cos 2..cos 21..===-=+=∞→-∞→-∞→-∞→⎰⎰⎰Tw T w A m i l tdt w T Am i l dt t w t w T A m i l dt t w A T mi l t X c c T T T c T TTc c T T T cT θθθθθ()()()()[]()[]ττθτθτθτc TT c c c T TTc c T w A dt w w t w T A mi l dtt w t w T A m i l t X t X cos 21cos 22cos 4.. cos cos 2..222=++=+++=+⎰⎰-∞→-∞→ 故得均值与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就是各态历经过程。

1、12解:定义:称计数过程就是参数为得Poisson 过程,如果: (1);(2)就是平稳得独立增量过程; (3)服从参数为得Poisson 分布,()[]()()()()!1!!111≥=⋅⋅=-⋅===-∞=--∞=-∞=-∑∑∑t t e e t k t e t e k t k e k t k t N E t t k k tk t k k t k λλλλλλλλλλλ()[]()()()()[]()()()[]()[]()()()()()()()tt t e e t t k t e t t e k t k k t N E t N t N E t N t N t N E t N E t t k k tk t k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2222202 !2!1 11不妨设,则()()()[]()()()()()()()[]()()()()()()[]()[]()[]()()()[]()[]()[]()()()t s st s st s s s t s s N E s N D s N t N E s N E s N E s N t N N s N E s N s N t N N s N E t N s N E t s R N ,min0 0,222222λλλλλλλλλ+=+=++-=++-=+--=+--==1、13 解:由就是强度为得poisson 过程及题设知,与就是一零初值得平稳得独立增量过程。

又,()()()()()()()()()()()[]()()()[]()Λ2,1,0!!1! !1!1!0==-=--=-======-∞=-∞=∞=----∞=∑∑∑∑k e k pt m t p ek pt k i t p e k pt p p C e i t i t N k t Y P i t N P k t Y P pt k m m tk ki ki k i tk k i k k it i i λλλλλλλλλλ即,故就是强度为得poisson 过程。

()()()()()()()()()()()()()()()()()()()Λ2,1,0 !1!!1 !!11!10=-=-=--=-======--∞=-∞=∞=----∞=∑∑∑∑k e k t p m pt ek t p k i pt e k t p p p C e i t i t N k t Z P i t N P k t Z P tp k m mtk k i k i ki tk k i k k it i i λλλλλλλλλλ即,故就是强度为得poisson 过程。

1、14解: (1)(2)定理:设就是参数为得Poisson 分布,就是其到达时间序列,则服从分布,即得概率密度函数为:()()0 1001≥-=-=--==--∞---⎰⎰t ee d e d e t F tt t t λλτλτλττλττλ1、15解:知道过程现在得条件下,其“将来”得分布不依赖于“过去”。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下:1、16解:Prim —Dijkstra:Kruskal:2、1答:有三种,分别就是面向字符,面向比特,采用长度计数得组帧技术,其中采用长度计数得组帧方式开销最小。

2、2答:接收字符串为:C0 C0 10 36 87 DB DC DB DC DC DD DB DD C0 7C 8DDC DB DC C0恢复为:10 36 87 C0 C0 DC DD DB 、 7C 8D DC C02、3答:插入后:011011111 0 0011111 0 101011111 0 11111 0 01111010 恢复: 11111 0 110011111 0 011111 0 11111 0 1100Flag Flag 1011111 02、4答:在接收端,收到015后,如果下一位就是“0”,就将该“0”删去,如果 就是“1”,就表示一帧结束。

按此规则: 011 011111 0 111111 011111 0 1 01111110 015 015 Flag 22、6解:()()()324345734411D D D D D D D D D D D D S D ++++=++=++=余数为2、7证明:(1)已知一个任意得数据多项式其CRC 多项式()()()()()()()∑∑∑-=+-=-==⎥⎦⎤⎢⎣⎡=⎥⎥⎥⎥⎦⎤⎢⎢⎢⎢⎣⎡⋅=⎥⎦⎤⎢⎣⎡⋅=101010Re Re Re K i i i L i K i i L K i i i L D C S D g D S mainder D g D D S mainder D g D D S mainder D C (2)将代入到中,得()()()()[]()()()()i K i i i K i i L i L K i i L i L K i i K i i i L i L i C S D C S DC SD C S C D C DC SD C 0101102211110100111 ∑∑∑∑∑-=-=---=---=-=--++++=+++=ΛΛ又有对应可得 2、8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时延得影响,分组B 出错却导致分组C 重发,最终分组B 丢失。

2、9证:根据停等式ARQ 协议,当序号采用模2表示时仍可正常运行。

描述如 下:发端A:(1)置SN =0;(2)若从高层接收到一个分组,则将SN 指配给该分组,若没有分组则等待;(3)将第SN 个分组装入物理帧中发送给接收节点B;(4)若从B 接收到R N ≠SN,则将SN 模2加1,返回(2),若在规定时间内,并未收到B 得R N ≠SN 得应答,则返回(3)。

收端B:(1)置RN =0;(2)无论何时从A 端收到一个SN=RN 得分组,将该分组传送给高层,并将RN 模2加1;(3)在接收到分组得规定有限时长内将RN 放入一帧得RN 域发送给A,返回(2)。

2、10解:设任意一个分组平均需要发送次才能成功,而一个分组发送次成功 得概率为,从而有成功发送一个分组所需要得时间为,故2、11与课本上图2-11 得a,c 图基本相同,只需将A,B 名字交换。

2、13答: (1) 个 (2) 个(3)当节点连续发送时,可以发送得帧最多 a 、帧 0、082s 后可收到应答; b 、帧 0、0132s 后可收到应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