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汉语的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汉语的世界》教学设计

第 1课《走进汉语的世界》教学设计4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课要学的内容《走进汉语的世界》是一篇评论性的随笔,文章运用了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表得了运用语言文字应有的严谨精神以及创作和阅读时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由于评论性的随笔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陌生,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重点研讨。

其核心是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认识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的重点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对评论性的随笔的特点要做一些必要的介绍,同时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中体现出的道理。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定位: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二)目标解析:1)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汉语语音的两个特点2)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3)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语语法上的特点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知识感到比较陌生,这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知识了解不多。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课在教学中,准备运用幻灯片,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增加容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借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之口,表达了他对母语法语的看法,“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她是这个民族沟通的桥梁、维系的纽带,她是这个民族的魂魄,也是这个民族的根。

作为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走进汉语,学好汉语,并深植母语之根,而不能像小弗朗士那样,只是到了某个特殊时候才记起母语的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带着这样的热情去认识、体验我们民族的语言。

二、问题探究大问题一:再读文本思考汉语有哪些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特点的理解例题:阅读文本说说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教师明确 :他不懂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变式训练:问题:“这个人好说话”有几种理解?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好”既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hǎo。

“易于”“便于”的小问题1:现代汉语语音有何特点?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其高低升降,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小问题2:现代汉语词汇有何特点?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A、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B、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C、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小问题3:现代汉语语法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A词没有形态B、虚词重要而丰富C、语序的作用重要六、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汉语在声调、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认识到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存在使汉语具有无穷的韵味,激发了我们对汉语的浓厚兴趣。

第三、四课时教学过程:大问题一:汉语词语是怎样演变的?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词语特点的了解讨论后明确:1、词语的词形变化2、词语的词义变化3、词语的消长变化4、词语的替换变化小问题1:汉语词语的词形变化有何特点?讨论后明确: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小问题2、汉语词语的词义变化有哪些变化?讨论后明确: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小问题3:汉语词语的消长变化表现在那些方面?讨论后明确:(1)社会生活方面:“和谐社会”、“小康生活”、“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白领、个税改革”等。

(2)网络用语方面:(3)科学技术方面: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

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小问题4:汉语词语的替换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讨论后明确:(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大问题二:汉语有几大方言?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现代汉语的主要方言讨论后明确:——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七大方言。

大问题三: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吗?它与方言有何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认识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讨论后明确:——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全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通话也是一种特殊的方言,也就是说,汉语是一个个具体的方言来体现的;但普通话又不同于方言。

它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问题串:六、本课小结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作为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国语言文字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风雨之后,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有着“霸权”称号的英语语种的严峻挑战。

不少的专家都说过:过去不识汉字是文盲的话,那么今后不懂英语的人就是新的文盲。

而我认为英语固然重要,但汉语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语言,也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它的一个字里面就可能蕴藏着一句话或一个故事,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只有汉语才能称得上是学无止境,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可以与汉语的博大和精深相比,如果丢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成为千古罪人。

ﻫ七、目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pā) 刎(wěn)颈之交睥(bì)睨(nì) 猝(cù)不及防B.赡(zhān)养趑(zī)趄jǖ不前莅(lì)临夙(sù)兴夜寐C.冻馁(něi)暴殄(tiǎn)天物禅(chán)让惴(zhuì)惴不安D.籼(xiān)稻残羹冷炙(zhì) 祓(bá)除殒(yǔn)身不恤【答案】A【解析】B.赡(shàn)C.禅(shàn)D.祓(fú)(讨论:考题是考查读音,刎(w ěn)颈应该是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起,考查读音不应该忽视变读。

笔者认为题目中“读音”换成“注音”更妥当,毕竟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1.B【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ān”;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o”;D.血、谑读“xuè”,噱、穴读“xué”。

】3、判断下列句子词语使用的正误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又”,⑦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

八、配餐作业A组题:1、“或者”“还是”运用是否得当①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

②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③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④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①②两句是一般陈述句,不能用“还是”,应该用“或者”;③④两句是疑问句,不能用“或者”,应该用“还是”。

2、判断下列句子词语使用的正误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B组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ﻫ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答案:D ﻫ解说:A 中介词“通过”位置错误导致结构混乱,B搭配不当,“意识”与“提高”搭配不当。

树立意识C句式杂糅,可用介词“对”放到“进一步”前,或者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加“这”。

虚词重要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ﻫ A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ﻫ B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ﻫ C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贺岁剧不仅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D(A项语序颠倒。

应为“位于……图书馆给中国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项成分残缺,在“成为”前加上“使晋国”。

C项语序颠倒,将“艰辛地”放在“研究”的前边。

)语序重要C组题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通告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

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

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

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2009年6月7日【答案】“宣布”改为“通告”;“敝”改为“本”;“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不安”改为“歉意”【考点】考查语言的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