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花开》第一章读写融通答案课件

《语文花开》第一章读写融通答案课件


《卑微母亲的眼泪》 1.供不起他上学;跪着求两个儿子等。 2.气愤、悲伤等。 3.言之成理即可。 4.从以下任何一个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做人
要有骨气;(2)做人要学会感恩;(3)做人要学会宽容.
5.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单元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好雪片片》 1.(1)描写流浪老人的外形和生活情形。 (2)写流浪老人对买奖券者的真诚祝愿和关心。 (3)礼赞老人的心灵之美。
《雪小禅:一枝飘逸而妖气的荷》
1.示例:深圳就是孺子牛,开拓往前。答别的也可以,是那么回 事就行。
2.作者的两个笔名,一个是“雪小禅”,一个是“银碗里盛雪”, 这两个笔名了都有“雪”字,洁白的“雪”象征着纯洁。“雪小 禅”三个字空灵、寂寞、耽美;“银碗里盛雪”五个字清凉而真 意,这两个笔名都晶莹剔透,是作者追求文字干净、唯美的象征。
5.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买馒头》 1. ①老汉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老汉诚实信用,馒头是手工制造,凭手艺挣钱; ③老汉乐观知足的精神风貌。 2.D
3.表达出每天开蒸笼的时候,老人的欢喜,也写出老人身上体现
出来的优秀品质也正像开笼时的白色烟雾一样,馨香四溢。
4.人生应该不断地追求,要乐观,并懂得知足、感恩。
《梅香》 1.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 的芳香。 2.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 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3.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4.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
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语文花开》第一章“读写融通”答案
第一单元 那一刻,我长大了 《谁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1.花开的声音。 2.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她乐观豁 达坚强的性格。
3.作者用拟声词,写出了花开的状态,极富感染力。
4.他(她)是一个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积极与命运抗争的人。 (意思对即可)
《心田上的百合花》 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这两个词语的表达 作用都结合了文段的主题回答的。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托物言 志的写法,借百合花写人的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把花当作人来写, 阅读时,可以把百合花当作某类人来理解)‟ 2. 排比、拟人、反复。(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 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每个要点1分,共2分。) (此考点不是简单的修辞判断,而是考修辞的表达作用,不同修辞, 表达作用不同,要积累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答题时,可以选自己有 把握的修辞种类来回答。)
第三单元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一千张糖纸》 1.(2)收集、清洗糖纸 (3)献上糖纸却没换到电动狗 2.例如:①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 ②她被 闹得坐不住了 ③我和世香互相看了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 ④表 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⑤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 样一份快乐。 3.因为表姑的失信使“我”全力追逐的希望忽然成了泡影,这让 我悲愤、绝望,加之对世香的内疚所以觉得很累。(言之有理即可)
3.雪小禅是一个唯美的人,她的身上充满了诗情画意,犹如她的 文字一样,淳朴、空灵、恬静,蕴含着自然之美,小众之美,宗 教之美。
《花间十六拍》 1.过年穿新衣 给他送纸条 主持系里元旦联会 大学同学聚会 2.设臵悬念,引起下文。 3.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我给他送纸条时兴奋而又紧张的心 理。 4.青春生活中的琐琐屑屑早已化为美好的回忆,而在光阴中的生 活状态——闲适、稳妥、简单才是我真正追求的。(意思对即可)
3. 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线索是作者选 材、组织材料的脉络。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截然不 同的。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4.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 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此题是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1.是按照“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2.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 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地表现了莲花为了盛开,在春天里的 努力拼搏的情形。 3.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中心。
4.“如果”一词不可以删去。“如果”表示假设,表达了“我” 还没有达到“莲花”那种为追求在夏天的盛开而在冬天、春天、 秋天“不抛弃、不放弃”的奋进精神。抒发了向莲花学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到
心安;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
就是同情找到了“站立的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
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3.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身子、奖券形成十分鲜明的 对比。红色塑胶套是老人美好心灵的象征。 4.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 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存在于作者和 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 添浓浓的诗意。 5.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 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 人的美在于人的好本质;美存在于人的心头。
5. 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第二问: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此题是发展性考题。拟人 化的手法,其实就是写人的。)
《随风吹笛》 1.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2.活的画面和声音
3.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 笛声。 4.例:⑴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 生命的欢快。⑵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 坚石而出的毅力 5.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感 悟自然,融入自然,生命就会有价值,生活就会有意义。(意思对即 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