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韩语专业(电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韩语的基本知识和翻译技能,了解韩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韩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电子行业相关的翻译能力,能胜任韩资企业生产、国际经贸、翻译、企业交流、旅游等业务工作,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韩语人才。
(一)职业岗位分析国际贸易是我国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一番多。
中国和韩国近几年来的贸易、文化等交流活动也呈现喜人的发展状况。
山东半岛是韩国投资和经商最集中的省份,有着大量的韩资企业特别是电子企业,这为本专业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对具有韩语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使这个领域孕育了更多的机会。
(二)行业发展现状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尤其是山东作为中韩两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在经济文化领域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富有成效的合作是必然趋势,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全面迅猛发展,两国已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
目前,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以及第二大进口来源,韩国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吸引外资来源国。
中韩两国政治友好,地理邻近,文化相似,经济互补性较强,有着发展经贸合作关系的天然优势。
虽然建交时间还不长,但今后发展潜力非常大。
今后两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对话,为两国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目前两国的这种发展趋势,社会需要大量既懂韩语又了解韩国文化、经济等的实用型人才。
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韩贸易额达到440.7亿美元,比1992年两国建交时增长近8倍。
而2005年中韩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随后在胡锦涛主席访韩期间,两国政府发表了一份《中韩联合公报》,为未来双边贸易的发展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目标——到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韩国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应的,韩语技能人才也将起到越来越重的作用。
韩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促使韩企人才需求旺盛。
同时韩国语作为彼此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语言工具,已成为社会的一个迫切需要,既懂语言又懂经贸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社会所需。
而且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时,大力提倡人才本地化,需要大量懂韩语、或有留韩背景并熟悉国内市场运做的人才。
同时,中国企业也纷纷在韩国投资,都需要大量懂韩语、懂国际贸易的人员。
韩语人才自然是他们中的首选。
目前,韩国已成为对中国的第一大投资国,同时中国也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国。
据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研究人员介绍:仅烟台就有5000多个韩资企业,山东全省的韩资企业接近万家,全中国估计有10万多家韩国公司。
(三)人才需求我院对人才需求的调查预测表明,专科层次通晓韩语的人才是一个很大的空缺。
从2007年初开始,我院信息工程系先后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人才市场搜集信息,同时广泛征求各有关用人单位的意见,他们普遍认为专科层次的韩语人才目前缺额很大,该专业的设立可以满足市场对韩语人才的需求,特为是胶东半岛,市场潜力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根据社会调查和分析,山东对韩经贸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经贸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一方面,三资企业需要一定数量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高经贸素质的外贸人才;另一方面,入世后,很多企业的业务将与国际接轨,需要大量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省每年高层次的韩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在100000人左右,其中烟台市需求在20000人左右,青岛、济南、日照等城市对韩语人才需求量也很紧迫,每年在80000人左右。
目前,在烟台从事对韩经贸工作的人员主要来源于:(1)经贸外贸专业;(2)外语专业;(3)原从事国内贸易的人员;这些来源渠道说明对韩经贸业务中更需要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强国际贸易业务技能、熟知韩语文化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办学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这样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韩经贸人才的需求。
(四)岗位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韩资企业特别是电子类企业,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人员协调、韩文专业资料翻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一)政治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有明确的八荣八耻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知识结构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韩语语音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4、了解我国国情和韩国的社会情况及文化背景;5、具有较好的汉语和写作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能力结构1.具有熟练的韩国语对话能力。
2.较熟练地应用、处理本专业的一般性韩文技术资料,具备基本的信息交流能力,能撰写常用中韩文件。
3.具备企业相关技术资料特别是电子行业相关资料的翻译能力。
4.具有中韩合资企业工作协调能力。
(四)素质结构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熟悉经济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有关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
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3、专业素质:通过韩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严格的韩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强化口语训练),具备韩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电子行业相关的翻译能力,能胜任韩资企业生产、国际经贸、翻译、企业交流、旅游等业务工作。
4、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五)资格证书1、普通话证书2、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3、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4、计算机高级操作工证书。
5、可选证书:韩语三级证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三级证书、电子商务证书。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招收高中、中职校毕业生,学制三年四、主干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安排(一)主干课程设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要求与历史责任,明确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改革进取精神,端正学习目的与态度。
通过法律基础教育,使学生树立较高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知法、懂法、守法,并运用到本专业当中。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门课程主要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计算机文化基础讲授微型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结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和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并获取相应的计算机能力证书。
4.大学英语结合专业要求,较系统的学习专业英语知识、要求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不低于4000个,能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设备说明书,较熟练使用专业资料,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5.体育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养成锻炼身体良好习惯,达到增强体质、培育拼搏进取意志、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目的。
6.基础韩语该课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目的和任务在于系统地讲授韩语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训练,着重于提高学生熟练地应用韩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韩语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使其在各自对外工作中,能够独立地用韩语处理和解决问题。
7.韩文打字教授学生熟练地掌握法文输入法,每分钟至少打60字符以上,满足工作岗位业务之需。
8.韩语精读本课程为基础韩语的提高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扩展知识面。
9.韩语语法通过学习韩语语法,使学生对现代韩语语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以便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韩语语法规则,并熟练运用的目的。
10.韩语听力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听力训练,使学生在试听一两遍后,能基本上准确地把握一段谈话、报道等主要内容,并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使学生在掌握正确、规范的发音、语调、语速的基本技巧之后把所听的内容归纳表述出来。
11.韩语口语通过大量、严格、规范的韩语口语训练,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韩语口头表达能力,以期在日常生活方面,能用词恰当、地道,语音语调正确,流畅地进行韩语交流。
该课以大量的实践训练和韩语情景会话为主。
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社会用语,为用韩语交流打下不可缺少的语言基础,同时了解韩国社会的有关民俗,生活方式等。
12.韩语阅读通过扩大阅读量、使学生加深对韩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更有效地掌握韩国和深入了解韩国文化,更有效地用丰富的语言从事交流活动。
13、外贸韩语函电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一定的外贸韩语词汇和术语,熟悉国际贸易实务中常用的贸易用语的韩语表达方式,并且能以韩语为工具,结合贸易知识和贸易术语,使语言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1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反馈放大器、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电路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常用计算方法,能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掌握基本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测量技术。
具备运用电子技术的基本能力和实验技能,能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作准备。
15、国际贸易实务本课程介绍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阐述交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政策、惯例和规则,讲解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程序。
16、国际商法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国际货物买卖、国际商事交易,管理国际商事活动及处理国际商事争议的法律法规,即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中心的票据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货物运输法、货物运输保险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和国际商事仲裁等方面的法规。
17.韩语写作基础通过韩语写作课的学习,使学生的韩语写作水平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使学生具有书写一般韩语文章、书信及各种应用文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韩语综合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