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五章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类型
1、从课程主体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基本以 经验(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 2、从课程分合角度看,综合课程为主。
3、从课程功能角度看,隐性课程的特点十
分突出。
课后实践作业:
你认为在幼儿园中,应该给孩子提供哪些课程 内容?为什么?
5.核心课程从社会现实和幼儿的需 要、特点出发选择出一个个主题, 以此为核心将相关内容组织起来, 这样形成的一个个向心型单元按一 定的线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核心课 程。目前人们提到的单元课程、主 题课程就属于此类。当单元或主题 不事先预定,而是根据实际环境和 幼儿的兴趣自然生成时也就变成了 设计课程。
二、课程的构成要素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的构成 要素 课程评价 课程组织、 实施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1、陈鹤琴 ——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 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 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 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 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 儿园课程。“
2相关课程注重相关学科在 知识点上的必要联系,同时, 保留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 独立的学科地位。
3融合课程学科原有的逻辑 淡化,各学科之间在面上的 联系有所加强:不同学科融合 后所形成的新学科的整体逻 辑正在逐渐产生,但尚未形 成.
4.领域课程这里的领域既可指 知识领域,也可指幼儿的发展领 域。其主要特点是各学科原有逻 辑逐渐消失,相互间的联系进一 步加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 领域或发展领域,并且,各领域 或领域整体的逻辑发展得较为成 熟,已基本取代了学科逻辑。
依据课程指导思想的差异,可 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三类:儿童中 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 心课程。
1儿童中心课程这种课程强调幼儿 的兴趣、需要,关注幼儿参与活动 中所获得的经验。课程的内容不能 预定,它随着学习情境和幼儿的兴 趣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以帮助者 身份出现,幼儿学习时多采用主动 探索方式,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
四、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
幼儿园课程 评价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 目标
幼儿园课程 实施
幼儿园课程 内容
幼儿园课程与其他阶段的课 程相比有哪些不同?它具有什么 特点?
第一章·第一节
五、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幼儿园课程类型
大 。间 的 联 系 究 竟 有 多
1.显性课程它指幼儿园情境 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 现的课程,如幼儿园各类教 育活动等
2.隐性课程它指幼儿园情境中以间 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 幼儿园园风等。在实际工作中,人 们考虑较多的总是显性课程,而对 隐性课程往往关注不够。实质上, 隐性课程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且不 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必 须自觉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充分发 挥其价值,使之成为幼儿发展积极 的影响源。
学 科实 或质 领上 域揭 知示 识了 不 同
这 种域 分课 类程 方和 式核 心 课 程 。
程 、分 融科 合课 课程 程、 、相 领关 课
程 大式 致, 分可 为将 五幼 类儿 园 课
的 组依 织据 形课 程 内 容 不 同






:
1.分科课程强调不同学科知 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各科平 行孤立,分别传授。
3、张雪门 (1891-1973,男) 中国著名的幼
儿教育家。1918年在浙江创办了星萌幼稚园,后在
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
——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 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 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儿 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 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 中国著名儿 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 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 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 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后 担任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 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 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 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 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 育》等著作。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小结
我国幼教先驱们对幼儿园课程的阐释 ——幼儿的经验、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生活是课程关注的重心。
• 当前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的幼儿园课程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 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
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对定义的解析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2社会中心人们迫 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存社会的状 况和要求来进行。属于此类的课程 有多元文化课程、环境保护课程、 和平教育课程等等。
3.学科中心课程强调从学科 体系出发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 来组织课程。
根据课程不同的表现形式,可 将幼儿园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 隐性课程。
主观学习经验
客观学科教材
第一章·第一节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对定义的解析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用, 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
三、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对定义的解析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 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 课程的组成部分
2、张宗麟: (1899―1978)
中国著名的幼 儿教育家。曾在鼓楼幼稚园(南京市鼓楼幼
儿园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于 1923年创办的实验园,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
心)任研究员,协助陈鹤琴的实验研究,是
中国幼稚园第一位男教师 。
—— “幼稚园课程者,有广义的说 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活也。”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
什么是课程?
一、课程的内涵
•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1、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教科 书、教材) 2、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 图 3、课程即经验 4、课程即活动
课程: 课:即课业(功课;学业 ) 程:即进程 课程: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 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 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包 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各类 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