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鸭的饲养管理(成教)

蛋鸭的饲养管理(成教)


十二、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3.保持环境的相对安静 饲养员在舍内操作时,动
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引起惊群。 4. 要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提供理想的产蛋环 境,尤其是温度。 5. 产蛋期间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不随便使用对 产蛋率有影响的药物,如喹乙醇等 ,也不注射疫 苗和驱虫。
圈养青年鸭的饲Leabharlann 规程午夜以后到黎明以前这段时间,通常不在白天产
蛋。
防止鸭产“水蛋” 和“野 外蛋”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9.观察蛋壳质量 蛋形为椭圆形,蛋壳厚实、光滑。产软壳蛋或蛋 壳有砂眼,比较粗糙,说明日粮中缺乏钙或维生素 D。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10.观察蛋重
蛋鸭初产时蛋重为40克左右,产蛋到150天左
右蛋重达到标准蛋重的90%,到200天左右达到标
水肿等症状。 对于患病个体要及时隔离并对症治疗,对鸭舍 及内外环境要进行消毒,鸭群要进行相应的免疫。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4. 粪便的观察
健康鸭群粪便不硬不软,颜色灰黑色,表面有
少量尿酸盐沉积。病鸭粪便有绿色、白色、金黄
色等不正常稀便。
5. 体重的观察
体重随着周龄增加是逐渐增加的,早期增重速
度快,进入产蛋期后体重增加速度变慢。
清理干净。
食槽、饮水器每天清洗、消毒。 鸭舍内的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
七、预防疾病
3、隔离、密闭: 一旦发生疫情,除进行治疗外,要严格封锁,
不得外出活动,严禁饲养员相互串舍,死鸭要深
埋或焚烧,不得到处乱扔,以免疫情扩散。
防止鼠类及昆虫对鸭群的危害及传播疫病,
消除疫病发生的条件。
七、预防疾病
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冬季产蛋鸭饲养管理日程
早晨6点开灯,收蛋。 早晨7点在舍内驱赶鸭群进行“噪鸭”。 7点半清理水盆(水槽)、料盆(料槽),加水、加料。 上午10点将鸭群放到运动场活动(气温过低时不放鸭 出舍),并喂饲少量的青绿饲料。第二次收蛋。如果气 温过低则推迟鸭群出舍时间至中午喂饲后。
冬季产蛋鸭饲养管理日程
10点半让鸭群到池塘洗浴。打开门窗、风机通风换 气。整理垫料。视气温情况将鸭群赶上岸,在运动场活
4~7日龄
第三周
26~28 ℃
24~19 ℃
第四周
24~17 ℃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看雏施温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夏季防暑降温 屋顶的隔热 、运动场的遮阴 、降低鸭舍内的相对 湿度 、加强垫料管理 、搞好饮水供应 、搞好鸭 的洗浴管理 、露宿乘凉 、保持饲料的新鲜 、调
整饲料营养水平 、使用抗热应激添加剂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3、相对湿度:60%~70% 4、合理通风: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3、相对湿度:60%~70% 4、合理通风: 5、分群和调群保持适宜的密度
六、蛋鸭的饮水与采食 一、育雏期:先饮水后采食
饮水清洁卫生,少喂勤添 二、育成期:适当放牧,可降低饲料成本。 三、产蛋期:营养全面,钙磷适宜,提高产 蛋量及蛋品质量。
动。
11点30分舍内加水、加料。将鸭群赶入舍内喂饲。 喂后视天气情况自由活动。 下午4点视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提前将鸭群收回鸭舍。 下午5点喂料。 晚上10点关灯。
十三、鸭群的选择与淘汰
当鸭群达到16周龄的时候可以对鸭群进行1次选择。
要求选留的个体要健康、体况发育良好,而且体型、
羽毛颜色、脚蹼颜色等要符合品种或品系标准。
心观察,并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
疗。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1. 采食饮水时观察 每日观察鸭群的采食饮水状况,正常情况下, 每次喂料时,鸭采食积极,出现抢食的状况,采 食量饮水量正常,如发现采食不积极,采食量下 降时要马上查找原因。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2. 放水时观察
正常情况下,鸭下水积极,下水后潜水时间长,
产蛋期间及时淘汰低产和停产个体。一般,第一个产
蛋年产蛋率高,蛋品质量好。第二年产蛋性能下降。所
以应养当年鸭。
十四、标记与捕捉
(一)编号方法
编号有助于对鸭群的管理。有助于对鸭群的区分、
选择还可减少丢失。
1.脚蹼刺洞法:
例如:右脚外蹼打—个洞代表1,右脚内蹼打一个 洞代表3,左脚内蹼打一个洞代表10,左脚外蹼打一 个洞代表30。
1、光照:
育成期末至产蛋高峰前——渐增光照
17周开始,每周增加20~40分至产蛋高峰前
2~3周增至16小时稳定 光线不可过强,20㎡ ~40W,夜间弱光照明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1、光照:
产蛋期——恒定长光照 16小时
夜晚要有弱光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2、温度:
雏鸭适宜温度:
1~3日龄 28~30℃
第二周 28~22 ℃
在水中游泳状态好,非常活跃。上岸后羽毛光滑
不湿毛。如发现鸭不肯下水,下水后湿毛等,可
能是鸭缺乏营养或患病。并加喂动物蛋白饲料和
鱼肝油。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3.健康观察
健康鸭精神活泼,行动灵活,休息安静。病鸭则
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缩头垂翅。 眼睛半闭,眼睛
周围有分泌物,活动量减少甚至停止活动,有充血、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1、光照: 育雏期——渐减
雏鸭舍光照方案: 第一周20~23小时,第二周18小时, 第三周大约 14小时 白天自然光,夜间弱光通宵照明,或晚上补1~2 小时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1、光照:
育成期——恒定短光照 时间:8~10小时,夜间弱光通霄照明 强度:30㎡~15W
五、环境条件的调控
春、夏季节产蛋鸭的饲养管理日程
10点半将鸭群从池塘赶上岸,在运动场活动,可以喂
饲一些青绿饲料。
11点半舍内加料、换水,将鸭群赶入舍内喂饲。如果
天气炎热,可以在运动场的凉棚下喂饲。喂饲后让鸭群
自由活动。
下午5点半舍内加料、换水,将鸭群赶入舍内喂饲。
下午6点半开灯。填写当天生产记录。
晚上9点关灯,用微光通宵照明。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6. 观察蛋鸭的羽毛。
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营养状况良好,否则,
要提高饲料的质量。
7. 观察产蛋率上升情况
优良的蛋鸭品种一般150天左右产蛋率达到50%,
200天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
十一、蛋鸭日常观察技术
8. 产蛋时间
鸭产蛋昼夜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产蛋主要集中在
二、生产计划的制订
1、市场行情:
2、本场实际生产能力: 3、资金情况:
4、气候条件:
三、生产记录表的编制与填写
反映鸭群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的各种情况
日期、日龄、存栏数、死淘数、产蛋量、破蛋数、
蛋重、耗料量、饮水量、温度、湿度、防疫、称
重、更换饲料、停电、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 死亡原因。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九、提高产蛋率
1、适宜的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湿度、通风
2、均衡的营养:能量与蛋白,钙、磷
3、健康的体况:防病
4、稳定的操作程序:
根据蛋鸭生活有规律的特点,建立一套管理程序,以后不要轻 易改变。若要改变,也要逐步变化。 如果频繁改变饲料和生活秩序,不仅影响鸭的生长,也会影响 生产性能的发挥。
十、提高蛋品质量
水槽
自动供水
料盘
七、预防疾病
1.防止营养缺乏而导致的疾病发生,饲料营养要完善, 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同时饲料的质量要可靠,严禁 使用劣质饲料原料或已发霉变质的饲料。
七、预防疾病
2、清洗和消毒: 入舍前消毒、平时清洗消毒及带鸭消毒 鸭舍、运动场每天清扫,及时将杂物运送到垃圾
场。
水池定期更换水、消毒,每次换水时将池底杂物
5时30分: 放鸭出舍,赶鸭下水洗澡、活动、食 草等。饲养员将食槽、水盆等洗净的用具放在运动场 (即鸭滩)上,拌好饲料鸭群上岸采食。喂料后,让鸭 自由下水,在水围内浮游活动,然后上鸭滩理毛休息。 饲养员进鸭舍打扫干净,垫好干草。 8时30分~10时30分:赶鸭入舍休息。
圈养青年鸭的饲养规程
10时30分:饲养员入舍,先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 动5~10分后,再放鸭出门,下水活动。接着拌好饲 料,进行第二次喂料。鸭吃完饲料后,任其自由下 水,在水围内浮游活动,然后上鸭滩理毛休息。 13时~l 5时30分:赶鸭入舍内休息。
5m,两侧设排水沟,水槽和饮水器放臵在排水沟上的
网面上。
2、小规模水禽舍:砖木结构,,舍高2 ~ 2. 5m,宽敞
4.5~5m,单列式饲养、排水沟在房舍一侧。多配有运 动场,舍内高出运动场15~20㎝
3、集约化水禽舍:舍高3~3.5m
式,排水沟设在舍中央
跨度6~8m,双列
青壳Ⅱ号
育雏期生产记录表
舍号:
时间 2011.5 .1
育雏期生产记录表 进鸭日期: 品种: 来源:
日龄 1 周龄 数量 2000 死亡 数 淘汰 数 温度
饲养员:
耗料 体重 免疫 备注
1
小计
育成期生产记录表
舍号:
时间
进鸭日期:
日龄 周龄
育成期生产记录表 品种: 来源: 数量 死亡 淘汰 均耗 总耗 体重 数 数 料 料
17时30分~ 18时:舍内开亮电灯,放好清洁饮水,
然后赶鸭入舍休息。 21时:饲养员入舍加1次清水,或者加喂1次饲
料(根据鸭子的生长情况而定)。
春、夏季节产蛋鸭的饲养管理日程
早晨5点开灯,将鸭群放到运动场,让鸭在运动场 采食少量青绿饲料、活动。进舍收蛋。如果天气不好或
温度偏低则不让鸭群出舍。
早晨6点30分清洗水盆(或水槽)、料盆(或料槽),加 水、加料。收鸭进舍采食饮水。 9点30分将鸭群赶出鸭舍,让它们到池塘洗浴。第 二次收蛋。整理舍内垫料,打开门窗及风机进行通风换 气、排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