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凝心聚力促转型”实施方案

“凝心聚力促转型”实施方案

舒兰市旅游局2011年开展“凝心聚力促转型”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推动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市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全局“凝心聚力促转型”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一、目的意义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舒兰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活动安排(一)开展十个系列活动1、开展“树公仆形象、做勤廉楷模”活动。

以“树公仆形象、做勤廉楷模”为主题,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自觉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促和谐”;培养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树立良好公仆形象;建设一支勤政为民、廉洁从政、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为“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舒兰经济社会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开展“立公道正派之德、树公道正派之风,努力塑造旅游系统新形象”活动。

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修善良之德,树助人之风;讲党性、重人品;讲真话、办实事;讲道德、论品行;讲团结、促和谐;讲正气、树新风;讲尊严,塑形象;要自立、自强、自重、自律,办事公道,正人律己,努力打造农业团队新风貌、新风采、新形象。

3、开展“舒兰光荣我光荣、我为舒兰添光彩”活动。

每位干部职工都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件小事、一个成就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支持舒兰的建设与发展。

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形成“舒兰光荣我光荣”的自觉意识,牢固树立“我为舒兰添光彩”的理念。

为“加快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舒兰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开展“创学习型机关,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驾驭本职工作和依法行政能力。

要依托各自工作岗位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技术培训。

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干部队伍。

为适应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为“加快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现舒兰经济社会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5、在五月中旬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

积极组织实施党员“双育工程”党性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源作用,采取理论学习会、专题研讨会、系列座谈会、形势政策报告会等形式,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党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增强对党的热爱和信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打牢党员干部“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的思想基础。

6、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教育活动。

要结合旅游业工作实际,落实“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深化“八荣八耻”教育。

以德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

统筹兼顾,边学习、边开展工作,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体现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

7、开展“重品行、树形象、做表率”活动。

班子成员认真学习“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纪律规定,强化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选举一次成功。

8、开展“凝心聚力促转型经验交流”活动。

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媒体报道、设立宣传专栏、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我局“凝心聚力促转型”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鼓舞士气,凝聚力量,进一步坚定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信心,调动投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形成合力推动转型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突出十个比一是在加强项目建设上比作为。

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形成人人想招商、人人抓招商的氛围;二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比服务。

实行大下基层,形成点对点、面对面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全力打造“全市最优软环境建设先进单位”;三是在破解难题上比能力。

把发展“生态旅游”,打造“贡品之乡”做为基本方向和首要任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服务能力,明确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发展的措施和切入点;四是在推进富民惠民上比实效。

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活动的标准,在改善民生上为民办实事,继续实行民心工程,加大力度,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五是在维护和谐稳定上比水平。

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和纠纷,具备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六是在立足岗位职责上比贡献。

加强机关纪律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员干部职责,提高职能水平,培育优良作风,搞好文明窗口、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的竞争意识;七是在争一流站排头上比成效。

活要抢着干,事要争着做,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在岗位上练兵。

要以业务竞赛为载体,党员干部要争一流、做表率、重品行;八是在营造活动氛围上比成果。

围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营造活动氛围;九是在深化创特上比实绩。

继续围绕“十个一”活动开展“创特”活动,在传、帮、带、比、学、赶、帮、超上下功夫;十是在遵章守纪上比考勤。

确保无违纪现象,局里出台考勤制度,按照考勤制度抓好落实,不打折、不走样、不缩水。

(三)强化七项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推进和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

一是亮甲山生态旅游风景区。

在国家A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紧紧围绕“圣水禅寺、圣水观音、圣水山庄”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力争在明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圣水禅寺、圣水观音、停车场、码头、文化广场、青少年教育基地暨岳飞纪念馆、夕阳红老年公寓、农业科普基地、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综合管理中心、圣水山庄、滑雪场等项目按规划进行开工建设;同时,要继续推进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和亮甲山水库坝堤公路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

利用上营森经局森林的自然资源,规划开发建设绿色餐饮中心区、漂流旅游、老黑沟惨案遗址、红叶长廊、高山揽胜、新安水库娱乐区、鹭岛娱乐园、生态种植园、经济动物养殖及狩猎区、水上儿童乐园、高山滑雪及冰上运动区、跑马场、林产品加工基地等。

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启动工作,计划在3-5年内建成,达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三是市“301”森林公园风景区。

在国家A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渡假、餐饮娱乐、强身健体、宗教朝圣、游船踏青、观光垂钓、滑冰滑雪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生态花园式园林公园。

四是凤凰山风景区。

在国家A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以逐步完善寺庙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海云洞、三仙洞、八仙石、凤爪石、小石林、枯井、地冥府、西茅庵等的整合包装;规划开发建设朝阳宫、黑龙潭、月牙泡、碧波亭、曲桥、钓鱼台、游船码头、荷花池、悬崖峭壁、栈道、悬阁、牌楼以及景区索道、旅游服务管理中心、农业观光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

该景区建成后,接待能力和质量将得以全面提升,达到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00万元。

五是九顶莲花山风景区。

发挥吉林省著名的三教(儒、佛、道)圣地的优势,规划开发建设法云寺大雄宝殿及钟楼、鼓楼、观光亭台、人工湖、天然浴场、龙头天然瀑布、滑雪场、冰雪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充分发挥我市宗教旅游的巨大优势。

六是黄鱼圈生态旅游区。

充分挖掘清代这一处古文化遗址和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优势,规划开发建设松花江漂流、恢复黄鱼圈遗址原貌、国际钓鱼场、江心岛、停车场、接待中心等,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丰富我市旅游产品。

(二) 把旅游规划摆上重要日程。

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做好全市旅游资源调查普查和挖掘工作,全面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找到发展切入点,明确旅游提升方向。

要围绕“果实之城”大力宣传推介舒兰的旅游资源和项目,培树舒兰旅游新形象,形成一条主线。

根据舒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旅游业发展实际,编制高水平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有新创意,切实可行。

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使经法定程序或政府批准的旅游发展规划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要修订完善各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指导各景区编制、修订景区的详细规划,进一步加大景区规划的贯彻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开发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使景区建设有章可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使更多的景区加入A级以上景区行列。

(三)深入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要抢占新闻制高点,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推销舒兰市旅游产品。

要广泛利用电台、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舒兰旅游,用举办旅游摄影书画展,制作旅游风光片和旅游画册等形式,搞好旅游产品促销活动,以方便了解舒兰旅游信息。

强化网络营销,建设完善舒兰旅游网站,搭建舒兰旅游营销新平台,不断提高全市旅游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重点策划包装以亮甲山生态旅游、红叶长廊旅游、宗教旅游等为代表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确立和提升舒兰旅游整体形象。

(四)加强和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行业管理。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把旅游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旅行社条例》、《吉林省旅游条例》和《吉林市旅游条例》,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景区(点)和星级宾馆、旅行社的行业监管。

要经常深入到各旅游景区进行检查和重点整治,落实旅游业明码标价制度,切实改变目前一些旅游景区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和脏、乱、差状况,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是切实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以消除旅游业安全生产隐患为重点,全面落实旅游行业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在高危项目中强制推行游客意外保险制度,切实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提高安全设施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抓好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认真组织开展旅游诚信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我市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

一方面搞好现有旅游商品的挖掘,按照旅游商品的模式进行生产包装和营销;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旅游商品开发,要与南方的相关企业合资合作,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作为主攻方向,使越来越多质量好、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出现在旅游景区,满足广大游客的购物需求。

同时,要积极规划和培植旅游商品市场,尤其在一些重点景区,要开辟规范的旅游购物市场,使旅游商品与市场有机结合,同步发展。

(六)全力抓好旅游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要认真落实本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开展好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扩大总量、提升档次。

做好旅游资源普查和项目包装,整合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综合拉动作用强、具有规模效应的旅游产业项目。

建立和完善旅游项目库,要在精心包装的基础上,走出去、请进来、攀高结贵,大力吸引外商外资。

相关主题